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皇后娘娘,您這.
真的去解釋『知行合一』,蘇長安做不到,畢竟前世也就是看多了陽明先生的各種書冊,對於陽明心學有所涉獵。
所以與其說是解釋,不如說是詳細說明一下,而且還要跟前世一些偉人的哲學思想結合一下才行。
至於剛剛的玩笑,蘇長安故意的。
國與國,口中的平等或許可行,但歸根結底是要有強弱之分,畢竟本身就是因利益及威懾而有的聯繫,尤其是如今大夏的局勢。
我們知道如何滅了高句麗與朝鮮,你猜我們知道不知道滅了你們國家的法子呢
蘇長安的玩笑說的就是這句話。
不過皇后娘娘這樣一句玩笑話,卻是讓文會內眾人一下子頓住了一下。
下一刻.
文會之內所有大夏人看著坐在那裡笑著的皇后娘娘,以及在旁邊坐著旁邊斜靠著身後扶手,閉著眼睛似乎是閉目養神的天子
沒來由的,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十多天滅兩國。
娘娘說是知道如何滅兩國所以就做了,知行合一好一個知行合一!
一些人坐著的模樣,突然腰板挺的更直了一些。
便是江湖人們,也是一個個怔了下後,突然不再是弄得那般沒規矩的看手中詩文,而是各自坐回各自位置,端正坐好。
身為大夏人的那種驕傲,突然出現。
倒是那些西域各國使臣們抿抿嘴唇,一個個臉上突然皮笑肉不笑起來,有些額頭之上更是冷汗直冒。
一個個暗自揣測皇后娘娘這話說出來,是不是在警告他們,或者說就是告訴他們,滅他們國家的法子,大夏這邊其實也知道。
當時在知道大夏這邊竟然滅了高句麗以及朝鮮二國,甚至花了才二十多天時間的時候,所有使臣比任何人都震驚。
畢竟身為他國使臣,他們要想的事情,可就比大夏百姓們要考慮的多太多了。
怎麼做到的.
如何做到的!
大夏巔峰時期,也沒有這樣的戰力啊,更別說如今看起來已經恢復了國力,但實際上內憂外患,可就算這樣,卻是能做到這種事情!
所以他們的受驚程度,可想而知。
而現下又聽到皇后娘娘說這樣的話,心裡更是咯噔一下,膽子小一點兒的,甚至都要直接跪下了。
倒是那名老學者.
雖然驚愕皇后娘娘所說的話,但身為學者,他所想的只是知識的問題。
所以看著皇后娘娘說道:「尊敬的皇后娘娘,我讀過貴國的聖賢書,在裡面寫有一句『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請原諒我接下來所說的話,您說知行合一,但這不正好與貴國這位聖賢說的話相對而行嗎?」
大儒夫子們看著這名學者,倒是沒說話,而是看向皇后娘娘。
因為這名學者並未說錯。
聖賢所說的意思是,聰明的人自以為是於是行為過激,愚鈍的人因為智力不足所以處事不夠到位,而賢能的人所作所為超過了限度,沒有才能的人更是做不到這些。
知行合一就是,知道道理如何做了,就直接去做。
若是細想,確實有些相對。
實際上這些日子來,關於知行合一的說法,夫子先生們也沒少發生過爭辯。
其中就有人拿出來過這一段,並且直接表明知行合一的不合理。
學問學問,本就是學與問並行,從來如此,今後也是如此。
蘇長安笑了下後說道:「先生可知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學者點頭:「也是貴國一名聖賢所言思想。」
蘇長安繼續說道:「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格物致知,而且我曾言踐行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是知行合一,比如做菜,將做菜這門手藝做到盡善盡美,色香味無可挑剔。比如建築,將樓宇亭台建得堅固美觀使用,美輪美奐,風雨不倒地震不塌。比如造船,將造船原理吃透,用料堅固,風浪不沉。這便是格物致知,將一件東西一件事情研究到極點,明白其中所有的道理。做到格物致知,方能知行合一。」
聽到這話,學者有些異樣的看著蘇長安,而下一刻開始思慮什麼。
文會大廳之內的眾人更是一個個低頭思慮,有些本就覺得知行合一很好的夫子更是點頭讚許,再看皇后娘娘越發欽佩。
又一名學者站起身朝著蘇長安恭敬行禮後說道:「尊敬的皇后娘娘,若是依照您所說,用大夏話語,不應當是知而後行嗎?」
蘇長安聞言笑了下後說道:「不一樣。」
這名西域學者恭敬看著蘇長安等待蘇長安接下來的話語。
蘇長安想了下後說道:「我剛剛那些例子可還記得?」
這名學者點頭。
蘇長安說道:「你若是只知道道理再去做菜,你知道放多少鹽,放多少油嗎?或是菜的數量這些,即便有明確菜譜讓你照著做,可能做出好吃的飯菜?蓋房子,你只是知道理論,去蓋房子的時候地面情況還有木頭那些跟理論不一樣了你要怎麼辦,還有造船,你知道怎麼造船,可只知道理論,你真的就造得出船?工具怎麼用如何用你知道?」
「只是知道理論就去做這些事情,這是知而後行。弗學,弗問,弗思,弗辨,就會導致知之淺,知之粗,就會導致實踐的不準確。知,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篤行,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儒家強調對行為的反省,但反省的前提是知足夠博。足夠深入,故而聖人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博學才能準確反省,才能對自己遇到的實踐中的問題進行理論上的定位。」
「而這些也就容易出現剛剛說的知者過之這些事情。也因此,知行合一是必須的,我知道的時候做,做好了這『知』就是對的,錯了,那就是錯的,再去找正確的『知』。」
蘇長安說到這兒,看到眾人有些異樣的看自己,想著自己是不是背的太多了,於是改口道:「其實可以這樣理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里是知識,你走的路看到的東西這就是踐行。而同樣的道理,你也不能只是行,而想著從行裡面學知識,這肯定不行的,因為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三季人不可以言四季,若是知道的太少,就會變成跟夏蟲說冰,跟井蛙說海,跟三季人說有四個季度一個道理,在他們的知識範疇里沒有這些概念,你說再多也無用。」
「所以必須是知行合一,唯有知道才能去做,唯有行過才有真知,因此知行合一之下,我們這些普通人才會越來越好。正如您兩位學者,讀書為何,為了博求知識,年少有所願,所以這一路走來一邊學一邊行,才有如今模樣。」
說了一大堆,蘇長安看著下邊的人不說話了。
包括牧序,自己爺爺,楊善長,吳擒虎等全部看著她。
蘇長安沉默了一下,然後看了眼身邊夏鳳翔。
注意到夏鳳翔依舊閉著眼睛,這啥時候了都,還閉眼!
這樣想著,蘇長安笑著看向眾人,站起身作揖後說道:「今日來的皆是大儒夫子,這些東西,大家其實無需往心裡去,當日荀司業拿到那個紙張,也是我偶然想到,所以練字下隨手寫的,今日所言也是我胡說八道。」
聽到這話,文會大廳內眾人紛紛沉默,有些學子更是一臉錯愕的看著皇后娘娘。
因為,聽起來格外簡單直白的道理,卻是頗為深奧。
而且,正如這些時日所有人議論時候所說的,從未有人提出過這般道理。
而當下皇后娘娘解釋了一番,眾人更加明白了解其中深意。
可這樣的道理怎麼想到的.
娘娘才二十出頭啊,就思考這些心學大道理?
或是說,娘娘文采如此出眾,是因為看了許多許多的書,所以才有如此文采,如此遠識?
這般想著,一些人心中篤定一定是這樣,否則怎麼能想到這些,怎麼能寫出那般詩詞!
再看蘇長安,眼中更是出現有些狂熱的憧憬。
顧老夫子站起身作揖後說道:「娘娘偶發所想的道理簡單,卻是引人深思。與其誇誇其談,不如直接去做,若是做得好,這就是真本事,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好一個知行合一」
說到這兒,顧老夫子朝著蘇長安再次躬身作揖,「娘娘今日言論,果真開闢一條心學之路。想來,娘娘每日所看之書是我等數倍,且十分勤奮,我等遠不及!」
顧老夫子作揖的時候。
其中一些夫子先生,更有一些學子,還有官員們紛紛站起身朝著蘇長安一拜。
因為何為開闢一條心學之路。
聖人道!
昔年許多聖人皆是如此留下聖人言,也誕生出了如今的諸子百家心學思想。
而眼下,雖然看起來才開始。
但卻已經敞開大門!
站起來的,皆是認可的。
但其中不乏一些心中欽佩。
道理很簡單,十分簡單,但娘娘想到了並且思考了,而他們就是沒想到,這就是區別。
自古聖賢皆是如此悟出的大道理。
所以這一拜,理所當然。
吳擒虎也是一臉詫異看著蘇長安,作詩第一,武學天賦無人能比,如今甚至還能想出這樣的道理?
天底下還真能出現這般全才的人?
這般想著,吳擒虎回頭看了眼自己大快朵頤的孫女大萌子,第一次正兒八經開始思考,要不要想辦法讓大萌子拜師。
就算武學之上沒有精進,但跟著學這些學問,也是好的。
而且娘娘倚危停內,吳擒虎也是去過,見過除了些吃的之外都是紙張與書冊,還有便是天子所看的摺子。
這時候,兩名西域學者之中一人開口:「如此,卻是要摒棄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誠等道德?因為就我所知,儒家聖人曾提出過知行合一,但這裡的只是品德德性。」
蘇長安愣了下,然後想了下後說:「道德好壞,是如何做人,我們大夏書里那麼多教你做人的道理,你學了,去做,這不就是知行合一?」
西域學者若有所思。
倒是一邊大儒夫子們暗自點頭,雖說總感覺娘娘所說哪裡不大對,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簡單直接。
其中一名學者看著娘娘,思慮一下後,顯然還想繼續反駁,但才要開口,卻是馬上低下頭。
蘇長安看著這兩名西域學者,有些無奈,主要是這個知行合一,雖然與陽明心學有些出處,但卻是前世幾千年正兒八經得到過驗證的真理,想反駁?還真不大行。
不過也不能說這兩名學者是要辯論之類的吧,畢竟也是真的出來提問的。
所以蘇長安想了下後,拿起桌上筆跟紙,隨手寫下了一句詩詞,然後看向兩名學者:「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剛寫的,因為想到了,所以就寫了,這看起來是小事隨手的事情,但實際上就是知行合一一種,因為詩文是供人欣賞點評的,因此我寫出來讓大家看看如何,這就是我所說的驗證我所學所行是好是壞的道理。知行合一無處不在,兩位現在所謂,其實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種,而我與你們對話,就是你們知行合一中的一環。」
說罷,蘇長安將寫有那句詩詞的紙張遞給了貓貓。
不過
就在蘇長安說出那句的時候,牧序也好或是在場文人也好,全部一臉訝然看向蘇長安。
想到了,就寫了.
然後還隨手!
寫出了這樣一句?
不去管娘娘與兩名西域學者講解知行合一,其實話到這兒足夠清晰了,但兩名西域學者屬於固執一些,因此才會這樣。
可是
您在給人講道理的時候,想到了這樣一句絕句詩詞?
千古詩詞隨想隨寫隨口就來?
文會之上許多人再看蘇長安眼神這就又變了!
娘娘這是,真的要實打實坐穩天下第一詩人的名號?還是說,這是打算正兒八經的做詩中仙人?
牧序在一邊抿著嘴唇:「娘娘,那詩詞可有.」
還沒問完呢,蘇長安馬上笑著說:「沒有。」
牧序還想說話,但夏鳳翔睜開了眼瞥了眼牧序。
牧序立馬不敢說話了,可眼巴巴看著蘇長安,就覺得,幹嘛呀,這好不容易知道了春江花月夜還有長恨歌了,這咋又冒出來一句啊!
……
Ps:有些累,所以今天這一章有點兒短,明天會補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