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房地產 大基建

  第261章 房地產 大基建

  九月二十一。

  大地色調逐漸由綠轉黃,秋意愈濃。

  蔡州城南二十里,霞溪村。

  歸家休假的武同和李騾子扯了繩尺丈量院子長寬。

  去年雨季,武同隨鄭乙的神銳軍前往桐山時,家中堂屋塌了半邊。

  後來武同被俘,被關了幾個月,完成改造加入鎮淮軍。

  如今,攢了大半年餉銀後,終於決定在冬季來臨前重修老宅。

  懂些營造的李騾子按武同的要求,在木板上畫出大概圖紙,隨後抬頭道:「兄弟,你真要將堂屋蓋兩層?」

  「嘿,騾子哥,我聽白隊和寶喜講,鷺留圩家家都是兩層,他們能住,咱憑甚住不得?爹娘一輩子沒享過福了,如今有了積蓄,我想讓他們也住一回好屋.」

  武同不好意思的為自己的『鋪張』行為解釋了一番。

  李騾子笑笑,道:「咱自然也住得。不過,以你說的那般堂屋起兩層,再修配房,若不自己燒磚的話,便是不算人工,七八十貫也打不住,你手裡有多少錢?」

  武同和李騾子是過命交情,自不隱瞞,實話實說道:「去年,都統大人為謝我爹一飯招待,賞了我二十兩。這次出征每人賞了五貫,我因作戰奮勇,又得十貫賞賜,再有半年多攢下的六貫餉銀」

  鎮淮軍晚上有夜校,雖學不來寫詩填詞,但識上幾百大字、算個加減還是行的。

  武同默算一陣,道:「共有四十來貫.」

  「那還差個三四十貫哩。」李騾子稍微一忖,道:「我手裡有,明日我給你帶來四十貫,你先用著。」

  「騾子哥,你家宅子也該重修了,這錢你留著自己用吧。我有法子.」

  武同雖感動李騾子仗義,卻還是婉拒道.騾子哥參軍不成,如今連個正經營生都沒有,去年跟著桐山來的蔡三娘子做過嚮導,前幾個月又跑去外地不知做了甚活計,總之沒個穩定收入,全賴李家嫂嫂在都統大人府上做工攢下些錢財。

  李騾子大約是猜到了武同所想,只笑笑也不解釋,卻問道:「你能有甚法子?」

  「騾子哥沒聽說四大行推出的『將士家園貸』麼?」

  「哦?未曾留意,家園貸是個甚?」

  「嘿嘿,四大行專門提供給將士們的貸款。」

  「甚是貸款?」

  「呃」這倒是問住武同了,他也是從上官白毛鼠口中得知的,武同詳細了解後覺得這貸款好,但怎麼解釋卻一時形容不出來,只勉強找了個相近的詞彙道:「貸款,有些像借印子錢。」

  「糊塗!」

  李騾子一聽卻不淡定了,斥道:「印子錢是能借的麼?當初你祖上那十畝水田是怎沒的?還不是借了那李癩子的印子錢,被他利滾利占了你家祖田?沾上印子錢,不死也得扒層皮!你就別亂想主意了,缺錢我給你.」

  「不是,不是。」

  武同連忙擺手道:「騾子哥,這四大行.是令人辦的錢莊.」

  「.」

  李騾子一時語塞,不知該說甚。

  在他認知中,都統夫婦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怎會做這種缺德生意?

  眼瞅李騾子許是誤會了,武同忙到:「騾子哥,這『將士家園貸』不收利!並且可以分三年、五年或八年還清,每月還一部分就行了。若我貸四十貫分五年還清,每月還六百六十錢就行,我那餉銀足夠還貸了,還不影響家裡吃嚼」

  武同又指了指院內一角的豬圈,繼續道:「我爹也從鷺留圩農墾集團下屬的家畜合作社認養了兩頭豬仔,等養大了農墾集團稱重回收,又是一筆進項。」

  李騾子卻沒心情看那兩頭豬仔,若不是他聽說四大行是令人的產業,恐怕第一反應便是不信世上有不收利錢的印子錢。

  「若是令人的錢莊,倒有可能做這善事。」李騾子不理解其中的經濟聯繫,但對都統夫婦的崇敬卻讓他迅速接受並認同了這件事。

  「那可不,如今這『將士家園貸』只對咱留守司將士開放,旁的人想使還使不來哩。」武同自得道,隨後卻想起另一件事,不由一嘆,生氣道:「我聽說,不少商戶都想使都統這筆無利錢,他們想鼓動軍中暫時不蓋新屋的袍澤也貸了這筆錢,商戶們再出些手續費從袍澤手中轉借.」

  「哦?還有這種事?」

  李騾子不動聲色,職業敏感卻讓他馬上把此事記在了心上。

  果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一項改善將士居住條件的好事,商戶們卻像嗅到血腥味的蒼蠅一般,察覺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機。

  如今商戶之間互相拆借,月息也在五分以上。

  若是放與農戶的印子錢,更加離譜,月息一毛起步、三毛不稀奇,並且複利計息

  慢則七八月,快則三月,本錢便翻一倍。

  無息到三毛息之間利差怪不得有人動心。

  武同依舊憂心忡忡,道:「兄弟們可不能犯糊塗,不然就是幫著外人坑都統.」

  李騾子默不作聲,卻已經開始盤算回去後怎麼向陳初寫關於此事的報告了。

  這時,卻見一名身材健壯的年輕人,穿著藍色襴衫,像是還沒習慣泥濘地面,雙手提著下擺走進了院內,直奔豬圈。

  武同見狀,和爹爹連忙迎上前,稱呼道:「徐里長,有事麼?」

  那徐里長表情痛苦,似乎很不喜歡豬圈的異味,卻依舊強忍著站在圈前,態度倒是客氣,「武老丈、武什長,我來看看這豬。對了,前幾日發給你們的艾葉乾粉可摻進豬食中了麼?」

  平日武同不在家,餵豬這事都是武老爹負責,後者忙道:「徐里長,已照吩咐,按五十兌一的量加進了豬食。」

  「嗯。」

  徐里長故作老成的點點頭,想說幾句什麼,卻好像忘記了,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個封面上寫著《家豬飼養三十事》的小冊子,翻到折了書角的一頁,照本宣科念道:

  「艾草營養價值甚高,艾葉中含有芳香油,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代謝,改善肉質,並有抗菌作用。豬糧中添加2%的艾粉,平均日增重可提高5%~8%,飼料報酬上升7.5%~12.3%」

  徐里長搖頭晃腦的念著,武同父子完全聽不懂,他們覺著,只怕里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甚。

  「這都是鷺留圩農研所的研究成果,武老丈可記牢了,莫不當回事。」

  念完後,徐里長又囑咐一遍,這才轉身往院外走,走到院門處似乎又想起一事,回頭道:「武什長,聽說你家要起新屋?需不需我幫你組織人手?」

  「謝里長關心,我軍中袍澤今日都開始休假了,他們晚些會來家裡幫忙。」

  武同拱手道。

  「好吧,有事了只管找我,如今我就住在原李癩子那院子裡。」

  徐里長說罷,這才走了出去。

  他最後這兩句關懷,讓武老爹很是受用,將人送到門外後,不由回頭看了看簡陋的院門門楣上釘著的那塊鐵牌牌,上書:軍人之家

  有了這塊鐵牌牌,據說能免部分稅賦。便是這養豬的活計,也只對將士家屬開放.豬仔不花錢,平日打些豬草又不費事,農人的氣力最不值錢。

  以後豬仔養大了,便能換回一筆不小的酬勞,對幹不了重活的老人再合適不過!

  武老爹不識字,卻依舊樂呵呵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牌子上並不存在的灰塵,這才心滿意足的背著雙手、哼著小曲回到了院內。

  一直坐在原地的李騾子不由一樂,說笑道:「叔啊,須有十來年沒見你這般樂呵了。」

  「嘿,如今日子好了,還不許老漢樂呵樂呵麼。」武老爹順勢坐在了李騾子旁邊。

  李騾子跟著笑了笑,又道:「叔,咱村啥時候有了個這般年輕的里長?里長不都是村里族老擔任麼?」

  「這位里長啊,是都統派來的。」

  「都統?他哪有工夫管誰當里長啊.」李騾子不由失笑,覺得武老爹吹牛了。

  見他不信,武老爹不由瞪眼道:「咋?你不信?我給你說,這裡長叫志遠,過段時間要去外府做官老爺哩,他這是.這是」

  想了好一陣,武老爹才想起前幾日徐志遠和他閒聊時的原話,「他這是下放基層鍛鍊!」

  見武老爹說的有鼻有眼,武同也疑惑道:「爹,他能做官?哪有當官的整日跑農人家裡看豬看羊的.」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徐里長說,都統派他們下來,定了幾個硬性指標.」

  「爹,你哪學這麼多新鮮詞?」

  「都是徐里長教的他說,都統的指標有『村內衛生、十二歲以下孩童平均身高體重、糧食畝產、生豬活雞存欄量』還有糧食自自什麼綠來著,反正七八條哩.」

  武同和李騾子便是在軍中夜校讀過幾天書,也搞不懂這些指標背後的意義比如別人家孩童的身高體重,和你一個里長有甚關係?

  見兩個小輩一愣一愣的,愈發覺著不如年輕人了的武老爹的虛榮心得到了空前滿足,接著炫耀道:「我還聽他說,各種指標好壞,直接關係他們以後能做多大的官」

  「他們?」李騾子聽出了關鍵。

  「嗯,徐里長講,如今像他這般去到各處莊子任里長的足有一二十人,其中不乏官老爺的子侄,對了,府城陳同知的兒子也去做了里長.」

  「陳同知的兒子做里長?」武同大為震驚。

  要知道,官家子侄想入仕,不要太簡單,再爛也比做名里長的起點高啊!

  再說了,村里又不是什麼好地方方才沒見那徐里長麼,就算努力做事,也依然不適應,名貴布料做成的衣裳沾了泥巴,好好的靴子上蹭上了豬屎

  大人們捨得讓自家子侄受這罪?

  三人同時陷入了沉默,最終,還是武老爹以樸素言語總結道:「我看啊,都統來了,咱蔡州要變天嘍.」

  晨午巳時。

  村外行來十餘位身穿黑色作訓服的漢子,手裡提著雞魚、糕餅。

  雖身材高矮不同,但走起路時那股沉穩虎氣卻同出一脈。

  霞溪村少有外客,眼瞅有外鄉人,婦孺下意識躲進了屋內,只有一些孩童藏在樹後牆角好奇打量。

  來人直奔武家。

  武同見著人也不意外,哈哈一笑便迎了上來。

  「爹,娘,這是兒子的上官白隊將.

  這是寶喜,都統大人貼身侍衛.

  這是周宗發周隊將,哈哈哈,當初在桐山便是周哥哥捉了我和騾子哥」

  武同為家人一一介紹,擅長交道的李騾子卻哈哈一笑,糾正道:「當年周隊將哪是捉了我們啊,那是帶咱走上了正路!」

  「哈哈,對對,騾子哥說的對.」

  同日,午時。

  今晨剛剛抵達蔡州的臨安商人苗奎和潁州商人常德昌,並肩走在城南工業區。

  工業區東邊臨河一側,集中了許多需用到水力的工坊,比如冶鐵所、磨坊。

  工業區西側,則以各種窯廠為主,比如磚窯、磁窯.

  一排排煙囪噴吐著黑煙,空氣中瀰漫著石炭燃燒後生出的硫味,以及肉眼看不見的細小粉塵。

  常德昌引著苗奎走進一片露天大市場,笑著講解道:「此地靠近工坊,自發形成一個築料市場,你看,那邊便有磚窯的銷售處,還有賣原木的、賣家私的,還有這個」

  常德昌走到一間鋪面前,指了指店家擺在外頭當樣品的物件。

  那東西約莫半指厚,長寬各一尺,表面燒有一層白釉,苗奎頭一次見這東西,不由問道:「常兄,這是」

  常德昌賣了個關子,掂起一塊,屈指在上頭輕扣幾下,發出『鐺鐺』脆響。

  「這是瓷器?」苗奎從聲音聽出此物該是磁窯內燒制出來的東西。

  「哈哈,這是瓷磚,鋪地用的.」

  「鋪地?」

  苗奎從常德昌手中接過瓷磚看了看,他是個有眼力見的,只略微想想一下便知這玩意的商業前景。

  先不說白釉瓷磚遍鋪滿屋後的視覺效果,關鍵這種明晃晃的地面,還能增加屋內的亮度啊!

  宅子裡的採光,一直是個大問題。

  「這瓷磚是咱們商行產出的麼?」苗奎下意識問道。

  「自然是咱商行產出的」常德昌笑道。

  他二人都是四行商行頭一批流通股股東,用『咱商行』沒有任何不妥。

  從常德昌口中得到了確認,苗奎環視人來人往的築料市場,不由也跟著笑了起來,「常兄,怪不得四大行推出了『將士家園貸』.將士們借錢建屋,需買築料,雖說無息,但轉了一圈,這錢就又回到咱們商行了.」

  常德昌哈哈一笑,卻道:「苗老弟格局小了。」

  「哦?請常兄為愚弟解惑.」

  「月初,苗老弟不在,蔡娘子主持商行股東會議時有透露,都統為將士發下數萬貫的賞賜、再同時推出將士家園貸,是為了讓銀錢快速流轉起來。而建房一事,將士有剛需,同時還能拉動整個築料、採伐、營造、運輸等相關上下遊行業.」

  苗奎聽了一半,便聯想到了當初的西瓜節,下意識道:「和桐山西瓜節時那般?」

  「形式差不離,但桐山西瓜節靠的是銷售帶動,而蔡州這回,卻是靠『基建』拉動.」

  「基建?」

  「便是建屋,蔡娘子從都統哪裡得來一個詞,又叫『房地產』.也包括修路。」

  「修路?」

  「對,近幾日,蔡州在流傳一樁事,說都統準備修一條蔡州通運河的直道,跨潁、壽三府」

  「你們大齊朝廷願意?」

  苗奎不由一驚.邊防重地,輕易不允修築大路,以防敵國突破邊防後快速突入。

  陳初若真這麼做,一來印證了他已完成了對淮北幾府的控制,二來,也能看出他不會放手壽、潁兩府的野心。

  常德昌一嘆,道:「修路這消息能傳出來,便是都統在試探各方反應吧。如今淮北元氣大傷,都統是想用『大基建』讓幾府快速恢復生機啊」

  這種廟堂之事,便是身為商行小股東的常德昌也只了解一星半點,隨即岔開了話題,「苗老弟,此次來蔡,預備待多久?」

  「少說得一個多月吧,都統和令人下月大婚,怎也得把這個熱鬧湊完,說起來,咱還算令人娘家人哩」

  「哈哈哈,對極。」

  貓兒是四海商行大股東,苗奎和常德昌是小股東,兩人既可以算貓兒下屬也可以算合作夥伴。

  勉強說的上『娘家人』。

  苗奎嘴上說著待一個多月,心中想的卻是多留一段時間.他想親眼看看都統的大基建到底有何神奇。

  再者,如若外界傳言為真,都統真修路的話,那就是天量資金的投入,屆時便是規規矩矩跟著做個供應物料之類的配套生意,也能掙來幾輩子花不完的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