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一章 樹欲靜

  時間回到九月一日,登州之亂在八月底徹底平定之後,成康將登州和萊州的控制權全部交給了山東巡撫余大成,並且將在登萊大戰中受傷的新軍將士也全部放在了濟南療傷,包括斥候營的營長戊戌在內,這些傷兵就暫時交給他來管代,並且能得到濟南情報軍的協助,等到傷愈之後可以選擇自行回到南直隸。這一點余大成沒有能力也不會去阻止,南直隸新軍的大名余大成可是知道的,這支軍隊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何況要是沒有他們,孔有德等人還不知道要作亂到什麼時候,跟這支軍隊搞好關係也沒什麼壞處,所以對於這些傷兵,余大成都是調派了濟南城內最好的郎中給他們療傷,加上青弋軍自己內部的醫護兵,所以傷兵們恢復的很快,除了重傷致殘的將士們以外,只要不是殘疾,都能下地活動了,再給他們一些時間就能重新歸隊。

  而余大成也沒閒著,收拾山東的爛攤子是他的首要任務,然而除此之外,他也要將山東的情況呈交上去。說干就干,登萊之亂不管前期究竟是如何混亂,在新軍到來之後總算是解決了,而且他也沒有主要責任,主要責任在登萊巡撫孫元化,不過孫元化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按照當時的情況分析,很有可能是被叛軍給殺了。這樣也好,回去也是要問罪,死了可能還能獲得一個身後之名,畢竟朝廷就算是再對孫元化不滿也不會跟一個死人計較。

  余大成立刻將整個登萊之亂的來龍去脈寫成軍報,尤其是新軍進入山東之後怎麼跟敵軍交戰也寫的一清二楚,當然余大成也不傻,沒忘了給自己的山東軍添上幾筆,不過余大成聰明就在於他還是識趣的將主功讓給了新軍,他知道新軍的戰鬥力這麼強,要說是山東軍當主力平息了叛亂估計也沒人相信,而且山東離京師這麼近,來往的客商這麼三言兩語基本就能還原事情的真相,如此,還不如就照實寫,只不過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稍微往軍報里加上三言兩語,也沒人會計較。這樣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且經此一役,朝廷勢必要取消登萊的編制,將登萊重新劃歸山東治下,這樣自己的管理範圍不是擴大了一些嗎,權力也更大一些,對自己來說是好事。只是余大成有些奇怪的是,新軍的規模怎的如此的龐大,竟然還有水師,真是讓人意想不到,看來朝廷對新軍的支持還真是大,不過劉毅此人好像有些違制了,按理說一個參將指揮使下屬不過五千多人的兵力,就算他超一點也不能太過分,可是來山東參加平亂的新軍已經是六千騎步兵,再加上他們的水師,恐怕已經超過了萬人,那日余大成和成康拜別的時候可是看得清楚,海面上有不少鳥船巨艦,那都是新軍的水師,上面還有不少的水軍,聽聞劉毅還率領了一部分兵力去支援遼東,那麼新軍究竟有多少人馬余大成可就真捉摸不透了,按照常理,安慶衛怎麼也還得有些留守的兵力,難道說劉毅的人馬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三倍於參將指揮使的下轄兵力,好像有點過分了吧。不過余大成倒是沒有往其他的方面多想,也沒有將自己的疑問寫在奏摺上,只是如實稟報有多少人參加了山東戰役而已。這些問題不是自己一個地方巡撫可以過問的,也許聖上就是給劉毅這個權力也說不定呢,或者劉毅極有可能繼續升官,這次山東打的漂亮,若是在遼東也打了個大勝仗,那升個副總兵,總兵也只是等閒,到時候別說一萬五千人,就算是兩萬五千人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嘚嘚嘚嘚,一騎快馬從山東直奔京師,山東巡撫余大成八百里加急報捷順天府,不過是一日的功夫,報信騎兵換馬不換人,連驛站都不停留,直奔京師永定門。「大捷,大捷,山東叛軍被全殲,陣斬首惡孔有德!」報信的小旗官扯著嗓子大吼著衝進了永定門,背上的紅色小旗獵獵作響,對於這種背上插紅旗的八百里加急報信兵,城門的守衛一般都是不阻攔的,他們知道這些都是重要的情報,誰要是敢阻攔那真是活膩歪了。這些天京師也是人心惶惶的,上至聖上,朝廷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誰不關心最近的兩場戰事,遼東就不用說了,盧象升的天雄軍去了,連當日在京師城下大發神威的南直隸新軍也去了,遼東看來是形勢危急,不過在百姓心中,大明去了這麼多強軍,加上還有孫閣老坐鎮,應當沒什麼大問題,而且遼東遙遠,京師的百姓們雖然關心但是並沒有切身的感受。

  山東可就不一樣的,山東緊鄰北直隸,那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山東的難民往京師這邊逃亡,早就將山東的局面給傳的神乎其神了,又是什麼東江軍在遼東能跟建虜對攻,也是大明一等一的強軍,山東衛所兵不堪用,全境都被占領了。又是什麼孫元化和余大成被殺,現在叛軍正在考慮要不要打京師,謀朝篡位,這些個故事一個個編的有模有樣,從山東逃過來的百姓們本來就驚魂未定,誰又見過這種架勢,這跟當年的白蓮教起義根本不是一回事,白蓮教那是烏合之眾,官軍人少打人多尚且能接連得勝。東江軍可不一樣,打起仗來如狼似虎,當地兵馬潰不成軍,連帶著老百姓也把這些東江軍想像成了怪物一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帶著這種恐懼心理說出來的話又有幾分可信度呢。可是偏偏這種話還真有不少京師的老百姓相信,他們已經是驚弓之鳥,真的經不起折騰了。所以一時間人心大亂,謠言四起。

  不過在新軍進入山東之後,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多少山東的流民到北直隸來了,說明山東的局勢正在慢慢扭轉,不過大家還都是提心弔膽。直到今日,山東的報捷文書遞到京師。

  「老四,咱沒聽錯吧。」一個守城的兵丁慌忙問身邊的同伴道。「二哥,沒錯,剛才那是報捷的兵丁,山東大捷啊二哥。」另一名兵丁答話道。

  被喚作二哥的兵丁用右手拍了拍胸脯道:「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可算是贏了,可算是贏了。」他是北直隸本地人,在上次皇太極圍攻京師的戰役中,順天府城外的村莊良田都被踐踏,甚至是付之一炬,他家也被毀了,雖然沒有人員傷亡,家人已經早早的逃走,可是房子和帶不走的財產全都沒了,他只是一個守衛永定門的兵丁,平日裡軍餉也沒有多少,別看他們隸屬京營,但是也是經常欠餉,直到孫興上任之後這個情況才改觀了不少,不過他們知道,孫提督為了軍餉的事情跟朝廷裡面的大員鬧得很不愉快,戶部兵部等直屬衙門都開始動京營的歪心思了,這不,這個月的餉銀就不是足額的官銀,而是私銀,可是孫興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京營這麼多兄弟,就算是他散盡家財也沒辦法給每個兄弟都足額發餉,何況這個月湊齊了下個月又怎麼辦,孫興也在為這件事情苦惱。所以這些個普通兵丁們,特別是本地的兵丁最怕的就是皇太極這樣的事情再來一遍,那麼他們好不容易重建的家園又要毀於一旦。因此他們聽到山東大捷的消息之後才會反應這麼大,山東報捷就意味著他們的家園保住了,叛軍沒有機會打到北直隸了。

  守門的兵丁們都高興的歡呼起來,不僅是將士們,就連軍官們也是放縱歡呼,這些天來的壓抑情緒終於得到了釋放。很快,隨著報信兵經過更多的街巷,城內的鞭炮聲接連不斷的響起,百姓們是淳樸的,朝廷的軍隊打了大勝仗,保住了大家的生命和財產,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報信兵所到之處,但凡是聽到了大捷消息的人們,都是拿出家中的鞭炮不斷的燃放起來,街坊四鄰奔走相告,城內甚至有了一絲過節的氣氛。

  金鑾殿,崇禎正悶悶不樂的坐在龍椅上,每日聽到的消息都是千篇一律,他的耳朵聽的都要生繭了,不僅是山東的局面,遼東更是音訊全無,也不知道孫承宗那邊怎麼樣了,遼東一開始打的這麼慘,孫承宗難辭其咎,可是現在不是處理他的時候,天雄軍和青弋軍一起進入遼東不知道戰事能不能發生逆轉,把失去的土地和城池都奪回來。最讓他感到煩心的就是駱養性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跟他稟報了,遼東雖然安插了錦衣衛,但是按照駱養性的說法,遼東軍內的人恐怕已經大多戰死。這才杳無音訊。拿不到一手情報的崇禎如何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