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150.新附軍先用填壕
從甘肅和隴西趕到常州的回回騎兵們,扯著袍子大呼炎熱。江東地方是這樣的,農曆三月,在大都,在甘肅,或許才剛開春,桃花開得正艷。
可是在江東,農曆三月,公曆四月,白天氣溫超過25度是非常正常的。加上現在屬於濕潤期,就更熱了。農曆三月,常州這邊的氣溫,正午就能摸著30度的邊。
再過一個月,也就是農曆四月,常州這地方基本上見天都是30度咯。
這對於出身北方四季分明,溫帶地區的元軍士兵而言,就是巨大的考驗。從涼爽舒適的大都,趕到悶熱潮濕的南方,正在帳內畫策的伯顏,不覺間後背已經起了汗。
也虧他在營內,並未披甲,只著一件絲織的單衣,要不然這天氣一層綿衣一層甲,再來一層外袍,怕是能讓他後背生痱子。
「元帥,不能再拖了,最好月內打破常州。」也熱得一腦門子汗的懷都,報名進帳。
「唔·————」
伯顏沒答話,元軍已經在常州城下滯留了十日,連一次攻城的試探都沒發起。
畢竟大營未固,器械不全,想打也沒辦法打。現在大營是修好了,可是盾車雲梯啥的,還沒打造夠呢。
常州外城的城牆只有六米多高,可架不住護城河有七十米寬啊。沒有盾車掩護,怎麼壘土進戰,直抵城下呢。
「是啊,連大同路來的軍戶,也開始喊熱了。」馬上就要議事,阿塔海也進入帳內。
「也就山東河南簽來的,還好一些。」
「城裡是雙刀王,又不是他爹。」忙兀台和忽剌出也進入帳內。
「呂參政呢?」伯顏望了望已經進來的元軍諸將,發現沒有呂文煥。
「驃下在。」呂文煥正好和范文虎走進來。
范文虎押運著軍糧和木材,才到常州,作為所謂的「兩浙大都督」,范文虎確乎得列席會議。在他的轄區內作戰,聽聽他的意見唄。
「你意如何?」伯顏問這個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呂文煥怎麼會不懂呢。
北兵不耐炎熱,之後酷暑,還不知道怎麼辦呢。可是現在元軍有七萬新附軍啊,一萬多在阿里海牙手裡,一萬五已經跟著呂文煥重新上陣。還有四萬,是吧。
某種意義上來說,留著也是個禍害。
當然啦,其實呂文煥手裡已經「復出」的一萬五也是禍害,歷史上最終這十多萬南宋新附軍一波送光的嘛。
真要攻城,就讓呂文煥先上咯。而且伯顏還承諾,會派步騎兵協助新附軍。
至於是哪一路步騎兵?肯定是二萬乞台刑徒兵。
忽必烈大汗的鐵騎實在不耐炎熱,但是操著刀子在後面督促新附軍和乞台刑徒兵作戰的本事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也不知道張巡那廝用了什麼辦法,竟然把附近兩三個縣的老百姓都趕跑了。
野地里連個活人都見不著,村莊一律拆的七零八落,連寺院道觀亦未能倖免。
驅趕百姓填溝壑的事,現在只能替換成驅趕新附軍和刑徒兵。
「願為先登。」呂文煥非常懂事,甚至都不需要伯顏說明,就主動開口請纓。
後面的部署就簡單了,新附軍和乞台兵輪流去填常州西門和南門外的環壕。
假設五天把環壕填平,那伯顏這邊也基本上囤積夠了木料,打造好了盾車之類的器械。可以開始設法搭建浮橋,抑或是填平大運河。
當然啦,不到最後一刻,別無選擇,伯顏還是不想填平大運河的。填平了大運河,事後還要重新開挖,屬實麻煩。
說到底,伯顏也沒有很多時間在江南拖延。能早點帶領精銳鐵騎回返大都,
就早一點。早一天,都是好的。
於是城內的張巡就瞧見了呂文煥帶兵上陣填溝壑的畫面,這還是有統戰價值的,都得填溝壑。沒有統戰價值的,怕是這會兒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咯。
感嘆是一回事,干呂文煥又是另一回事。
守西門廣化門的王安節立刻派出人馬,占據廣化橋的橋頭兩側,保障進退通道。隨後入據環壕附近的工事,七分弓弩,三分刀牌,專等元軍。
有一說一,呂文煥的老哥哥呂文德還短暫的當過王安節的上司,兩人其實是有一段香火情的。可那點香火情,現在肯定不管用。瞧見王安節真刀真槍上,呂文煥也不來虛的,前頭是盾車長牌,後頭是負土的軍兵。
呂家軍在南宋,那也是一支有名的強軍。當初劉整就是被這支軍隊,硬生生從瀘州打跑的。論及攻城填壕,自有一番章法。
新附軍的士兵多年配合下來,甚至不需要軍校過分的催促安排,就知道貓腰往前頂,到了甩包立刻跑。如果一不小心掉進了溝里,那大概率也會成為壕溝的一部分。
這活如果像他們這種正規軍干,有盾車的遮擋,實際上也就是最後一段突擊的距離,會面臨宋軍的近距離射擊。
不過盾車也就只能擋住面前的弓弩,卻擋不住城頭上的霹需炮。加寬了城牆之後,西門左近有十二部小型拋石機,這會兒里啪啦的往下砸震天雷。
就算震天雷最終沒炸開,一個五斤的鐵疙瘩砸你臉上身上,也能要你半條命。
今兒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好,十二個雷,居然炸出來十一個,當場就炸死了好幾個新附軍。周圍的新附軍也被炮風所震,東倒西歪。
到這時候,身經百戰的軍隊和草草雲集的軍隊的區別就顯現了出來,雖然剛剛被炸死了好幾個。新附軍卻只是慌亂片刻,死者傷者很快就被人給拖了下去,
能救不能救的另說,不能阻礙填壕溝的道路。
中低級軍官也冒著被震天雷炸死的風險,大聲的激勵新附軍繼續填溝。一直到兩發八牛弩的鐵槍,把一部盾車砸爛,這一小隊的新附軍才撤了下去,推新車上來。破爛的舊車直接往壕溝裡面丟,有啥丟啥,以填平壕溝為準。
新附軍的士卒前赴後繼,按後世的說法,那都要打出風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