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新興事物的追捧者,網際網路在一眾高校格外流行,甚至不少學校都流行網絡筆友。
很多高校更有自己的網絡論壇,上面不僅僅有對於學術的討論,更有一些八卦趣聞。
甚至連物品丟失都可以放在上面,讓人幫忙找尋。
在一眾消息中,這條求人同行一起參加節目的帖子格外顯眼。
很快有人留言。
「我也有這個打算,已經打電話報名了,不過聽說報名的人特別多,所以選上的希望不大。」
又有人頂帖,「我剛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的導師,沒想到導師也立刻打電話報名了……我怎麼覺得如果我也去,會有點尷尬啊。」
「朋友,你還想不想要學分了?這不正是個好機會嗎?而且這兩位教授平常連人都見不到,孫教授早就退休了,趙教授也只專注於項目組,你有什麼問題說不定就只有這個機會能問了。」
幾所頂尖高校的帖子討論的如火如荼,甚至被校內論壇的人搬運到了龍雲的娛樂網站中,引發了新的熱議。
有人另闢蹊徑。
「這麼說來去的都是高校學子?尤其是那兩所頂尖高校的,我雖然才高中,但是對這一塊也很感興趣,希望高考後能考入這兩個大學,所以如果我去現場,是不是有機會見到未來的師兄師姐?能不能給我指點一下?」
還有人打開了格局。
「咳咳,所以如果去現場找對象,是不是都是經過認證的天之驕子。」
此言一出,大家立刻覺得這哪裡是科普節目,根本就是相親節目啊。
想想看,觀眾席上烏泱泱都是高學歷的小哥哥、小姐姐,以後都是國家棟樑,平常自己恐怕接觸都很難接觸到。
這不就是一個好機會嗎?
然而等消息從年輕人的階層中蔓延開,風向立刻又變了。
不僅僅是學生,就連很多老師都有意向參加。
每年學術界多少交流會,不就是想有一個和頂尖的學者交流的機會嗎?
有些問題或許困擾了自己許久甚至好幾年,然而對方聊聊幾語就能讓自己茅塞頓開。
這得節約多少精力啊,說不定還能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另闢蹊徑得出新的結論。
報名,必須要報。
甚至有人托關係找到了龍雲內部。
孔思、李康與程崎這三個高學歷人才都接到了曾經的好友甚至老師的消息,讓他們不禁苦笑。
真沒想到啊,之前賺了多少錢都沒引起太多波瀾,現在因為一檔節目,他們赫然成了香餑餑。
果然學術界格外與眾不同。
這一現象也被敏銳的媒體發現了,很多報導出來。
很多人這才發現,在他們眼中根本沒什麼意思的觀眾邀約,卻被許多天之驕子爭搶。
原來學術界也有明星效應。
對他們而言,能拿到和「偶像」見面的入場券實在太不容易了。
這下普通觀眾,尤其是家長的心態變了。
「不行,到時候我得讓自家孩子也看看,這得受薰陶啊。」
「一般節目頂多請幾個明星來,哪有正兒八經找到這種幾乎是國寶級的知識分子的機會啊,說不準我家孩子看了以後就能上京都大學呢。」
許多學校的老師們也開始布置作業。
「這周的作業,一篇觀後感啊。」
「叫什麼叫啊,不看名著,這次看電視,你們看電視總樂意了吧。」
「就那個新欄目《帶您一起看》,看完以後寫自己的感悟,不少於五百字啊,周一收上來檢查!」
------題外話------
感謝巫語雪,沐棠林的打賞~大家周五快樂~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