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

  此時的上海便利店體系構成遠沒有日後那麼豐富,雖然有羅森等外資便利店,但大多數還是良友、梅林、可的等原先糧油體系國有企業開設的便利店,店裡面的產品也是以他們原本經營的種類為主,在商品品種多樣性、裝修風格現代化、服務態度等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Google搜索】

  而惠農的365便利店吸取了外國便利店的先進經驗,裝修風格簡潔大方、商品種類更加豐富、服務態度也遠比那些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要強,所以開業後不久就開始迅速擴張,在上海各處攻城略地。

  除了這些常規操作,李未還聘請了幾位上海本地的名廚來擔任365便利店的顧問,盒飯小吃也是便利店的熱門商品,尤其是那些開設在寫字樓附近的便利店,那些周圍工作的白領階層經常會為吃飯問題而頭疼,周圍的飯店要麼太貴,要麼人太多,要是有乾淨衛生、味道不錯的盒飯,肯定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日後這也是上海便利店體系競爭的熱點領域,在這方面羅森做得最為誇張,他們半年時間就研發了70多種符合上海口味的便當,以三個月的周期更新疊代,並依靠這一手將全家、7-11等競爭對手打得落花流水,不過現在麼,已經被李未給搶先了,這些名廚研發出來的盒飯很快就征服了虹橋、人民廣場寫字樓里的白領們,現如今的上海,這兩個地方寫字樓最多最密集,陸家嘴還得幾年。

  「幾家試營店的數據都很不錯,但還是有些小問題,比如商品設置上,商業區、辦公區、生活區的顧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有店面都上架同樣的產品肯定是不合適的,在這方面一定要把工作做細,及時調整貨物種類!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李未對郭俊斌叮囑道。

  「您放心,這些工作我們已經在做了,統計數據已經完成。」郭俊斌拿出一份報告交給李未,上面的數據很有意思,杜老師銷量竟然不是生活區最高,而是寫字樓辦公區最多,看樣子有文化、有經濟能力的人果然更追求X生活質量。

  「嗯,做得不錯,接下來就抓緊時間擴張,不光要在上海儘可能多的開店,還要注意在BJ、廣州、深圳、中州等其它城市開設店面的時間,等時機合適的時候,可以放開加盟體系,光靠我們自己的能力開店,速度還是太慢了。」全家、7-11、羅森等便利店都有成熟的加盟體系,依靠這一體系不僅可以收加盟費,還能實現快速擴張,這也是連鎖便利店必經的道路。

  「我從肯德基王總那邊借了幾個人,都是之前幫他們搞加盟的專業人士,不過到時候還是你來牽頭,畢竟快餐店和便利店還是有區別的。」加盟體系做得好不好關係著連鎖便利店的生死存亡,所以千萬馬虎不得,必須要有專業人才來負責才行,還好李未人脈廣,一個電話就借到了人。

  「我之前在蓮花的時候,也接觸過加盟業務,前段時間我也在組織人手研究全家、7-11、羅森的加盟方案,等您說的人才到位之後,我們就組成團隊專門負責這件事,一定要拿出一份適合我們365的方案來!」郭俊斌當即表態。

  「現在便利店市場的競爭遠沒有到激烈的時候,咱們一定要抓緊時機先站穩腳跟,等再過幾年就沒那麼容易了,時間寶貴千萬不要懈怠,你們現在工作的越努力,將來公司上市的希望就越大,等到了那時候,我就會把便利店體系獨立出來成立一個新的事業部,你們都有股份可拿!」李未勉勵道。

  「我們一定努力!」郭俊斌等人馬上激動起來,有熊毅武、孫孟全、王光興等團隊的成功桉例在前,他們對李未所畫的這張大餅深信不疑,將來只要公司成功上市,他們都能實現財務自由。

  365便利店在上海站穩腳跟,李未也可以離開了,這次他乘坐飛機前往京城,抵達京城後,他很快約見了這次的目標人物,國家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地學部主任、科技部的二把手徐院士。

  徐院士是BJ林業大學畢業的,讀完本科後進入林業科學研究院工作,改革開放後被派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從事遙感數字圖象處理的研究工作,然後就成了國內該領域的權威人物,92年當選為學部委員,兩年後就成了副院長,去年又成了科技部的二把手。

  見面之後,李未和徐院士聊起了遙感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所謂遙感就是根據電磁波的理論,應用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理,並最後成像,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著名的布鞋院士李小文教授就是國內該領域泰斗級的專家。

  這項技術在農業領域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利用遙感技術可以進行農業資源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農業病蟲害監測,農作物估產等農業應用的綜合技術,可通過獲取農作物影像數據,包括其農作物生長情況、預報預測農作物病蟲害。

  「這項技術對我們惠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聽說遙感應用中心正準備開始草地遙感監測和預警系統建設?我們惠農在內蒙等草原資源豐富的省份有大量草場,用來蓄養肉牛、奶牛、肉羊、奶羊,要是能夠及時了解草場退化、草畜平衡等方面的信息,那對我們的幫助可就太大了!所以我想問問您,遙感應用中心那邊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們惠農願意出力!」李未說道。

  「確實有這個計劃,預計明年正式啟動,要說困難那自然是有的,現在哪個研究機構不缺經費?你們惠農可是大財主,如果你們願意提供資助,那項目啟動的時間肯定能往前提不少!」徐院士很開心,他也想國內的遙感事業快點進步啊,「不過我負責的數字成像和林業遙感方面的研究,農業遙感的話,主要是農科院的唐所長在負責,回頭我給他打個電話,幫你約個時間,你們兩個聊!」

  他說的唐所長就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唐華俊院士,唐院士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後進入中國農科院工作,長期負責農業遙感技術的研究。

  「那就麻煩您了!」這項合作真能達成的話,對惠農確實有好處,但這次李未來找他要談的卻不是草地遙感的事兒,先說這個只是為了給徐院士留下一些好感,然後才方便說正事兒。

  「我聽說最近部里在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改革?那麼這個改革的方向到底是什麼?」李未問道,這才是他此行的目標。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984年,從啟動之初到1997年屬於第一階段,這些年國家先是花了1億立項建設了8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進行了布局,然後又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投資8634萬美元和78億元,又立項建設了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領域進行了布局,至此完成了科研領域的基本布局。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點研究機構已經無法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於是從去年開始科技部開始考慮下一階段的科研布局,其中重點實驗室體系也應該做出改變,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實驗室,在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和新興前沿領域新建了一批新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享有資金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優惠。

  「從過去十多年的經驗來看,重點實驗室確實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但依舊存在著人浮於事、進度緩慢等缺點,所以必須做出改革,建立更完善的管理體系,引入新的機構來參與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徐院士說道。

  「那麼,您說的這個新機構包括哪些?」李未馬上抓住了重點,此前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多是由高校以及其他研究機構創辦的,體制外想要參與根本不可能,而李未很清楚,未來這一範圍會逐漸擴大,一些企業也有資格創辦國家重點實驗室,所以他是為惠農旗下的研究機構來探路了。

  「目前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不同研究機構之間的交叉合作,原先重點實驗室都是各自為戰,只顧自己這一攤,現在得考慮綜合發展,讓一些相關機構聯合起來做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省部合作,帶動地方基礎研究發展,由部里和地方共同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徐院士繼續介紹。

  聽到這個答桉李未有些失落,因為這些措施雖然有進步,但依舊無法讓他滿意,所以他馬上說道,「徐院士,我怎麼感覺還少了一塊兒?我們的科學研究不能脫離市場,而現在和市場結合最緊密的是企業,為什麼不把企業也列入到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名單中來?」

  「我對咱們國家的科技發展肯定遠沒有您了解,但是這些年也接觸了一些企業,據我所知,許多企業的研究部門都非常不錯,比如海爾的白色家電研發部門、海信的電視技術、華為的通信技術等等,不自謙的說,我們惠農的動物育種技術、緩釋肥技術、飼料技術、動物養殖技術在全國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李未點了幾家企業的名字,除了惠農之外,海爾、海信、華為日後都成了第一批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企業。

  「你們惠農的技術確實不錯,之前中原省為你們的新型蛋雞育種技術申請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時候,我也投了贊成票!」徐院士也無法否認這一點,李未所羅列的幾家企業,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上確實走在了全國前列,甚至還有個別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徐院士,您看,我們企業有資金、有實力,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話甚至不需要國家撥款,光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完成實驗室建設,是能幫國家解決大問題的,要是因為身份的問題而被排除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名單,這是不是有點太可惜了?」李未想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不是為了要撥款,惠農根本不缺這個錢,他想要的是其它東西。

  首先是政策上的優惠,拿到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格後就能獲得許多政策上的便利;其次是影響力的擴大,一家民營企業研究機構搞出來的東西,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結果,給客戶留下的印象絕對截然不同,一旦有了成果,光靠這個名頭就能省下無數推廣經費。

  最後還有人才的問題,能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再想招募人才可比現在容易多了,現在李未出去挖技術人員,往往倒是靠砸錢,給他們提供各種研究上的便利,但並不是所有研究人員都看重這些,出於歷史慣性,許多有能力的研究者還是更習慣在國家研究機構工作挖不過來,可如果掛上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名頭,再去挖人可就方便多了!去高校招聘就更不用說了,尖子生肯定搶著來。

  「你說的這些問題其實也有人跟我們反映過,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建,再比如電力集團、國機集團、中紡集團等等,不過這些都是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來詢問這件事還是第一次!」

  「國家重點實驗室事關重大,每一步改革都必須慎之又慎才行,不過你說的確實有道理!改革開放都這麼多年了,民營企業也是越來越壯大,無論人才儲備還是在研發上的投入都越來越強,到現在確實有一些優秀企業,擁有了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能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整理成文字資料,回頭我召集部里的人專門開會討論這個話題!」徐院長也想國家的科技發展越來越快。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