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調皮的話一出,滿堂賓客哄然大笑。💔♤ 6➈Ⓢ𝔥𝔲𝕩.ᑕ๏ⓜ 🍩♗
秦山和林秋娘也受不住,眼角掛著淚,臉上都是笑,無論如何是哭不出來了。
秦笑笑剛鬆了口氣,耳邊就傳來一道低沉的嗓音:「我不會與你爭寵。」
她朝著景珩看過去,哪怕什麼都看不到,卻依然感受到他投注過來的目光,心裡頓時甜滋滋:「沒事兒,你爭吧。」
難得她這麼大方,景珩心下狐疑,懷疑她是不是有別的目的,結果,就聽這丫頭繼續道:「反正你又爭不過我。」
嗯,就是這麼自信,爹娘最疼的永遠是她。
秦笑笑心裡如是想著。
景珩又好氣又好笑,最終化作一絲無奈,隱沒在唇角。
秦山和林秋娘看著這一幕,不由得相視一笑。尤其是秦山,對景珩這個女婿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只要他待自己的閨女好,他這個岳父也會把他當兒子疼。
在媒人的提醒下,秦笑笑和景珩跪拜了家人。正要起身之時,秦老爺子突然說道:「身生之恩不能忘,笑笑,你去給秦大人磕個頭罷。」
秦笑笑愣住了,反應過來後下意識的去看爹娘的臉色。只是蓋頭擋住了她的視線,什麼都看不到。
「笑笑,去吧,這是應該的。」秦山意外的同意了秦老爺子的提議,握了握閨女的手腕,示意她往右轉。
同為父親,這一刻,他太理解秦淮的心情了。要不是這個人,他又怎會有笑笑這個女兒。
秦淮更是沒有想到秦家人會讓女兒同自己跪別,看著一步步走來的女兒,他抑制不住心頭的激動,不由得眼眶一熱:「不、不跪也無……」
話音未落,秦笑笑就在景珩的提醒下跪下來,朝著他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她還是喊不出這聲「爹」,但是心裡已經把他當作一個可敬的長輩了。
「好,好,快起來。」秦淮上前扶起她,有心叮囑幾句又覺得太嘮叨,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對景珩的警告:「你要好好待她!」
景珩頷首:「我會的。」
一旁的秦老夫人手帕掩面,忍不住流下淚來,心裡對秦家人愈發感激。
知曉秦笑笑身世的人看著這一幕,也是感慨不已。
一方面覺得秦家人會做人,另一方面,何嘗不是拉進了跟秦大人的關係,讓自家孫女(閨女)的靠山更加穩固。
跪別了親人,就要上喜轎了。大寶和三寶為誰背她的事當眾吵了起來,最後在秦笑笑的勸說下,大寶這個大哥妥協了。
三寶背著秦笑笑,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一步步走向喜轎。這一刻,他希望這條路沒有終點,一直背著堂姐走下去。
縱有萬般不舍,這短短的一段路還是走完了。他小心翼翼的把堂姐送入喜轎,看著她的身影默默地紅了眼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三寶,不要擔心我,我會好好的。」秦笑笑摸了摸三寶的頭,心頭像是壓著什麼。
「嗯。」三寶重重點頭,隨即從花轎里退出來,猛地關上了轎門,背對著喜轎,肩膀微微聳動著。
正要上馬的景珩看到這一幕,腳步一頓走到他面前說道:「笑笑最擔心的就是你,你不開心,她也不會開心。」
放下這句話,他也不管三寶怎麼想,在媒人的催促下,利落的翻身上馬,繡著錦鯉和貓的下擺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伴隨一聲高亢的「起轎」,八抬大轎應聲而起,在一陣陣熱鬧的爆竹聲中,朝著村外而去。
三寶連忙收斂起情緒,同大哥二哥一起翻身上馬緊緊地跟在喜轎後面,護送堂姐入護國公主府。
被不想張揚的秦家人壓縮到一百抬的嫁妝,也被侍衛們一一抬了出來,排成了一條見頭不見尾的紅色長龍,有的槓子都被壓彎了。
第一次目睹這種場面的人瞠目結舌,再也不敢質疑護國公主府對秦笑笑的重視程度了。
看著喜轎越走越遠,直到再也看不見了,秦家人的心也變得空落落。他們記住了秦笑笑的叮囑,到底沒有哭出來。
如閨女(孫女)所言,他們不是少了個孩子,而是多了一個女婿,將來還會有孫子孫女,這都是值得高興的事。
臨近黃昏,護國公主府里賓客滿座,喧鬧之聲不絕於耳。
距離上次辦喜宴,還是二十年前景珩滿月之時。自此之後的二十年間,護國公主府再無喜事,這讓許多欲與護國公主結交的人家都摸不到門。
這一次好不容易等到護國公主大宴賓客的機會,各家各府又豈能錯過。因此大早上的,他們就紛紛攜厚禮登門道賀。
一個不起眼的客室里,幾個彼此交好的貴婦一邊品茶,一邊議論起即將入府的新娘子:
「不知道這秦氏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能讓公主殿下和景公子捨棄滿京城的貴女,甘願迎娶一個農家出身的丫頭,而且這陣仗比去年十六皇子娶皇子妃還大。」
「去年那樁換子案,想來你們還有印象罷?據傳言說,這秦氏就是刑部尚書秦大人的千金。」
「咦?這是真的嗎?若真是秦大人的千金,配護國公主府的門第倒也配的上。」
「結兩姓之好,光有門第還不夠罷?這品貌才情也不可缺一,即便這秦氏是秦大人的千金,容貌隨了秦大人,只她自幼在鄉野間長大,能有什麼才情?怕是大字都不識一個。」
「錯了,這秦氏可是念過書的,師從的還是徐大人。只是人家不曾顯露於人前,所以你們不知道罷了。」
這話一出,之前嘲笑秦笑笑大字不識一個的貴婦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強行挽尊道:「估摸著學的不怎麼樣,怕丟人現眼才不在人前顯露罷。」
其他人對視一眼,紛紛笑道:「誰知道呢,日後總有機會見到,到時候就知道了。」
有個貴婦很理智,提醒道:「這樁婚事是聖上親賜的,之前還給特意賜下了陪嫁,據說樣樣都是聖上的珍藏,能讓聖上給她做臉的女子,想來不簡單,咱們就別想著看人家的笑話了。」
眾人聽罷,覺得有幾分道理,無不羨慕道:「這秦氏真是祖上燒高香了,竟然會有如此造化,改日有機會,定要好生結交一番。」
「是啊,這滿京城誰不好奇呢,就是不知道護國公主讓不讓她出門。」
「怎會不讓,這次護國公主大宴賓客,想來也是想借這個機會,重新在外面走動吧。」
「嘖,這秦氏命好啊,真是羨慕不來。」
「……」
這些人說來說去,無非是不甘心罷了。
雖然景珩的出身有些瑕疵,但是這些年他在元和帝和景太后跟前榮寵不衰是事實,如今還在戶部任職。在加上有護國公主這樣的母親,有幾個人不想要這樣的女婿。
早前元和帝趁皇子皇孫選妃之際給景珩選妻,有好些人家巴巴的把自家女兒的畫像遞到宮裡,希望能被選中,誰知這些世家貴女沒有一個能入他的眼。
眼下突然被秦笑笑頂去了護國公主兒媳婦的頭銜,這不是間接踩在了世家貴女的頭上麼?這些人哪會甘心。
就在這時,不知誰人高聲喊道:「回來了,回來了,新娘子接回來了!」
幾人不由自主的站起來,就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爆竹聲,顯然新娘子已經到大門口了。
哪裡都少不了愛看熱鬧的人,伴隨著爆竹聲和奏樂聲,大門外已經聚集了不少賓客。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嫁妝,饒是他們見多了這樣的場面,也還是被這樣的大手筆震到了。
待喜轎緩緩落下,景珩下馬快步來到了喜轎前,正要打開轎門,一旁的媒人急忙提醒道:「公子,要踢轎門三下由新娘子開門。」
所謂踢轎門,無非是給新娘子下馬威,以示新郎的威嚴,婚後新娘要以夫為天,百依百順。
在接親之前,媒人就向景珩說過踢轎門的含義。
「讓開。」景珩推開聒噪的媒人,抬手輕輕地在轎門上叩了三下:「笑笑,到了。」
看到新郎官的舉動,一道去秦家接親的人見怪不怪,賓客們卻是竊竊私語,對他這副縱容新娘子的舉動看不慣。
喜轎里,秦笑笑暈暈乎乎的以為轎子還在動,聽到景珩的話,她呆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抖著手打開了轎門:「鯉哥哥……」
這是她長這麼大第一次坐轎子,儘管轎夫們抬的很穩當,也還是免不了搖晃,更何況還是坐了整整一個白天。
「怎麼了?」景珩第一時間察覺到不對,上前一步握住她冰涼的手,將她扶下喜轎,讓她半靠在自己身上。
「沒什麼,就是有點暈,走兩步就好了。」秦笑笑朝著他笑了笑,意識到他看不見,儘量讓自己站穩了,等雙腳恢復力氣。
景珩見她能夠站穩,心裡鬆了口氣,拿起侍女送來的牽紅,將其中一端遞到了她的手上:「好點了嗎?」
秦笑笑接過牽紅,點了點頭:「好多了,咱們走吧。」
景珩不放心她一個人走,便左手拿著牽紅,右手扶著她的胳膊,帶著她一步步走上台階,沒有在意那些異樣的眼神。
在諸多喜事中,大婚的儀式最多,光新娘子進門到正式拜堂前,就有十幾個儀式要做。
景珩心疼秦笑笑勞累了一天,不願讓她這樣折騰,便只在進門時幫她跨火盆,就不再理會媒人的絮絮叨叨,直接帶著她往正殿走去。
殿內烏壓壓的坐滿了觀禮的人,有些官職地位不夠高,連椅子都沒得坐,只能規規矩矩的站在後面。
看到逆光走來的一對新人,哪怕看不到新娘子的容貌,從新郎官眉眼間流溢的喜悅和二人相攜的身影,就不得不承認這二人極為般配。
護國公主獨坐主位,看著迎面走來的兒子兒媳,原本顯得淡漠的臉上露出一抹溫柔的笑意,毫無保留的表達出對這樁婚事的滿意。
在場的人誰都不是傻子,儘管覺得新娘子出身過於寒微,但是她得護國公主的喜愛是事實,更何況還得到了聖上和太后娘娘親賜的陪嫁,僅憑這兩點就無人敢瞧不起她。
被元和帝派來主婚的禮部侍郎看了看時辰,躬身對護國公主說道:「殿下,吉時已到,是否開始拜堂?」
護國公主頷首:「開始吧。」
話音剛落,殿外響起一道尖銳的聲音:「聖上駕到,太后娘娘駕到!」
殿內驟然一靜,賓客們掩飾住心底的震驚,紛紛起身跪地接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護國公主的臉上也閃過一絲意外,顯然事先不知道景太后和元和帝會來。她起身整了整衣裝,領著景珩和秦笑笑快步到門口接駕。
不等三人行禮,元和帝擺了擺手,先一步說道:「都是自家人,這禮就免了。」
護國公主福身道:「多謝皇兄。」
還跪在殿裡的賓客們目睹這一幕,暗暗感嘆元和帝對護國公主榮寵不衰,竟然在百忙之中到這裡觀禮。隨即愈發想要跟護國公主府結交,萬一日後遇到什麼事,也多個求助的門路。
景太后看著身著喜服、蘭芝玉樹的外孫,怎麼看怎麼歡喜,連聲催促女兒:「吉時都到了,別計較這些規矩,趕緊讓兩個孩子拜堂成親。」
這副火急火燎的樣子,讓護國公主人忍俊不禁,連聲應下來。
元和帝卻說道:「母后,不急這片刻,先讓小佟子宣個旨。」
景太后愣了一下,隨即想到了什麼,眉開眼笑道:「快宣,別誤了時辰!」
元和帝抬了抬手,佟總管快步走到景珩面前,恭敬的說道:「公子,接旨吧。」
景珩已經猜到這是冊封侯爵的聖旨,便帶著秦笑笑跪下來:「臣接旨。」
果不其然,這是元和帝加封護國公主府的聖旨,冊封景珩為二等南溟侯,賞金千兩,銀萬兩,特賜侯府一座。
溟,海也;南溟,南海也,這是通往海外的主要通道。
元和帝以南溟作為景珩的封號,可見對海貿一事抱有極大的期望,同時也對景珩給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