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以後女兒要入朝為官,他做父親的總不好不出去與那些個官家主君應酬。
只是一談到蘇柒若的婚事,林氏就覺得有些頭疼。
他都說了蘇家與喬家已經定下親事,可那些人還是不死心。
甚至還有人要送自家嫡子來給蘇柒若做側室,林氏聽著就不高興了。
且不說蘇家沒有納小的規矩,便是日後他女兒迫不得已要納侍,也絕不會在正君未進門的情況下先讓侍夫入了府。
更何況,蘇柒若連皇子與喬念一起坐平君都不答應,又豈會再要旁人。
但這些話又不好明說,只能委婉地拒絕。
那些人也不知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他委婉了,人家還不死心。
無奈之下,林氏只好派人去了喬家,與喬大人說了定親之事。
兩個孩子剛回京時他沒提婚事,是因為女兒一無所成,只是白身,他不好意思開口。
如今他的女兒成了新科狀元,再去喬家提親,喬大人也不好拒絕了不是。
喬大人也正等著看蘇家的態度呢,沒想到林氏能做到這般地步。
如此,她還有什麼可不滿意的。
先將兩個孩子的親事定下,待過兩年再成親,也無不可。
斷了那些人的念想,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林家人也到了,蘇柒若去跟幾位長輩見了禮,心中亦滿是感激。
他們害怕影響她讀書,自回京後一直不曾來蘇家。
直到一切塵埃落定,一家老小便全來了。
外祖父抱著蘇柒若哭了半晌,心中又是歡喜又是難受。
他這個外孫女兒吃了太多苦,可是心疼死他了。
相比於蘇家人,林家人待蘇柒若的真心更讓人動容。
林氏哄了許久,才將一家子哄好。
說到蘇柒若連中三元,眾人不由得又說起了當年的蘇三娘。
林家那時看上蘇三娘,除了她連中三元外,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她的人品。
蘇柒若就坐在一旁乖巧地聽著,那些話明明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聽了,可她仍舊沒有半分不耐煩。
有時候,回憶也是一種幸福。
瓊林宴後,蘇柒若入了翰林院,蘇正華主動請求要外放,皇上特意問了蘇柒若緣由,有她替蘇正華解釋,蘇正華自然如願了。
童縣令升了官,正好由蘇正華去頂了她的空缺,蘇正華歡喜不已。
雖是七品縣令,可蘇正華年輕啊!
前途不可限量。
喜訊傳回了梨花村,梨花村的村民無不誇讚蘇家的兩個孩子好。
那些由蘇柒若和蘇正華寫給他們的春聯,全都變成了香餑餑。
那可是狀元娘子和縣令大人親自給他們寫的,這待遇也只有梨花村的人才能享受到了。
蘇正華已經帶著邱家姐弟離開,蘇柒若四月初要去上職,她準備先將喬念送去青林書院。
喬念年紀還小,整日在家裡待著也不是辦法。
喬大人和林氏也不反對,只要喬念喜歡就好。
四月初二,天氣正好。
蘇府的馬車從喬府接了人,便直接去了青林書院。
蘇柒若帶著喬念去報了名又交了束脩,然後親自將人送去學舍。
「進去吧,我晚上過來接你。」
蘇柒若寵溺地揉了揉喬念的小腦袋,目送著他進了屋卻也沒有直接離開。
在外面占了一刻鐘,沒聽見裡面有什麼聲音,蘇柒若才轉身離去。
「青林書院不讓女子入內,你再去找兩個會武功的男子送到念念身邊。」
「是,主子。」
清風領命。
喬公子那可是他們未來的主君,誰敢不盡心。
書院是在申時末下學,各府的馬車一早在門口排隊等著,也有些家遠或是外地的留在書院住宿,每半年大休時回家一次。
喬念抱著書篋站在書院門口,那些陌生的面孔一個個的從他身邊走過,也不見有誰來與他打聲招呼。
直到人群中傳來一陣驚呼聲,喬念順著眾人的目光望去,便見一身著天藍色錦袍的女子正緩緩朝自己走來。
見周圍人看她的目光,便知道她的出現該有多驚艷。
「這是誰家的小姐,怎麼從未在京都見過?」
「那日我在街上瞧見了,這是新科狀元蘇柒若。」
「啊!是她,我也見過了的。」
「我母親對這位小蘇大人讚不絕口,說她才十六歲就三元及第,是史上最年輕的狀元娘子了。」
「她母親就是之前受了冤案的蘇尚書,極受皇上看重,蘇狀元前途無量啊!」
「長得可真好看,也不知定親了沒有。」
「我姑父之前去過蘇家了,聽蘇家主君說,蘇狀元好像是有婚約在身的。」
「唉!」
……
人群中說什麼的都有,喬念腦子裡亂鬨鬨的。
滿眼只有那個朝自己走來的人。
蘇柒若上前接過喬念手裡的書篋,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帶著喬念上了馬車。
「那是……喬念?」
人群中一位碧衣少年指著遠去的馬車朝身旁的人問道。
「與蘇狀元定親的人竟然是喬念。」
少年點點頭,他母親有意與蘇家結親,曾去過蘇家,蘇家人當時便說了蘇柒若已經和喬家公子定下了親事,這一兩年就要成婚了。
「他可真是好命,當初我還以為……」
出了那樣的事情,大家都以為喬念早就死了呢!
便是不死,也早就不知被賣到哪裡去了。
沒想到他竟是一直和蘇柒若在一起,還成就了一樁好親事。
也不知是該同情他,還是羨慕他。
「聽說當年是蘇狀元的父親救了喬念,這兩年他一直和蘇狀元在一起。」
這本也不是什麼秘密,林氏害怕有人會詆毀喬念的清譽,在將兩個孩子接回京那日,對外便是這般說的。
「我還聽說蘇狀元為了喬念還拒絕了皇子殿下呢,喬念他父親當年便得寵,沒想到他也有這樣的好福氣。」
說話的人心裡酸溜溜的,那蘇柒若肯為了喬念拒絕皇子殿下,這該是怎樣的偏寵啊!
「這種話以後莫要再說了,皇家的事情不容我們置喙。你家的馬車到了,快些回家吧!」
都是京都大家世族裡教養出來的公子,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他們心裡都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