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試帖詩

  男子沒有再看,低頭開始思考起來。

  一個時辰後,第二道題就要公布了,他得趕緊解題才是。

  陸楊一心放在了答題上,根本沒有注意到其他。

  答卷上的字數是有要求的,卷上的字數不能多於七百字。

  四書文的話,答題字數不能少於三百字。

  而五言六韻試帖詩的字數是固定的,也就是一共十二句,一句五個字。

  陸楊花了半個多時辰寫稿潤稿,覺得滿意之後,才開始謄寫。

  一炷香後,陸楊放下筆。

  然後認認真真地檢查了一遍。

  見沒問題,陸楊便小心地把答卷挪到左邊放好,免得弄髒了答卷。

  因為號捨實在是太窄了,號板上東西又多,陸楊也不敢亂動。

  只好往前伸伸腿,拉拉筋,又按了一會手腕,等著下一道考題過來。

  如此一來,對面那兄弟的一舉一動便被陸楊看在了眼裡。

  少年頻頻撓頭,眉頭緊皺,看著是陷入了困難之中。

  因著旁邊有號軍守著,陸楊看了幾眼,便閉上了眼睛。

  起太早了。

  三點鐘起來,現在應該是快到十點鐘了。

  這一考就是一天,還好昨天睡得早,不然......

  就在陸楊閉目養神時,發題的提醒聲傳來。

  陸楊睜開眼睛,揉了揉眉心後,便開始做準備。

  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陸楊回過神,看向前面。

  衙役出現的那一刻,陸楊愣了愣,隨後連忙把考題寫到草稿紙上。

  陸楊寫完之後,便看著這道題沉思。

  他剛看到這道題的時候,腦海里便自動顯示了這道題的出處。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教育培訓" data-tag=」精品推薦」 data-type=」1」 data-value=」1910」></tt_keyword_ad>

  這也就是努力的成果了。

  這第二道題【前王不忘】是出自《大學·第四章》里的內容。

  意思是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難忘。

  這題就比上一道題要難一些。

  畢竟光看意思,你若是平時不努力,這個前王你都不知道是說的誰。

  他們又為什麼會讓人難忘。

  你答題沒有切入點。

  光靠猜的話,肯定要撲。

  陸楊心裡已經有了方向。

  不過陸楊並不打算現在下手,他肚子餓了。

  算起來,他已經六個多小時沒吃東西了。

  怕要上廁所,陸楊水也沒敢喝。

  現在這會倒是又餓又渴的。

  還好現在是冬天,整體感覺雖然有些難受,但也不會影響到答題。

  想到考籃裡面的吃食,陸楊舔了舔嘴唇,探出手揮了揮。

  頓時,便有號軍走過來詢問什麼事。

  陸楊從考籃里拿出二十文錢,跟人要了碗熱水。

  那人接過錢,說了句等著,便走了。

  陸楊把號板上的東西整理到一邊,免得一會弄到了,然後從考籃里拿出那包吃食。

  那人回來得很快,把水遞給陸楊後,便回到了崗位上。

  陸楊摸到碗邊時,就發現水不是很燙了。

  他連忙喝了兩口,潤了潤嗓子,然後捧著那包吃食慢慢地吃了起來。

  陸楊吃得很慢,看似不慌不忙,其實腦海里正在想著這道題。

  【前王不忘】中的前王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周文王是一代明君,而周武王也是一代明君。

  兩人都善用賢能治理國家,致使國力日漸昌盛。

  這句話其實是不完整的,還應該把後面的話加上。

  【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說【前王不忘】,其實就是為了引出【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

  整句話的意思是: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難忘啊!這是因為君主貴族們能夠以前代的君王為榜樣,尊重賢人,親近親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澤,享受安樂,獲得利益。

  所以,雖然前代君王已經去世,但人們還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解題就在這裡,做個明君,善用賢能,造福百姓,就能被人們所記住。

  等陸楊想好時,也吃得差不多了。

  陸楊沒敢喝太多水,也不敢吃太飽,吃了七分飽就把東西收起來了。

  對面那兄弟也在吃東西,看那邊吃邊看題的樣子,應該就是大多數考生的狀態了。

  陸楊喝了口已經涼透的水,整個人瞬間清醒。

  把水放到一旁後,陸楊連忙趁著這股勁,把草稿寫出來。

  後面再潤潤色,陸楊便把草稿紙上的內容謄寫進去。

  等寫完時,陸楊已經有些摸不清是什麼時候了。

  不過好在還有最後一道題還沒有發下來,陸楊倒也不著急了。

  把答卷放到一旁後,陸楊便趴在號板上閉目養神。

  陸楊沒敢睡過去。

  畢竟這號板上面的東西有點多,要是睡過去,到時無意中把東西碰倒,那就悔都沒地方悔了。

  一盞茶後,最後一道題公布了。

  五言六韻試帖詩的題目是:賦得一樹百穫得年字。

  看到題目時,陸楊心裡便輕鬆了不少。

  這個題其實也不是很難,只要知道這個「一樹百穫」的出處就能下手。

  其中這個得年字的意思,就是以年所在的韻部為韻。

  也就是韻腳要用平水韻的一先韻部。

  試帖詩出題都要有出處,或是前人詩中的句子,或是典故,或是成語。

  而【一樹百穫】是出自《管子·權修》里的句子。

  【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知道原文出處,就能理解一樹百穫的意思。

  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種穀,是一種一收;種樹,是一種十收;培育人才,則是一種百收的事情。

  因此,這個【一樹百穫】就得貼合樹和人來解題。

  其中試帖詩題目中的字,也就是【一樹百穫】這四個字,一定要在詩中點出。

  五言六韻試帖詩,一句五個字,兩句為一聯,每聯要有一韻。

  像陸楊他們這些學子,早已把各個韻部背熟了。

  根據「年」字所在的韻部下手,就算不出彩,至少也能過得去。

  像這題,就要點出樹獲,還有隱含在內的人,「一」和「百」也要點出。

  這題難就是難在這個「人」,若是不知道出處,就沒法下手了。

  陸楊想了想,便開始下筆。

  賦得一樹百穫得年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