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湯國強之外,《李衛當官》劇組還有一個頗有名氣帝王演員,便是焦煌老爺子。【,無錯章節閱讀】
從《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到《漢武大帝》他飾演了三個不同時代、不同個性、不同經歷的「老皇帝」,受到觀眾的認可。
然而他其實是資深話劇演員。
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影視界的人物,更反對別人將他歸到娛樂圈。
曾經在採訪時說自己是戲劇界的,是話劇人,演電視劇就是客串。
還有八爺王會春,同樣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話劇演員。
早在1990年,因在藤敬德執導電視劇《孔子》里飾演孔丘孔夫子,創造了一劇獨獲五項「飛天獎「的紀錄。
不過李有信對其印象最深的,還是《東周列國》裡面他演的那個周幽王。
穿著白衣,胡亂殺侍女的陰暗與凌虐。
配合鏡頭畫面相當的詭異與陰森,還有配樂,完全可以當恐怖片去看。
扮演年羹堯大將軍的是杜志國,當演員好些年頭了,一直不溫不火。
到雍正王朝後他才聲名大顯。
他有個兒子,叫杜純。
大學畢業前在《漢武大帝》飾演年輕的漢武帝嶄露頭角,後來在古龍劇《大旗英雄傳》里主演鐵血柔情的鐵中棠名聲大噪,曾經是內地新銳的小生。
就是因為當了插刀教教主,敗盡了路人緣,並被人挖出與他老爸一樣的花心,與女友戀愛期間噼腿,遭網友口誅筆伐。
嘲諷他出演新版《水滸》的西門慶算人賤合一,完全本色出演。
還叫杜純別太放浪,稍微收斂點演即可。
總的來說,劇組目前氣氛很融洽。
畢竟原班人馬重聚,大家都是熟人,相互問好敘舊,聊的很熱鬧。
雖說李有信這個男主年輕,沒演過幾部劇。
可東北一家人算國民熱劇,他總歸是投資人,大家也不敢輕視。
一個個不是李導,就是有信,喊的很客氣。
至於心裡服不服,拍戲時是認真或者敷衍了事,誰也說不準。
見八爺、九爺、十爺,十三爺對自己都這麼客氣,李有信頓時生出一股君臨天下的錯覺。
彷佛他虎軀一震,渾身散發出王霸之氣。
很想雙手虛扶一下,澹澹說一聲「愛卿平身」。
然而轉頭見到陳好這位萬人迷,立即讓李有信驚醒。
這次圍讀會,他要和主演們建立初步的信任。
要讓他們能夠好好地拍戲,不會口服心不服,不會陽奉陰違,不會敷衍了事。
咳咳!
「各位都是前輩,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有什麼問題可以現場提,合理的建議會做出適當修改。」
話音落下,屋裡頓時陷入沉默。
大部分人看著手中的劇本,默不作聲。
有人則用餘光四處打量,欲言又止。
即使李有信說的很客氣,大夥都不願輕易發表意見。
誰知道他氣量如何,幾十歲的人都不是傻子,得罪投資人的事不想干。
見到冷場,曾璃的手捏緊劇本,悄悄打量在座的演員。
暗自焦急。
恨不能代替他們發問。
「唉,要是湯國強在好了。」王會春內心暗嘆。
他看向焦煌老爺子,希望對方能當出頭鳥。
老爺子何等心思敏銳,立刻察覺到旁邊的目光。
見無人出聲,他正打算開口打破沉默,
不想李有信又說話了。
「大家不要客氣,圍讀本就是暢所欲言,我作為晚輩,洗耳恭聽。」
說到這,他特別看了一眼焦煌和王會春。
意思很明白,你倆起個帶頭示範作用吧。
「看來不說不行了。」
老爺子一看,得,我主動點吧。
省的別人催。
沒等他反應過來,十爺劉奎已經搶先開口。
「李總,這部戲到底是像劉羅鍋和康熙微服私訪一樣戲說,還是像雍正王朝一樣的正劇?
兩種風格的電視,對我們的要求可不一樣,尺度拿捏很難啊。」
李總?
李有信瞬間抓住了關鍵詞。
看來劉奎還是有點沒把他當正經導演、編劇看待。
只是礙於投資人的威嚴,不敢造次。
旁邊王會春也聽出老十的言外之意,似乎心有不服。
但他仍雙眼緊盯手裡的劇本,
兩個耳朵卻高高豎起。
出頭鳥劉奎的問題,使得屋裡所有人視線唰一下全部聚集到李有信的身上。
來了來了!
「不知道阿信能不能接招。」曾璃腳跟愈發用力,高跟不停在地面旋轉。
「哈哈,問的好,我就喜歡奎哥你這樣直來直去的性子。」
李有信不怕這群實力派綠葉發問,甚至故意刁難。
就怕他們悶不吭聲,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他首先誇了劉奎一句。
劉奎則是咧嘴笑笑。
「這部戲以正劇形式演繹喜劇效果和走平民路線,這是我觀察近年來熱播影視劇制定的收視策略。
從戲說乾隆到宰相劉羅鍋,到康熙微服私訪記,再到還珠格格,說明大家都喜歡看熱鬧些、搞笑輕鬆的古裝戲。」
說到這,李有信頓了頓。
又把視線轉向焦煌老爺子與王會春。
目光交匯,彷佛進行隔空交談。
「其實正劇還是戲說,兩種形式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內容。
當然在表演時,尤其和主角李衛對戲時,肯定不像雍正王朝那樣嚴肅沉重,不需要刻意莊重的一板一眼。」
這番話,暫時消除了劉奎的的疑惑,卻引起了焦煌的少許憂慮。
他意識到還有一個潛在的衝突。
「李導,你說平民喜劇路線是這部戲的定位目標,那麼我們與雍正王朝的性格與做派會大幅改變嗎?」
若是人物設定大幅改變,那麼打出原班人馬的招牌,反而會有強烈違和感。
在焦煌看來,這勢必會割裂觀眾與主創營造的期待感。
無形中削弱本劇的吸引力。
「嗯,老爺子說的對啊。」王會春點頭附和。
「沒錯,我們在雍正王朝演過的人物,如果在李衛當官大變樣,不知道觀眾能不能接受。」
十三爺王暉面帶懷疑。
如果不打原班人馬的名義宣傳,這個問題就不存在。
但現在,反而有點相互矛盾。
其他人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剛高興不到一分鐘,曾璃的心迅速被提到心口。
砰砰跳的厲害。
「老爺子說的很尖銳。」
對焦煌這樣堅持嚴謹的創作態度,注重開掘人物行動特殊形式的演員,李有信很讚賞。
人物個性特徵的改變,確實容易割裂觀眾與導演的認知。
尤其在雍正王朝取得超高收視率的輝煌成績前,觀眾會不自覺進行對比,即使這只是部衍生劇。
如此一來,若與上映前的期待形成落差,會產生反作用,反噬電視劇的口碑。
「各位放心,所有的情節和故事都圍繞著小人物李衛展開,你們扮演角色的設定不會有大變化。
至於觀眾喜歡戲說,我們也有個原則,那就是改編不是瞎編,戲說不是胡說。
人物強調戲說,但歷史背景是真實的,觀眾會在虛構的喜劇情節下,感覺到真實的歷史感,也就是說要戲好看,又要有嚼頭。」
李有信對老爺子解釋了他在劇本設定方面,與觀眾喜歡上做的調整。
再次強調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
「既然李導你早有考慮,我就放心了。」
焦煌見年輕的李有信胸有成竹,臉上露出微笑。
不錯,儘管年輕,倒是思慮周全。
看起來對各種困難有過預料,這點很不錯。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說的好。」
王會春見其知道把握這項歷史劇的改編原則,頗為滿意。
至少說明對方下過苦功,不是鬧著玩。
不是那種酒囊飯袋。
「果然人不可貌相。」
十三爺王暉的疑慮消除,看向李有信的目光多了柔和。
聽說劇本還是對方親自編寫,看來除了長的帥氣,還有才氣。
才貌雙全啊!
「大家還有什麼想問的,儘管提,沒什麼不能問的,都可以談。」
李有信見眾人看著他面帶笑容。
知道剛剛一番交談初步展現出他的深厚素養,得到認可。
「我無話可說了。」劉奎搖頭,答的乾脆利落。
「李導胸有成竹,我也沒其他問題要問了。」
既然德高望重的焦煌和刺頭劉奎都表示沒問題,其他人也不再有疑問。
可以說這第一次圍讀會,李有信暫時消除了與主演們的隔閡、誤解,增進了交流,穩定了人心。
讓大家對劇組增添信心。
這次圍讀會是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圓滿結束,成功閉幕。
最高興的無疑是曾璃。
「嗚,剛才嚇死我了,真怕你答不上來。」
「呵呵,別小看了你的男人。」李有信做出風輕雲澹的表情。
「李導,我需要一個古琴老師。」當散場後,陳好弱弱地叫住了李有信。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