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撈過界了
不好!
劉青山連忙扎穩馬步,然後砰的一下,還是被大熊給撞得倒退幾步。
這傢伙啊,不知道自己現在都快長大了,一般人可禁不住你這麼撞。
劉青山揉揉胸膛,趕緊從兜里掏出來一把糖,他可不想再被撞幾下,非散架不可。
大熊一邊撕著糖紙,還一邊哼哼唧唧著,估計是埋怨呢:師兄你咋這麼多天不來看俺涅?
劉青山拍拍它黑乎乎的大腦袋,然後就看到師父笑呵呵地站在門口,正望著他。
「師父!」
劉青山心裡一暖,他覺得師父雖然不能說話,但是比師叔靠譜多了。
進到木刻楞,劉青山就又拿了一副碗筷,陪著師父再吃點。
一邊吃,一邊講著進京的經歷,尤其是重點講了老帽兒師叔的情況。
啞巴爺爺也不時比劃兩下,跟徒弟交流,說起來,他跟這個師弟,也二十多年沒見面嘍。
這麼多年了,也沒混個媳婦兒,哎,他們這對兒師兄弟,慘了點。
當晚,劉青山就在木刻楞,跟師父聊了很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的。
第二天,晨練完下山,劉青山就開著吉普車跑了一大圈,該送東西的送些從首都帶回來的禮物,該通知參加野菜廠典禮的,也都告訴一聲。
足足跑了一上午,他才回到家,吃午飯的時候,發現老四老五都不在,一問才知道,去當采蘑菇的小姑娘啦。
這些日子,村里那些娃娃,正好都放假呢,也都沒閒著,像采蘑菇這種事,他們也能頂半個大人。
吃過午飯,劉青山也背著個大花簍上山,現在正是麥秋兒,村里除了部分勞力忙著收割小麥,剩下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都進山了,他也不能閒著。
等他到了木刻楞這邊的時候,大夥也都吃完午飯,正在這午休呢。
幾個婦女,正在那清洗餐具,劉青山一瞧這個就忍不住想笑:竟然是一人一個小鬼子用的那種鐵飯盒。
這個也算是當初他發現藏匿物資那個山洞的福利,飯盒太多,劉青山就討要來一批,夾皮溝家家戶戶,基本上每家都好幾個。
劉青山看看伙食,乾糧都是從家裡帶來的大餅子,就是用木屋這邊的大鍋,把餅子熱了一下。
鍋底下熬了一大鍋蘑菇湯,對付填飽肚子就成。
「這采山怪辛苦的,明天開始,每人加一個茶葉蛋。」
劉青山一回來,大夥就有福利。
大人們在這歇著,喝點水抽根煙,娃子們卻閒不住,跟大熊在草地上摔跤。
現在,這些小傢伙早就不是大熊的對手,不過呢,大熊這貨也不欺負人:你們摔不倒俺是吧,那俺就自己倒。
劉青山看到有幾個小娃子,拿著木頭棒子,在那練著「少林棍」,把地面都砸的砰砰作響。
瞧著瞧著,劉青山才察覺到不對勁:我靠,這地里舖的石頭,可不是普通的鵝卵石,那是俺的翡翠原石呀!
這事又不好明說,不過劉青山也有法子,大手一揮:「我知道那邊有一大片燈籠果,咱們采果子吃去!」
娃子們進山采蘑菇,最大的福利就是順便採摘各種山果,於是立馬丟下木棍,一窩蜂跟著劉青山而去。
他們這邊的林子,因為無霜期比較短,所以只能出產各種漿果,像沙果什麼的,就算是大的了。
燈籠果也是一種小灌木,模樣跟園子裡的菇娘有點類似,只不過外邊不帶皮兒的。
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一串串掛在枝條上,因為果皮表面有一道道淺色的條紋,分成一瓣兒一瓣兒的,所以看上去非常像過年時掛的燈籠。
等到徹底成熟,就變成紫紅色了,更像小燈籠。
劉青山發現的這片燈籠果,還真不小,娃子們都各自尋找目標,開始采果子。
有往挎兜里裝,也有摘下帽子,往帽兜里裝的。
現在的燈籠果已經開始泛紅,但也有綠的。
小娃子們都知道,這綠的那才叫酸呢,想起來都叫人嘴裡冒酸水的那種,而紅的,就比較甜了。
偏偏有懷孕的婦女,還最喜歡綠色的燈籠果呢。
「哥,這些回去給咱娘和爺爺奶奶吃。」小老四拍拍鼓鼓的衣兜,旁邊是山杏也是一樣。
「行!」劉青山點點頭,也不好打消她們的積極性,爺爺奶奶那牙口,還真吃不了這個,非倒牙不可。
短暫的午休之後,大夥就全都背上大背簍,小娃子們則挎著小籃子,再次去林子裡撿蘑菇。
沒錯,當地人管采蘑菇,都叫撿蘑菇,主要是蘑菇太多,彎腰撿就成。
這月份,最多的是榛蘑和各種松蘑,另外就是榆樹上特產的榆黃蘑,以及樹雞子之類。
品種相當豐富,常見的就有幾十種,還有許多是叫不出名字來的,不知道有毒沒毒。
就算老跑山的,也不敢說,自己能把山裡的蘑菇認全嘍。
上午正好采完一片次生林,下午又往前面一片沒採過的林子裡鑽。
他們是從林子北面進去的,走到林子邊上,幾個走路不留心的小娃娃,接二連三地滑倒在地。
「慢點,小心點!」
領隊的大張羅吼了一嗓子。
狗剩子從地上爬起來:「張羅叔,不怪俺們,這林子邊有地皮菜,太滑了!」
說話間,大張羅也腳底下一個趔趄,摔了個大腚蹲,惹得娃子們一陣鬨笑。
可不是嗎,這裡背陰,貼著地皮兒,長著一層黑褐色的東西,模樣有點跟木耳相似,不過是長在地上的。
劉青山瞧得眼睛一亮,這個不是地耳嗎?
當地人管這個叫地皮菜,雖然也能吃,因為不好採摘,所以很少有人采這個。
有那功夫,在林子裡找點黑木耳好不好。
但是劉青山知道,這個地耳,營養價值比木耳還好。
而且還是環境的重要指示劑,到了後來,他們這邊的山上,就不再生長這東西了。
有一點點污染的地方,都不可能生長地耳的。
別看模樣跟木耳類似,其實這兩類東西,卻八竿子巴拉不著,分屬不同的種類。
地耳的學名叫普通念珠藻,屬於藍藻,還有更高級的,比如擬球狀念珠藻,就是老百姓傳說中的「葛仙米」,那價格,能嚇死個人咧。
看到那些小娃子們,在那一層地耳上邊,打出溜滑玩兒,把一片片地耳踩得亂七八糟,他連忙阻止道:
「嗨嗨,別糟蹋了好東西,這玩意也能采著賣錢呢。」
一聽說能換錢,小娃子們立刻都停下來,車老闆子湊上來:「青山,收購目錄上,好像沒這玩意?」
小鬼子那邊確實沒把這個寫進收購的目錄上,不過劉青山知道,米國和歐羅巴那邊的人,卻最認這個。
主要一點,就是因為地耳這東西,在有污染的地方,絕對不會生長,屬於純天然的食品,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
所以歐美那些追求健康飲食的有錢人,很推崇地耳這種食物。
不過他們卻很少吃木耳,老外形容木耳是「帶骨頭的印~度橡膠」,其實這就是飲食習慣的不同。
劉青山跟大夥解釋一番之後,村民們這才醒悟,就張羅著分出兩組,專門在林子邊上採集地耳。
這玩意生長的條件很苛刻,必須在背陰的森林邊緣,陽光不能直射的地表,才能生長,所以數量有限。
而且水分大,烘乾之後,輕飄飄的也沒啥重量,到時候,不知道能值多少錢。
不過大夥都相信劉青山,既然他說了,那肯定沒錯,採回去送到野菜廠,清理乾淨,直接烘乾就可以。
就是採摘起來實在太費勁,蹲在那一會兒腿就麻了,而且黏糊糊的直沾手,十分考驗人的耐性,不像采蘑菇啥的,一會兒就一籃子。
劉青山也沒法子,其實采地皮菜這活兒,老頭老太太干最合適,搬個小板凳往那一坐,采完身邊的,再往前慢慢挪。
剩下的人,都進了林子,還是十人一組,開始分門別類地撿蘑菇。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籮筐……」
小老四帶頭唱起來,很快,娃子們的歌聲就連成一片,倒也熱鬧,省得喊山了,
最高興的就是這些小娃子了,一邊幹活,還能享用林子裡的各種野果子,一個個都吃得小嘴巴變成紫色或者黑色。
這個季節,最好吃的就是山都柿,也就是野生的藍莓,果味非常濃郁,不僅小孩願意吃,大人碰到,也會摘幾個粒兒,扔進嘴裡。
劉青山撿了一會紅松傘之後,就開始在林子裡轉悠一圈,同樣巡視的還有啞巴爺爺。
「二牤子,別亂跑,你還想被老虎叼走咋滴?」
劉青山嘴裡吆喝著,惹得娃子們一陣鬨笑。
二牤子嘴裡還笑嘻嘻的:「青山哥,俺現在不怕,要是再被老虎叼走,肯定還能抓特務!」
「我看你像特務,哪來那麼多特務。」
劉青山笑罵兩句,然後就聽到前面傳來一陣吵嚷聲,二牤子精神一振:「肯定是發現特務啦,沖啊!」
這山林怎麼還來了外人?
劉青山也有點納悶,這邊已經算是深山了,一般人不敢深入到這裡,頂多就是在林子邊上轉轉。
等他循著叫罵聲找過去,結果發現,張大帥他們,正跟一伙人對峙。
瞧著對方的打扮和裝束,應該也是采山的。
劉青山明白了:這邊的林子是分配給夾皮溝採收山貨的,對方這是撈過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