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爺爺他們回來了,特意來招呼嫂子的,說了幾句話,周夫人帶了禮品給李家人,給小姑子帶了書籍和一些補品,放下東西才回去了。
李家守孝,不方便請周夫人吃飯了。
秀娘翻了翻箱子,裡面除了補品,還有上等錦緞布料,和絲線等東西,都是很實惠的,可以賣錢也可以送禮。
絲綢也可以作為貨幣流通,當鋪是收的,可以還錢交換東西都行。
「奶奶,這紅參補氣最好,您和我爺爺還有公婆燉了吃吧,放久就不好了。」
「我老了吃不得這麼大補的東西,你們婆媳吃吧,你婆婆身體也不太好,經過這一回也被打擊的夠狠了。」
「我可不要,我好著呢,留著吧,非得吃了不可呀,你不吃給我孫子留著以後用得上。」
婆婆哪裡捨得吃這麼好的東西,不讓秀娘動。
「那好,多時用都行,有比沒有強。」
「爺爺,我嫂子還帶了些書籍回來,孩子們和族學都用的上。」
「先不著急捐族學了,細水長流才好,一口氣給太多,養大了胃口就不妥當了,你給我孫孫留下,以後再說。」
爺爺不同意再捐,不可再二再三,以後路還長著呢。
「行,聽您的。」
「這回你嫂子來可還有其他事?」
「要接了我爹娘他們一起去京城奉養,我弟弟後年要科舉了,今年提前進京適應一下,侄兒也是童生了,也該去京城讀書結交人脈,還要帶幾個族中兄弟一起去京城安排。」
都是一個姓的,同族兒郎有出息是要扶持的,周家兒郎都有責任關照後輩,一代代扶持著走下去,才能讓家族興旺起來,一人一家的力量太小了,宗族的力量才更大。
「是這話,這麼一算日子是差不多該去京城了,今年周家幾個功名啊?」
爺爺打聽這些。
周家比李家興旺強一些,就是有周家大哥在京城做四品官,這是個坎,五品升四品就是一道坎。
品階分從和正品,從低一等,正高一等,大概是正副品級的意思,周家大哥是正四品,也是前途無量,還有望再往上走的意思。
而且大嫂娘家大伯是京城二品官,本家族宗族距離周家村也不遠,也是望族,周家大哥驚才絕艷才能娶到大嫂進門的。
秀娘伸出手指開口:「算我弟弟一共六人去京城趕考,我聽我爹說能有三人進排名就算大獲全勝,有兩人能再進一步也很不錯。」
「嗯,周家興旺。」
爺爺感慨的開口。
別小瞧兩三人進榜,那可是進士,正經功名,周家再運作一下當個縣令沒問題,這是光明的仕途,提攜整個宗族。
當官的族人多,路就會越走越寬,三年一屆士子,想當官也得看有沒有你的蘿蔔坑,沒有且等著吧。
好多進士都沒有官位,只能去清貴人家教書,做夫子,也是為了結交人脈,希望能有機會走仕途,當官沒那麼容易。
每年還有外地調回京城候補的官員,有資歷有經驗有人脈都要等候,更別提啥也沒有的士子了。
「剩下要看小叔子能不能把握這次機會,等明年夏天你再去京城也來得及,我都跟嫂子打好招呼了。」
小叔子李恆朝秀娘作揖鞠躬。
「二嫂,我讓你操心為難了。」
「傻瓜,都是一家人,你有功名我也有臉面,也能沾你的光不是。」
「我會盡全力的。」
「不讓你和我弟弟一起去是你要給你二哥服喪,要守滿一年才成,清貴人家很講究規矩禮儀,被人揪住錯就是官聲問題,才讓你守完孝再進京,也可以挑選結親人選,剩下的事你不必擔心,我自有計較。」
秀娘逐漸開始掌握家中話語權。
「是,我聽長輩和嫂子的。」
李恆不置可否,他二哥走了,他就要承擔起家中的責任,考取功名,金榜題名是他必須要完成的事。
「你嫂子為你殫精竭慮,你該知道怎麼做,不許和外姓姑娘勾纏不清,讓我知道打斷你的腿。」
老爺子抬眼看了算孫子。
「是。孫兒謹記在心。」
李家是有野望的,對兒孫娶妻也有要求,不可能讓再讓有功名的李恆娶不認字的農婦了。
大嫂能進門是當初條件不同,大哥當初娶妻時並不富裕,他也走不了官路,結親講究門當戶對。
大嫂家裡算不得富裕,但大嫂父母人品清正懂禮,村里不是家窮的,大嫂品行端正厚道,為人憨厚寬容不計較,是做長嫂的好品質。
李家底下還有倆個兄弟,做長嫂處處計較無法包容,半點虧都不吃,這以後日子要打架的。
爺爺奶奶挑人眼光沒得說,把秀娘娶進門後,妯娌兩個關係處的極好,大嫂不爭風不計較,沒心眼直爽厚道,秀娘投桃報李處處護著她,帶著她一起賺私房錢。
這就是兩好並一好了,品行才是關鍵。
秀娘把箱子裡一套書籍遞給李恆,「這是我嫂子送你的,你拿屋去,這些筆記也是我大哥給你的。」
「這太珍貴了,二嫂替我道聲謝。」
李恆滿臉驚喜,這可是花錢也買不到,是周家大哥找來的進士筆記。
「睿哥群哥,這些是你倆的,睿哥你帶著你弟弟讀書。」
「是,謝謝二嬸。」
「乖,替我盯著你弟弟。」
李睿用力點頭。
「清兒,這是你的,給你帶了把琴,讓嬤嬤教你。」
「太好了,哇,真漂亮,娘你看,周嬸嬸送我的。」
李清開心的抱著琴,像抱了個寶貝疙瘩。
「快放下,別摔了,很貴的,你可要好好學本事,這都是錢。」
大嫂一個勁的吆喝著,把琴接了過來。
「我知道,我沒偷懶。」
李清撇嘴,拿了帕子仔細的擦拭琴,她現在忙了,得閒學織錦,空餘時間要練習禮儀規矩,抄書練字,每日都有安排。
一大早起來就要練規矩,先練上一個時辰吃了飯再去上學。
忙的腳打後腦勺,回來還要被秀娘考問,學問不能落下,尤其是史記和資治通鑑,問的最多最細,答不上來要挨罰。
偷懶是不可能的,就算不去趕考也要認真學,夫子會打手板,可疼了。
「這還有好料子,回頭孝期過了給清兒做兩件衣裳。」
「小小年紀不用那麼花哨,先放著,你存不住好東西,不許動。」
婆婆瞪了秀娘一眼,她嘻嘻笑了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