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電子音樂

  羅輯,布勞恩以及傑夫,在羅輯的辦公室,三人討論著自己的新歌We Are Young。經紀人布勞恩在一旁勸說道。

  「Logic,要不要把這首《We Are Young》留到二專,你的首專已經有三首很不錯的歌曲了。」

  傑夫·巴斯克聽到這個,直接開口反駁:「現在唱片業非常地不景氣,急需要一針強心劑。Logic的三首主打歌顯然不夠,最好四首,五首更好。這樣他的專輯將會直接賣爆,並且這張專輯會得到整個唱片業的支持,現在整個唱片業凋零成這樣,他們迫切希望能有一個歌手,帶著整個唱片業走出困境。」

  羅輯聽著手下兩員大將的爭執,他也不勸阻,只是在一旁聽著。

  布勞恩看著羅輯,十分誠懇地勸說道:「Logic,很多藝術家都覺得自己的創作靈感永遠不會斷,但是其實並不是,有些藝術家寫出一首經典歌曲之後,就再也寫不出那種水準的歌曲了。你要未雨綢繆。」

  傑夫·巴斯克直接怒斥:「布勞恩,你是覺得老闆是水貨嗎?他的才華無人可以質疑,那天他只用了十五分鐘就寫出了We Are Young,以後寫出更好的歌曲還不是輕輕鬆鬆?」

  布勞恩開口:「我可沒有質疑Boss的才華,我只是在為未來做打算。專輯裡面有老闆和布蘭妮演唱的Marvin Gay,依照布蘭妮的人氣,老闆的專輯銷量絕對不會少,把這首歌留到下一張專輯豈不是更好。」

  「我們要的是一鳴驚人,這幾年都沒有一個超級大火的新人歌手出現,老闆的首專很有可能驚艷世界,你要為了一首歌,讓老闆放棄這樣大好的機會嗎?」

  「我在為未來考慮!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別吵了。」羅輯打斷兩人的爭執:「先錄製出來,至於收不收進專輯,等過段時間再說。」

  兩人都說得有道理,但羅輯有了新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天啟套路化。多天啟幾首歌完全就沒有這種煩惱了。

  昨天羅輯聽到傑夫哼唱了一小段《We Are Young》的旋律之後,他天啟了這首歌。這為羅輯打開了新的思路,是不是可以多聽聽古典音樂,一些老歌,說不定就能通過這些旋律天啟新歌了。

  現在很多的流行音樂都採樣了過去的歌曲,只是在編曲上做了改變。比如前兩年麥當娜爆火的歌曲Hung Up,就採樣了ABBA的單曲Gimme!Gimme!Gimme!(A Man After Midnight)。

  音樂這個藝術形式發展太長時間了,尤其是現代流行音樂爆發式出現,加上人耳本身對音樂有著相對固定的審美習慣,其實要寫出一段和以往作品完全沒有任何相似之處還好聽的旋律非常少,這些年音樂慢慢朝著去旋律化發展也是這個道理。

  制止了爭吵後,傑夫在羅輯的指導下,開始製作歌曲We Are Young的伴奏,這首歌的伴奏很簡單,只涉及了普通的器樂,傑夫工作起來非常地輕鬆。

  We don't talk anymore的伴奏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它裡面涉及很多的電子樂,除了羅輯自己,誰也不知道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效果。所以今天羅輯一直在和電子音樂先鋒伊諾溝通,如何製作出天啟的伴奏。

  音樂製作人伊諾用的是羅蘭的電子合成器和MIDI控制器,對頻率、振幅、波形、時值、包絡線等進行調製,然後產生不同的音色。羅輯給他說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音樂製作人伊諾以及他的兩個手下負責實現效果。但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進展。

  「Logic,那種特殊的音色只存在你的腦海,語言無法清楚地描述聲音,我們無法聽到你腦海中的聲音,你本人必須學習電子音樂的基本知識,製作出初級的合成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繼續改進。」

  音樂產業屬於工業,裡面各種知識門類太多了,饒是羅輯自穿越來一直在學習音樂方面的知識,他還是有不會的地方,尤其是電子音樂,涉及到合成器,電腦,軟體。

  「伊諾,你放心,你不用擔心我的學習能力,我會在短期掌握電子音樂的基礎知識的。你這段時間可以製作你的那種抒情電子搖滾,那種音色我很喜歡,我需要五首以上的那種歌曲,只要伱製作出來,我都會收的。」

  伊諾點了點頭,然後他開口說到:「你不懂電子音樂的基礎知識很正常,電子音樂在米國一直不是主流,但是在歐洲,電子音樂經常占有一席之地。像雪兒的Believe,Aqua的Barbie Girl,凱莉·米洛的Can't Get You Out of My Head,這些電子音樂賣得非常火。」

  「這些歌曲不是Disco嗎?」

  「哈哈,這確實是迪斯科,但也是House音樂,也是電子音樂。迪斯科的製作一般都需要用到電子合成器,所以迪斯科就是電子音樂。迪斯科這個詞也不太恰當,應該是跳舞的音樂,舞曲。」

  「這樣啊,但為什麼電子音樂在米國不是主流。」

  經過伊諾的一番講解,羅輯終於知道了原因。

  迪斯科是一種流行舞曲,電音曲風之一。20世紀60年代中期,迪斯科傳入米國,最初只是在紐約的一些黑人俱樂部里流傳,迪斯科音樂比較簡單,具有強勁的節拍和強烈的動感。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初逐漸發展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一種音樂形式。

  迪斯科的流行,擠壓了搖滾歌曲的生存空間,搖滾和迪斯科的矛盾開始積累。

  並且在那段時間,米國出現了很多迪斯科舞廳,專門讓別人下班後來放鬆跳舞,這些舞廳裡面聚集的都是米國的邊緣人群,黑人,拉丁裔,性少數群體。他們去不了那些高雅的舞廳只能來到迪斯科舞廳。

  這種事情在歐洲人看來不覺得有問題,但米國可是西方的保守大本營,對待社會邊緣人群充滿了惡意,社會新聞漸漸開始抨擊Disco。

  直到「迪斯科毀滅之夜」,徹底葬送了米國Disco的生存土壤,無數的迪斯科舞廳倒閉。

  1979年7月12日在芝加哥的棒球推廣活動中,一個因迪士科而失業兩周的當紅搖滾電台DJ達爾,一句「Disco Sucks!」迪斯科爛透了被他帶頭喊出。

  在他的發動下,7月12號晚上成千上萬的搖滾迷帶著迪士科的黑膠唱片來到了芝加哥的體育場。在比賽中場休息間隙,達爾身穿軍裝和頭盔,駕駛著一輛吉普車衝進體育場中間向人群喊到:「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反迪士科集會!現在聽著,我們拿走了你們今晚帶來的所有迪士科唱片,我們把它們放在一個巨大的盒子裡,我們要炸掉它們!」

  兩萬多張迪斯科唱片直接在體育館引爆,這個事件被全米大範圍報導,媒體早看不慣迪斯科舞廳裡面聚集的黑人,拉丁裔,LGBT。媒體開始全方位抨擊迪斯科,Disco就此在米國消退。主流音樂中再也很難看到Disco。

  「米國作為世界第一大音樂市場,他們不接受Disco音樂,相應地很多國家就會減少Disco歌曲的產出,不過這種歌曲的節奏感真的很強烈,非常適合跳舞的時候播放,而且好的Disco音樂真的很好聽,因此這種曲風在歐洲,拉美,東亞一直很流行。」

  「嗯。」

  「米國抵制Disco浪潮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現在也沒有人提起那段往事了,這幾年就有不少電子歌曲在公告牌上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過現在還是當代節奏布魯斯的時代,這是現在米國最流行的曲風。你的Viva La Vida公告牌第一就快要不保了。」

  碧昂絲的當代節奏布魯斯Irreplaceable在前兩周,公告牌的點數比羅輯的Viva La Vida要高很多。因此她一直沒有積極打榜。羅輯通過高強度宣傳,靠著偷襲迅速拿到了公告牌第一。

  後知後覺的碧昂絲才反應過來,開始積極宣傳她的歌曲。但羅輯的單曲靠著慣性,加上華裔血統第一次拿到公告牌第一的出圈報導,依然拿到了第二周的第一,不過黑人在電台的影響力還是大,上周公告牌兩人的點數相差已經不大了。

  「哈哈,沒事,我的第一首單曲能拿到公告牌第一我已經很滿足了,我不打算再去宣傳單曲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把專輯製作出來。」

  後面幾日,羅輯開始全身心投入到電子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當中去,抽空錄錄音,還去學校參加了一下考試。

  剛參加完學校的考試,羅輯興沖沖地來到了錄音室,開始嘗試合成自己想要的音色。果不其然,知識就是力量,以前伊恩的整個團隊都沒辦法合成他想要的效果,但現在羅輯初步合成了自己所需要的音之後,他們改進起來快速無比,完美的實現了天啟的合成音。

  空閒時間,羅輯看到伊恩他們在合成器旁邊放著的一本雜誌,於是饒有興致地翻看了起來。

  這本雜誌竟然是關於電子音樂行業的雜誌,裡面記錄了電子音樂行業發生的大事,著名的DJ,最新的技術,電子音樂的商業前景,著名的舞廳等等。

  「這本雜誌是哪裡來的?」

  那個年輕的英國製作人開口:「這本《DJ》雜誌是英國出版的,在電子音樂圈很有名。」

  「那為什麼我在米國很少見到?」

  「這我就不知道了。」

  可能是因為電子音樂一直在米國不流行的原因吧,羅輯帶著好奇上網搜了一下,發現這本雜誌在米國是有出版的,可是銷量很少。

  羅輯又去了一下《DJ》雜誌的官網,大概瀏覽了一遍,發現這家官網上面的內容很少,就只有十幾篇報導,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也不知道是他們不重視網際網路,還是他們經營困難沒資金把雜誌網際網路化。羅輯撥通麥克斯的電話。

  「以後記得幫公司多訂一份《DJ》雜誌,我會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