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故人

  能在這東宮六率當差的,身份自然都不一般,但和眼前這位比起來,那些身份人脈都算個屁呀!皇后陛下的外甥借了幾百人去,然後就不明不白的死了,皇后陛下大怒,東宮太子竟然提著劍把他撈出來了。這是啥情況?明天早上這位要帶著大夥把太子送進大明宮登基為帝嗎?一想到這些,眾人的心思都熱呼起來了。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王文佐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待到眾將佐都退下之後,王文佐疲憊的吐出一口長氣,原先緊繃著的身體鬆弛了下來。他實在是太了解眼前這群傢伙了,這些在長安呆久了的地理鬼,都生了一對招風耳和好鼻子,聽風聲,聞味道的本事再強也不過了。自己若是不硬撐起來,只怕他們便以為自己已經失去勢,那時自己說什麼都沒人聽了。

  「三郎,三郎!」崔弘度急匆匆的從門外進來:「你在正好,我剛剛得了個要緊的消息!」

  「什麼消息?」王文佐精神一振,崔弘度這段時間神出鬼沒的,在長安城內四處遊走,三五天也見不到一日,也不知道他在幹些什麼。

  「你知道嗎?太子妃的人選定下來了,是左金吾將軍裴居道的女兒!」

  「哦!」王文佐不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就這件事情?太子原先就是在裴居道和楊思儉這兩人的女兒裡面選,現在楊家出了這樣的事情,自然就要用裴居道的女兒替上了!」

  「嘿嘿!」崔弘度乾笑了兩聲:「三郎,戲肉在後面呢!太子要娶親,所以自然就要大赦了,大赦的名單上第一個就是武三思,皇后的親侄兒!」

  「有這等事!」王文佐聽到這個名字,神經立刻就緊張起來了:「你從哪裡打聽到的!」

  「刑部的一個令史,前些日子酒桌上認識的!」崔弘度笑道:「每次大赦,都要把其赦書用絹寫行下,然後再頒布各州。犯人名冊刑部才有,抄錄都要經過他親手的,絕對錯不了!」

  「嗯,做的不錯!」王文佐點了點頭:「過兩日你送三十匹絹布給那位令史!」

  「明白!」崔弘度見王文佐的樣子,心知自己這次做對了:「三郎,皇后這個節骨眼上把侄兒弄回來,用意頗深呀!」

  「到底是個女人,有些事情不如男人方便,外甥死了,自然要換一個侄兒代替!」王文佐笑了笑,在後世的各種史書和評書演義中,武三思都是以一個丑角的形象出現的。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他最終站在了失敗者一邊,勝利者自然不會說他什麼好話。但醜化也是有程度區別的,比如上官婉兒、太平公主、武則天這幾位,雖然也是最後失敗了,但史書上還是承認其文才、能力過人,承認其在任時的善政,而武三思就不同了,基本對他的評價就是一個沒有下限,沒有節操的野心家,也沒有政事所需才略和遠見,看不清大勢,結果躲過了神龍政變後的大清洗,最後還是被李重俊帶著羽林軍殺了全家。

  「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崔弘度問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還能如何?」王文佐笑了笑:「太子只要還在位,我等就為太子效力,一心輔佐東宮殿下登基為帝!」

  「屬下明白!」崔弘度點了點頭,他見王文佐神色疲憊,說了兩句話便告退了,出了門才突然反應過來方才王文佐的話其實只說了一半——他只說了太子在位該怎麼做,那太子如果不在位了呢?卻沒有說。想到這裡,崔弘度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猶豫了一下還是離開了。

  ————————————————————————

  英國公府。

  「李兄,你知道嗎?朝廷要下赦令了!」駱賓王小心翼翼的說:「名單裡面有武三思,皇后的侄兒!」

  「流放到龍州那個?」李敬業問道。

  「沒錯,就是那位!武元慶之子!」駱賓王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除此之外,還有武承嗣,皇后另外一個兄弟的兒子也回長安了,只不過這位當初無罪在身,所以無需赦免,只需召回便可!」

  「看來接下來有大動靜呀!」李敬業笑道:「好,動靜越大越好,讓皇后和王文佐斗個死活,咱們靜心看熱鬧便好!」

  「那李兄覺得哪邊勝算更大?」

  「這就要看天子御體如何了!」李敬業笑道:「如果天子御體康健,那王文佐多半要輸;如果天子御體違康嘛!呵呵——」說到這裡,李敬業便不說話了。

  「照在下看,即便是天子御體康健,王文佐也未必會輸!」駱賓王道。

  「哦?你的意思是?」

  「當初玄武門之變時,高祖皇帝的身體未嘗不康健!」

  李敬業聞言愕然,他方才之所以認為勝負取決於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一個很大原因就是覺得天子身體好的話,太子提前登基的概率就會降低。

  「那可大不一樣吧!先帝身經百戰,披甲持劍以取天下,上下歸心久矣!進太子雖然賢德,未嘗有大功於天下,焉可行此路?」

  「太子的確未嘗見識干戈,那王文佐可是身經百戰。若是此番輸給皇后,便有滅門之禍,此人熟識兵法,習詭詐之術,焉肯坐以待斃?」

  李敬業捋了捋頷下鬍鬚,發現如果自己處於王文佐的位置,還真的會選擇起兵。他思忖了片刻後道:「太子仁德,就算是王文佐想起兵,太子不同意也成不了!」

  「李兄,你真的覺得太子會不同意?」駱賓王冷笑道:「沒錯,到現在為止太子的位置還很穩固,但那是因為下面的弟弟都還小。沛王是永徽五年(655年)生人,今年可已經十六了,就算他自己對皇位沒興趣,身邊的那些人也不會老實認命的!」

  室內陷入了沉默,兄弟之爭是帝王之家內永恆的話題。迄今為止,李治和李弘這對父子父慈子孝,堪稱帝王之家的典範,但問題是李弘的弟弟們還年幼,不足以成為李弘太子之位的威脅;而隨著李賢年歲的增長,身為太子的李弘對皇位的威脅越來越大,李治抬高李賢等孩子的地位,來制衡太子李弘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了。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就算李弘再怎麼仁孝,哪怕是為了自保,也會做出一些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了。

  「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看來接下來長安城裡又是一番腥風血雨了!」徐敬業嘆了口氣,眼睛裡卻滿是興奮的光。

  ——————————————————————————————————————

  方相肆

  長安的天空陰沉而又壓抑,李波站在方相肆門口,他能夠感覺到空氣潮濕,似乎馬上就要下雨,若是真的下雨,他倒是很高興,這樣如果有人在背後跟蹤自己,他就很容易發現了。

  自從上一次離開長安算起,已經過去了快六年了,李波有時很驚詫,時間過得這麼快。自己下巴上的鬍鬚已經與兩鬢連成一片,肩膀和手臂的肌肉也愈發壯碩,足以駕馭那對沉重的鐵戟,而他也從長安街頭的一個惡少年,變成了昭武副尉、太子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事,堂堂大唐武官,倭國和百濟的兩處莊園的就更不必說了。而他周圍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面前的方相肆依舊是那麼破舊不堪,仿佛一切都沒有改變,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只不過是一場幻夢,一覺醒來自己還是那個窮困潦倒長安惡少年。

  「李哥兒,請這邊來!」李波剛剛進了門,安五娘就迎了上來,相比起幾年前,她又蒼老了許多,只有一隻眼睛的臉上已經滿是皺紋,頭髮也是白的多,黑的少,不過精神頭還不錯,她殷勤的將李波迎進裡間,倒了一杯水酒:「您來的早了,那廝還要晚些才到!」

  「無妨,人到了引他進來便是!」李波坐了下來,熟悉的噪聲和空氣讓他的神經一下子鬆弛了下來:「離開長安這麼多年,還是想念你這裡的羊血腸和雜燴丸子,要是有的話,先上些來!」

  「有,有!想不到您現在是大人物了,還記得小人這裡的玩意!」安五娘的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情。

  「什麼大人物!」李波笑了笑:「都是給主上賣命的廝殺漢,東南西北都去了,還是想念長安的吃食!」

  「那是,那是!」安五娘驕傲的笑了起來:「要不說這裡才是帝都呢!您稍候,馬上就給您端上來!」說罷,她便轉動圓潤的身體,去外間了。

  「安五娘還是老樣子,就是老了些,胖了些!」李波喝了口酒,自言自語道,他得了王文佐的差遣,便立刻找到這方相肆來,他知道這酒肆里魚蛇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若想打探消息,最是方便不過。而且這安五娘當初長安之亂時,還得了王文佐一點好處,辦起事情來也會盡心些。果然李波交待了一聲後,沒過兩天便有了回應,只說在這方相肆中會面。

  李波正想著往事,門帘被撩開了,安五娘進來,身後跟著一個鼻頭通紅的矮壯漢子,安五娘向李波唱了個肥喏:「這位便是陳七,還不見過李哥兒!」

  「陳七?」李波覺得眼前那漢子有些眼熟,稍一思忖便想了起來:「你先前不是看墳的嗎?怎得去了萬年縣衙?」

  「李哥兒好記性!」陳七笑著豎起了大拇指:「小人的確先前是看墳的,不過有個伯父在萬年縣衙當個差役,他沒有子嗣,便收了我當猶子,前幾年年紀大了便讓小人去頂了差使!小人在萬年縣衙當差已經有三年了!」

  「原來如此,這倒是件好事,至少比看墳強多了!」李波聞言笑道:「五娘,還不上酒菜,來,七哥坐下說話!」

  「不敢當,不敢當!」陳七謙遜了兩句,方才在李波對面坐下,這時安五娘已經送了酒菜,李波拿起筷子頓了下:「我今日在外頭跑了大半天,半點吃食沒入肚,早就餓了,咱們也算是熟人,就不客氣了,先吃飽了再說事吧!」

  「好,好!」陳七應了一聲,卻不敢下筷子,看李波真的如他說的那樣大口吃喝,方才吃了起來。那安五娘在外頭擇好的送了七八盤碟子進來,陳七雖然在縣衙當了差役,但平日裡哪裡吃得上這等飯食,越吃越是興起,筷下如雨,倒比李波還要快上三分。

  「舒坦,舒坦!」李波放下筷子,拍了拍自己隆起的肚皮,笑道:「走遍東南西北,還是長安的飯食可口,七哥可還吃的好了?」

  「好了,好了!」陳七趕忙放下碗筷,擦了擦嘴邊的油跡,笑道:「聽說李哥有事差遣,小人便趕忙來了,只是不知是何等事,還請示下!」

  「先不忙說這個!」李波擺了擺手:「七哥我記得當年你就和安五娘相處的不錯,如今你也算半個官家的人了,為何不一起過了!」

  陳七沒想到李波竟然問到這個,臉上頓時露出過苦澀來:「李哥兒有所不知,確實安五娘與我也有幾分意思,可我雖然去了縣衙,但俸祿微薄,連自家混個肚圓都不易,家中又沒有房產鋪面,安五娘不管怎麼說,也有一家酒肆,每日裡都有活錢入手。手頭無錢,哪裡能辦的好事?」

  「這倒也是!」李波點了點頭,卻沒有再問,只是笑道:「萬年縣的縣令周興,你對此人知道多少?」

  陳七來之前已經從安五娘口中聽到一些風聲,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便小心答道:「此人原本就是長安人氏,雖然家境不錯,但門第卻一般。自小就用心讀書,在律法上很是精通,入仕之後在河陽縣就名聲不是太好,被免了官,好不容易才又當上了萬年縣令!」

  「萬年縣可是個大縣呀,又是天子腳下,從河陽縣到萬年縣算是升遷吧?」李波問道:「他被免了官怎麼能這麼容易當上的?」

  「李哥兒您不知道!」陳七笑道:「從表面上看這是升遷,但素來京城下面的官兒都不好當,所以像萬年縣,長安縣的縣令,雖然是大縣,但待選的官兒都不願意來,周興當上萬年縣令,其實只能算是平調,不算升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