第158章 158.詳細記錄算數據
戰至正午,其實元軍還有餘力,但是氣溫上了三十度,還披雙甲沖壕,那就真的沒有餘力了。畢竟熱,確實是能夠活活熱死人的。
清晨五點就開始攻城的元軍,嘩啦啦的退了下去,倒也很是整齊,三門齊退。攻就是攻,退就是退,令行禁止,毫無雜亂之處。
又學習了一天的張巡,坐回到自己的家中,開始整理今日見聞。在外面河渠空地上種了半天韭菜葵菜的張楨也回來了,別看咋天他媽還給他一棒槌,今兒照舊幫孩兒擦臉洗手。
兩人在院裡水並邊擦臉,正好見張巡坐在廳內寫寫畫畫,張楨還問呢。為什么叔父不登城巡閱,反正坐在家裡書寫。
等他過來一瞧,就瞧見張巡在記錄今日環壕被過壕車突破的情況,以及破壞的過壕車數量。雖然咱們是在守城,可是記錄攻城的數據也很必要。
雖然大概率張巡以後不會再打仗了,可老張家的子弟應該還是會出仕元朝為官為將的。仔細記錄打造一部過壕車需要的木料,進攻面寬多少的壕溝,需要多少盾車,多少過壕車,這都是經驗。
伯顏那是打老了仗的統師,他的布置肯定是他自認為的最優解。或許將來面對不同環境,有調整的需要,但現在就應該參考他的意見。
「叔父,記錄這個做什麼?」張楨扒著長案的邊,望著張巡仔細的記錄。
「詳細記錄,總結經驗,充當參考。」張巡沒抬頭,聽聲音就知道是自己的好大侄兒。
「編寫兵書!」張楨腦子轉的太快了,張巡差點沒跟上。
「去去去去,趕緊吃飯去。」張巡終於抬頭了,不是自己親兒子,確實沒法管,活該你媽給你一棒槌。
這和編寫兵書有什麼關係,或者有,那也是一萬字兵書以外的百萬字數據、
草稿、記錄。張巡這是啥也不懂,從懂得人身上看他們怎麼做,再從怎麼做反推邏輯思路。
指望別人教你行軍打仗,那難度太大。除非高祖父張太傅,不對,現在是張太師諱守了,他從棺材裡面蹦出來,張巡作為乖孫問他,他可能捨得教。問其他人,絕對沒有人捨得教外姓子弟打仗的道理。
為啥戚繼光成了軍神,那不就是他捨得把練兵法寫下來,專門教導那些根本不會練兵帶兵的人嘛。
軍事知識如此寶貴,肯教人的可不就成神了。
這會兒各門的守將,派遣軍兵民夫,進入環壕,劈開過壕車,撿拾可用的木料,廢料就都送給出城清壕的民夫回家當柴火。
元軍也沒如何,就看著宋軍把他們耗費了六個小時,死了上百條人命,才填出來的路給破壞掉。攻城就是這樣的,除非日以繼夜,白天猛攻,夜晚舉火,連續不斷。否則真沾點回合制遊戲的意思,你沒打下來,那我就點結算頁面啦。
連還在燃燒的盾車,宋軍也沒放過,不是還有倆輪子是好的嘛。戰場就是一塊土,一張麻,都是必要的,有用的。
還有些宋軍土兵進入環壕,撈取元軍遺落的刀槍盾牌。前頭那個因為伯顏許諾拔入宿衛而鼓勇猛攻,卻摔死在環壕里的元軍也給撈了出來。
倒不是宋軍心善,一來天氣熱了,屍體丟在溝里,要不了幾天便會腐爛。之後會不會橫生瘟疫,很難講。其次斬虜一級五十貫,張巡給的非常到位,值錢。
更重要的是這個子身上還有一領扎甲,雖然中間被木樁捅出了一個大洞,
可找軍匠修補一番,就是好扎甲。
繳獲的扎甲不論是賣回給軍營,還是自己披掛,都是個很有益處的買賣。不過能夠披幾十斤的扎甲,長期作戰的精兵,宋軍這邊比較少。大概率還是賣給軍將們,拿來武裝軍將們的親兵勇敢。
也就是那些勇敢效用,體力充盈,常年征戰,能披甲操戈,日夜窮斗。瞧瞧杭州的勤王軍們,最矮的身高不足四尺,明顯就是十歲出頭的小孩,指望他披三十斤四十斤的扎甲上陣,不可能的。
等他們收拾完了,張巡親自巡城,一一了解撿拾到的物品數量。比如今天撿拾到了多少支箭,就可以藉此反推元軍派出了多少弓弩手。固然有破壞的,丟棄的,遺落的,設置一個浮動值,取七天或者十五天的數據,做平均,同樣可以計算。
因為常州城是固定的,戰鬥面寬是固定的,所以實際數據不可能出現今天派兩千人放箭,明天派兩萬人放箭的事。
左右的士兵和民夫還樂呢,留後你怎麼和個書手似的,跑來記錄這些。張巡也只是笑笑,並不如何作答。打個哈哈,晚上賞你們一杯酒喝就過去了。
倒是王安節,看到張巡非常認真的記錄數據,略略沉吟。等到晚上大伙兒文坐下來一起吃飯,開內部生活會的時候,張巡把今天記錄的數據和眾人核對,王安節就有些明悟了。
咱們這留後確實是不會打仗,但他在用一種自己沒見過的方式反推打仗的過程。
「留後,能否借我一觀。」王安節放下碗筷,瀏覽起張巡的記錄。
「給。」張巡把姚上報的,撿拾到了多少個車輪記錄好,就把手本遞給王安節。
「明日的話,記得把震天雷的用量,還有未炸開的量,報知給我。」張巡端起碗,囑咐各位守門的將校。
「省得省得,留後是擔心城內軍械不足?」姚嵩光想到這一茬了,但也挺好,能思考就是好事。
「總要規劃著名使用。」張巡也沒認真解釋,這仗剛打半個月,還沒形成一個有效的數據模型呢。
「留後。」王安節把手本遞還給張巡。
本子上記錄的數據,和他白天打仗的時候親眼看見的沒什麼不同。但是他敏銳的察覺到,張巡在手本上寫著面寬一里的環壕,元軍用了多少盾車,派遣了多少兵力,在這一里內,又撿拾了多少箭矢。
知一里,而知十里百里。在常州知,以後天下其他各鎮,也都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