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怎麼稱呼?」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遇到這樣一個人,李未心中隱隱有所猜測。【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我姓楊,你也別擔心我騙你,我在這兒收了好幾天了,都是一手給錢一手拿國庫券,你要是不信,咱們可以先少換點。」對方只說了自己姓氏,沒有說名字,而且從他說話來看,他幹這個已經很熟絡了。
「倒不是不信,就是覺得七十一有點少了。」李未現在已經基本可以斷定,面前這位就是日後有名的楊百萬了。
楊百萬名叫楊懷定,原本在上海鐵合金廠當過工人,後來又當了倉庫保管員,和時下許多風雲人物一樣,他並不甘心就這樣平平凡凡過一輩子,於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偷偷搞起了副業。
承包了浙江上虞一家鄉鎮企業的銷售業務,他自己也在業餘干點推銷活兒,靠著對市場的敏銳,他賺了不少錢。
賺了錢自然是要花的,於是他抽起了外煙,不光自己抽,還經常給單位的同時發,這些煙的價值明顯超出了他的工資,碰巧最近倉庫丟了些東西,於是就引起了保衛科的注意。
這倒也不怪保衛科,誰讓他是倉庫保管員呢,倉庫丟了東西,保管員又開始大手大腳的消費,任誰也會懷疑的吧?
然而楊懷定卻轉不過這個彎來,覺得受了委屈,我好心請大家抽菸,沒落到好也就罷了,還沒人這麼冤枉?,於是一氣之下便辭了職。
辭職之後他沒急著馬上開始闖蕩,而是買了一大堆報紙在家裡仔細研究,想從這上面找到發財的機會,結果還真被他找到了。
報紙上公布了這麼一條消息,國家將在七個城市開放國庫券的轉讓業務,其實楊懷定此前就了解過這方面的信息,所謂國庫券就是國債,國家在不寬裕的情況下,為了解決財政問題便會發行國債,向全國人民發售,並承諾在一定時間後償還債務,並且補上利息。
國債的利息一般情況下都比銀行存款利息高,從理論上來講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國家拿到了急需的資金,老百姓賺取了利息。
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這樣,首先錢存在銀行想用就能拿出來用,買了國債卻只能到期才兌現,這要是有點什麼急事那就麻煩了;其次,大家現在的經濟情況都不寬裕,很難接受這種期限較長的投資;最後,這兩年銀行存款的利息不斷提高,現如今一年定期的利率接近百分之九,三年定期超過了百分之十,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更是高達百分之十二點四二,和銀行利率相比,國庫券的收益並沒有超出太多,而老百姓對國庫券的信任卻遠比不上銀行存款。
所以國庫券就很難賣出去了,於是國家組建了專門的機構來推銷國庫券,然後給各單位都下達了任務,好多單位懶得動腦子,直接就是攤派,規定每名員工必須買多少多少國庫券,不買都不行,發工資的時候就給你扣了。
好多被強行攤派國庫券的人就不高興了,我這真要用錢呢,你就強行給我換了國庫券?那我還怎麼娶媳婦兒?怎麼買家具?
於是乎,國庫券的私下交易市場便自然而然地誕生了,好多倒騰國庫券的人看準了他們不信任國庫券、急用錢的心理,用六折甚至五折的價錢來收購國庫券,藉此來謀取利益。
就和很多金融產品一樣,原本這些金融產品都需要通過一定時間才能或許收益,你買了國庫券,等國家償還就能拿到利息,你買了股票,等企業發展好之後就能得到分紅和股票增值的收益。
但總有人想跳過這個過程獲得更高的收益,倒騰國庫券的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並不是買了國庫券就放在家裡,等到國家兌現承諾的時候再拿出來換錢,而是利用不同城市國庫券價格的不同來賺取差價。
比如,最近SH市場上國庫券的售價是六十五塊,而合肥則是七十一塊,於是他們就從上海買國庫券,然後拿到合肥來賣,一來一回也就是幾天時間,六塊錢的差價就到手了。
很多人都在幹這個,比如萬國證券的總經理管金生,他每次出動都是用大麻袋裝國庫券,曾經光在福州一個城市就吃下了兩百萬的國庫券,幾天時間就賺了幾十萬的利潤。
然而這種行為是否合法還在模稜兩可之間,就有人在銀行門口倒賣國庫券被公安抓了,認為這是投機倒把行為,最後卻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法律條目進行處罰,只沒收國庫券再加上批評教育就完事了。
楊懷定在報紙上看到的這條消息則是再告訴大家,從今往後,起碼在這幾個城市,買賣國庫券不會再被說成是投機倒把了,大家可以放心的買賣。
於是楊懷定馬上開始打聽各地的行情,然後帶上所有積蓄殺奔合肥,在合肥買進國庫券,然後在上海銷售,第一筆交易三天時間就賺了兩千塊!這可是1988年的兩千塊,比他在廠里當倉管員兩年的工資還多。
這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楊懷定在接下來幾年時間裡不斷輾轉全國各地倒買倒賣國庫券,因為同在上海,又幹著同一項買賣,楊懷定和管金生很快就認識了,並成了好朋友。
幾個月後,管金生告訴楊懷定一個大消息,他從某主管部門領導的辦公桌上看到了國庫券即將上市的消息,他們便瘋狂掃貨,用七十五塊的價格掃走了SH市場一半兒的國庫券。
等國庫券上市的時候,價格定為一百零四塊,他們爆賺二十九塊,近乎四成的利潤成就了楊懷定楊百萬的外號。
只有他又投資故事,成了億萬富翁,然後在大家都瘋狂湧入股市的時候急流勇退,清光了所有股票,換成了房子,可謂是步步都踩到了點上,資產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七十一塊已經是合肥最高的價格了,其它人都是六十八塊收,還有六十五塊的來著。」楊懷定繼續勸說李未。
「算了,我還是留著吧!」李未擺擺手走了,他看到楊懷定也只是好奇而已,並沒有和他深交的打算,李未雖然也在金融市場上賺錢,但根本還是實業,跟楊百萬這種純粹的金融投機者不是一路人。
離開合肥後,李未馬上去了上海,早年間上海對於蔬菜肉蛋等產品實行的是統購統銷,全菜場統一經營、統一核算、共負盈虧。
在那個時候,每到傍晚,天山路每到傍晚會出現一道風景,近郊新涇鄉、華漕鄉的菜農送菜的腳踏車隊伍綿延不絕。那是一種特製的小牙盤載重腳踏車,車坐墊下裝有牽引拖車的插銷,插銷鎖住拖車車把後牽引行駛,拖車上堆滿裝著時鮮蔬菜的鐵絲筐,市郊農民稱之為「踏菜」。
他們把剛從田裡收來的新鮮蔬菜,送到SH市蔬菜公司下轄的各中心城區的購銷站,,購銷站從傍晚到子夜,燈火通明,車水馬龍,一手收購生產隊送貨,一手批發給各菜場。
豬肉則有上海副食品公司批發,河魚海鮮則有上海水產公司批發,唯豆製品和鹹菜豆芽是由各區豆製品加工廠和鹹菜加工場生產批發。
現如今國家放開了糧油購銷市場,農副產品開始進入「雙軌制」時期,即計劃外農副產品可以自由貿易。
於是乎,上海的各處菜市場又變了一副模樣,買菜的不再只是各大公司的銷售員,還有城郊農場的工人、村裡的農民,自然也少不小商小販。
這些變化讓菜市場的商品變得愈發豐盛起來,甚至還出現了速凍半成品,上海人稱之為盆菜。
但是由於歷史慣性,上海各大菜市場的供應仍不充足,這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是上海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滿足如此大規模城市的肉蛋蔬菜供應原本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其次,食品流通環節牽扯到的單位實在是太多了,那家單位都要走流程辦手續,這無疑降低了流通效率,延長了蔬菜肉蛋進入市場的時間。
國家也注意到了在城市化進程中,蔬菜肉蛋供應不足,老百姓的菜籃子很難裝滿的問題,於是便推出了菜籃子工程。
李未計劃在上海郊區開養殖場恰好就迎合了這一發展大勢,所以上海領導對他的到來非常歡迎。
「朱同志剛上任的時候便指出,在上海取得民心主要是『菜籃子』,所以一定要蔬菜肉蛋的供應搞好,你打算在上海建養殖場,這很好,我們上海就需要你這樣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養殖場!」
「我們也了解過上海的情況,上海對肉蛋的需求在全國所有城市裡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我這次要建的養殖場規模肯定也是最大的!初步計劃第一批就上十萬隻美國海蘭蛋雞,養成後日產雞蛋九萬枚左右,肉雞飼養量也在五萬羽以上,這樣就能解決一部分上海老百姓吃肉、吃蛋的問題!」李未當即表態。
「這麼多?要是每天能多九萬枚雞蛋,那解決的可不是一點兒小問題啊!」領導高興壞了,現如今一般的養雞場也就是養三五千隻雞,國營大型養雞場不過幾萬羽而已,李未一上來就是十多萬隻,這絕對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肉豬的話,我們計劃先飼養兩種,一種是現在老百姓喜歡吃的肥肉型豬,另一種是武漢的熊教授研發的瘦肉型豬,香江人現在就愛吃這種豬肉!」現在的比例肯定是前者更多,等再過些年就會反過來。
李未是上過內參、接受過部里表彰的人,再加上亞運會給他帶來的光環,領導對他的話是堅信不疑,馬上就拉他去看地。
去的路上還在不停地抱歉,「現在上海人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但是沒辦法啊,浦西沒有那麼大的空地,所以只能給你安排在浦東了。」
在普通蓋養雞場,這要是把土地所有權敲定了,日後就算光賣地就能數百倍地收回投資吧?李未覺得自己重生之後已經見識過太多大場面了,恐怕很難再有什麼讓自己感到驚訝的東西了,但是現在聽到這話還是吃了一驚。
汽車開了好一陣兒,最後停在了一個遍地農田菜園的地方,領導幫著介紹,「這就是張江鎮了,一共有四萬多畝耕地,這附近的新康、新健、新華、三聯幾個大隊一直都以種菜為主,蔬菜面積最多時達5000餘畝,上海人吃菜主要就是靠這個地方!」
「你們在這裡建養殖場,可以跟著這些蔬菜一起送到市里去,不用另外想辦法;而且養殖場的豬糞、雞糞也可以就近賣給種菜的大隊,彼此都方便!」領導們想的倒是挺周到的。
「互惠互利麼,我們的豬糞、雞糞都是經過科學發酵的,不光肥力好,而且不不傷苗,種出來的蔬菜肯定比現在更好!」李未也藉機宣傳了一番。
李未跟著領導認真考察一番,覺得這個地方相當不錯,就把養殖場的地址定在了這裡,而這家養殖場也正式命名為惠農張江養殖場。
沒費多少功夫就敲定了這麼大的項目,領導們都很高興,但是該提的問題還是要提的,「我們會儘快把三通一平做好,你們也好儘快開始建設!對了,招人的話最好還是優先張江本地的老百姓,畢竟人家拿了這麼大一塊地麼!」
「那是當然,我們不管到哪兒,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本地人!」這也是必須的,你得給當地老百姓好處,他們才會支持你的發展。
李未已經想好了,招聘的時候還是跟之前一樣,筆試面試結合著來,那怕是領導介紹的人,也得走這樣的流程。
唯獨門房是個例外,這家養殖場的門房不需要筆試、也不需要面試,就一個要求,名字必須叫王大龍,要不然對不住張江這個地方!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