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彩虹神跡
芸娘子摸著變了嗓子嗓子,嘴邊有著淺淺絨毛,長成大男孩的小安,又是笑又是哭:「長大了,都長大了!」
小安抱了抱矮小的芸娘子,嘿嘿笑著:「芸嬸子,我已經是大人了!」
他現在十六歲, 有韓明和穆掌柜輔助,有周四柱夫妻照顧,一個人在碎金鎮看管著兩個紙箱廠、兩個飼料廠,凍庫、還有一家餐館。
小安知道這些都是二姐的心血,哪怕不懂也要努力學習。
再加上周圍接觸的人都是各個商家精銳,小安很快成長起來, 比早就定下心性,沉迷小家的宋榛平有出息。
不僅學會看帳本,還學會了接人待物,一派主家模樣,早不是芸娘子記憶中那個入夜就發抖,要人抱著才能入睡的小可憐。
在迷達城每個人都很開心,最不開心的恐怕是黑金。
它也來了迷達城。
黑金喜歡熱鬧,喜歡小孩子,可被四個娃娃每天圍著抱著,滿身的口水,它已經恐童了。
每天不是蹲在城主府的屋頂不下來,就是跟著石頭阿布他們往外跑,再不濟跟著趙廷朵去軍營聞汗臭也可,反正不想待內宅。
迷達城外,烏旦、阿布小安石頭帶著護衛小廝往河邊去,那裡有專門給他們準備的沐浴更衣間。
現在城外的擁擠不輸城裡,尤其是河邊一處高台邊,更是烏泱泱的人頭。
每個人都虔誠跪伏地上,口中祈禱不斷。
超過五丈的大風車立在綠水裡,橫跨大半個河岸。
上面長長葉片兒緩緩轉著,下面的水輪卻轉得飛快, 將清淺的河水攬入木桶,又傾倒進水槽。
兩年了,按理來說,迷達河谷的人對風車應該已經習慣,可祭拜之心卻越來越盛。
陽光下,一輪彩虹橫跨河道,將高大的風車攬入懷裡。
這樣完整的虹橋不會消失,從早到晚持續一天,給人的震撼恍如神跡。
從風車架設成功後,人們發現,只要陽光晴好的天氣就必定出現彩虹,立即流言四起。
說迷達城的風車是上天保佑的神跡,一時間跑過來看水車彩虹的人熙熙攘攘。
傳言越盛,周圍部落的人也以到迷達河邊虔誠祈福為榮。
彩虹天降祥瑞!
人群紛紛下跪,高呼著天神保佑風調雨順,六畜興旺。
小安和宋榛平到草原兩月,每次出城看見這場面都要臉紅心跳。
他們已經知道這是自家人打造的神跡,被這樣跪拜總感覺不自在。
烏旦他們對這場面自然習以為常。
剛開始他們也天天到河邊來拜, 不過在看見少夫人用嘴巴噴出一口水就造出彩虹, 他們每個人也都可以噴出彩虹後……就連城主府的小孩子都不再拜了。
城主府里,等家裡吵吵鬧鬧的男子都走了,芸娘子就帶著幾個婆子婢女收拾行裝。
在迷達城已經住兩個多月,眼看著武朝也過了夏收,宋榛平和宋得奎呆不住了,要準備回去。
尤其是宋得奎,他攏著幾處生意的通查,早就習慣四處聽新消息。
哪怕跟林清遠見過面,聽商路上的新事,在草原呆這麼久也膩了。
主院中,楊花夏嬸子圍著宋梨雲在說話。
「小雲,這些藥要記得吃,妹夫送來的蜜餞都是最好的,還有新鮮的涼瓜,你別再說藥苦傷人!」
楊花把自己剛熬好的藥水端過來。
宋梨雲捏著鼻子皺著眉:「嫂子,還燙著呢!我一會再喝!
還是說說小安婚事吧,我這天遠地遠,還得嫂子多費心操勞。」
楊花嘆氣。
這個小姑子什麼都好,就是怕吃藥,剛開始還能喝幾付,現在是百般耍賴,一轉眼就放涼。
不過,她也沒有辦法多勸,沒孩子又不能怪小姑子一人,總不能老是念叨。
還有小安婚事她這個大嫂也得放在心上。
小安已經十六歲,跟他師傅周四柱的閨女大花算是青梅竹馬長大。
去年兩人定了親,因為年紀尚小,婚期只定下個大概時間。
小姑子說,最好等大花十六歲之後再成親,這樣算來還有一年,正好可以準備新房嫁妝。
寶林居也該重新修繕……
楊花正想說修繕的事,突然感覺不對,怎麼就被小姑子帶偏了,現在是在勸藥!
宋梨雲攤攤手無辜道:「嫂子你看,藥冷了,我還是等會讓人熱過再喝!」
楊花氣惱嗔怪:「你如今也是城主夫人,管著這好幾千號的人,怎麼比大妞還調皮了!」
一旁宋得奎媳婦抱著已經一歲還在吃奶的兒子,看這對姑嫂鬥法抿嘴直樂。
她離開夏家莊後在草原待了一年,有孕後就在碎金鎮買下房子住下。
買東西方便,想去巴林部落看爹娘也方便。
原本宋得奎要掏錢的,可夏老三難得有暢快淋漓用錢的時候,不要姑爺出銀子,也不怕被夏家人知道,自個辦下房產。
他在巴林部落種出涼瓜,送到碎金鎮就被商戶搶購一空。
錢是人的膽,腰包鼓了腰杆也就直了,有獨生女兒在鎮上,他是大把花錢都不心疼。
夏紅霞有父母寵著,丈夫也稱心,她現在過得比在娘家不知道要好過百倍。
只是身為獨女,現在看見楊花跟宋梨雲鬥嘴,心裡又有些羨慕。
夏家堂兄堂弟堂姐妹不少,就沒有看見這樣和睦相處的。
她只抱緊兒子,想著回去就給孩子斷奶,再給大寶生幾個弟弟妹妹。
楊花沒有清靜多久,三歲的大妞帶著一歲半的球球,還有一歲半的小阿布搖搖擺擺的過來了。
三個孩子一到,跟在後面的婆子婢女滿屋,頓時又鬧成一團。
天色漸晚時,宋榛平和小安他們才回來。
幾人午時在河裡泡過澡,沒有急著回來,而是騎馬去了農莊。
三年間,迷達河畔陸續開墾出千畝良田,本來草原上能種地的農戶基本上沒有。
旭陽草原亂起來後,趙廷朵帶著兵在兩片草場之間的戈壁無人區來回搜索,救起不少逃出來的奴隸。
想回家的他就送去合城,不想回家的,全部帶回迷達城。
幾次下來,已經家破人亡,或者有其他原因不想回家,願意到迷達城的也有百人。
這些人都來自武朝,從小熟悉農活,雖然在草原多是飼養牲口,可只是稍微教習就能當回農戶。
千畝田地需要人看管,宋梨雲就給他們建了農莊。
建起大房子,先是過有吃有穿的集體生活,若是能建立小家庭,再分開另住。
中途想回家的也行,迷達城會給付盤纏,只是沒有工錢。
宋得奎離開迷達城之前,就是去問那些新救下來的奴隸中,有沒有想回家的,他可以順路帶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