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二期北伐(36)

  明弘光四年、順永昌五年十月初六日傍晚,5艘一次能運輸60名士兵或15匹軍馬的大型黃河渡船及另外9艘一次能運輸20名士兵4匹軍馬的小型黃河渡船抵達滎水境內的黃河渡口,然後休息一晚後,便第二天清晨正式開始執行將高傑所部全軍運過黃河的任務。【Google搜索】

  不過,根據朱由崧的指令,第一批過河的高傑部人將進駐濟源方向,以堵塞順軍自新安以東越過黃河的可能,確保順軍不在明清交戰的最緊要關頭,出現在河北明軍補充線後方----朱由崧也認為李自成不會替清廷火中取栗,但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高傑部北上後的兩大任務中封鎖黃河衛輝段的任務實際要比收復山西更重要。

  而在高傑部北上的同一天,順軍北上部隊也越過了黃河,進入了山西境內,占領了清軍拱手讓出的晉西南地區;而此時,駐防晉南、晉西南的清軍孟喬芳部則已經經由澤州開入了晉州境內,並且該部前鋒已經與博洛殘部實現了匯合······

  「皇爺,王閣老和張部堂到了。」

  「讓他們進來吧。」

  隨著朱由崧的話,不一會,隨扈的大學士王應熊及吏部尚書張國維走進了朱由崧設在魚台縣城內的臨時行宮。

  「兩位卿家一路辛苦了。」朱由崧招呼一聲。「賜座!」

  王應熊僉坐在內侍搬來的椅子上,然後苦笑道:「是臣等拖累了陛下的行程!還請陛下見諒!」

  沒錯,若不是因為王應熊只能坐車,朱由崧一定會驅馬趕往濟寧的,如此,說不定,今天朱由崧就能進駐濟寧城了。

  朱由崧笑了笑:「王先生,說什麼拖累不拖累的,前線進展順利,朕實沒有必要著急趕路的,慢一天兩天,倒是並無關係。」

  說到這,朱由崧話鋒一轉,轉入正題:「不過,朕這邊可以緩一緩,但前線官兵的防寒物品卻是不能有所拖延的,所以棉衣、乾薑、酒水方面,內閣、兵部、戶部還要想辦法儘可能多的進行籌集。」

  王應熊和張國維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齊聲應道:「北伐事急,臣等一定竭誠盡力!」

  朱由崧讓兩人坐下,然後言道:「你們辦事,朕也是放心的。」

  響鑼不用重錘,關於進一步籌集軍需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朱由崧隨後問張國維道:「張卿,山東克復後,朕有意將原登萊水師廢止,依照浙江、福建水師前例,分設登州、文登、膠州、日照四營,順帶南直沿海,也將設置海州、南通兩營,這件事,兵部具體安排一下吧,」

  張國維記了下來,然後應道:「臣領旨,稍後就派人通報南京,讓兵部做方案。」

  朱由崧看了看王應熊和張國維,有些石破道:「除了水師方面,朕有意裁撤內地衛所,所有內地軍戶當和沿海軍戶一樣,轉為民籍,戶口、田土皆由所在州縣管轄!」

  張國維一驚:「那各地衛所武官如何安置?各地治安又如何辦理?」

  裁撤衛所,各地文官肯定是歡迎的,但武官方面會有很大的不滿,所以,張國維必須得到朱由崧的明確指示,不然武官的怒火就會指向兵部,指向他張某人。

  朱由崧為了求穩,所以回復道:「各地衛所官員侵吞的軍戶田土,朕都允其占有了,各地州縣當以此重設地籍和黃冊,然後據此向各級武官徵稅。」

  朱由崧的意思是,自己已經封了爵位,給了爵金,並承認其等非法占有的軍戶田土的事實,相關人等就要照章繳納應該承擔的稅賦,否則,就別怪朱由崧不客氣了。

  「裁撤下來的武官一律由兵部安排出任各道守備及守備佐員。」朱由崧隨口說道。「亦可以調往邊地衛所任職;至於各道治安,各道應按照面積、人口、經濟、地形設置守備兵力,大道、要道及財力充沛的各道,守備兵馬當在三四千,小道、弱道,守備兵力為一兩千人,籍此分解,國中現有兵馬!」

  「各道兵馬還應按京營現有棚、隊、哨、團編制設置,根據要點守備之需要,安置相應數量兵馬,並且,各道守備手上,應該有合適數量的機動兵馬,以應對道內及相鄰各道的治安所需。」朱由崧說到這,頓了頓,這才繼續道。「從明年七月一日起,紫金山講武堂將擴充為皇明武學,由兵部和御馬監聯手管理,其在軍中地位相當於國子監,各級武官必須經過武學教育和考核,成才者才能出任各道隊、哨、團及守備級官員。」

  或許覺得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所以朱由崧隨即補充道:「目前縣伯以上出任守備,不必考核,縣子以上出任團千總者不必考核,但兵部授職時,要跟他說清楚說明白了,到任後應該多聽身邊參軍的建議,不要以舊有觀念胡亂指揮部隊;另外,誰要是敢再喝兵血,朕決計不饒!」

  張國維問道:「陛下,若以大道四五千、小道兩三千計,僅目前國家二十八道,就要近十萬兵馬,若日後再細分狹西、山西並京畿等地,僅內地鎮軍就要十二三萬,再加上各處水師,當不下十七八萬之數,軍費怕是難以為繼。」

  其實讓財政難以為繼的不是這些內地鎮戎部隊,關鍵是邊軍和京營這邊,這些才是大頭啊!

  朱由崧衝著同樣露出擔心神色的王應熊說道:「京營會做裁撤,然後朕還會用京營兵馬在國內要點如荊州、益都等地設置鎮守及鎮守部隊,然後定期輪調,以填補地方武力不足,至於邊軍嘛,朕的意思,還是要軟硬兼施,才能保住長治久安,不能再重蹈過去九邊的鎮軍的覆轍了。」

  朱由崧注意到王應熊和張國維探求的目光,失笑道:「當然,目前說邊軍的是還遠,一切得等朝廷平滅了內憂外患再說,不過,張卿,內地衛所改革的事情,可以先著手起來了。」

  張國維立刻起身應道:「臣領旨······」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