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大明農民也能去秦淮河瀟灑(求訂閱

  第540章 大明農民也能去秦淮河瀟灑(求訂閱!)

  「來,換上耕地的犁!」

  顏元將蒸汽機開了回來,看著傻眼的大臣,笑的非常開心,接著又開始炫技。

  很快,學院學生們開始將收割機的部分拆下來,然後給蒸汽機裝上犁地用的犁。

  顏元再次駕駛著蒸汽機在田間走動,伴隨著蒸汽機在田間走動。

  在它的後面,拖著寬敞犁地機深深的深入泥土之中,伴隨著機器的走動,非常輕鬆地將厚厚的泥土翻了出來!

  比起用牛馬來,翻出來的土還要更深,更加的整齊。

  陳永華:「神器,未來農耕剩下來的馬匹,可以用於開疆拓土!」

  好傢夥,大明帝國人均戰犯,大明首相這句話讓朱克臧也不由得陷入反思。

  大明的戰爭機器是不是該停一停了?

  其實朱克臧多慮了,大明文官的武德一向都是比較充沛的。

  前明推翻蒙元之後,武將勛貴地位比之文官更高,為防重蹈唐朝藩鎮覆轍,於是選擇以文制武。

  用文官制衡武官,雖然有一些效法宋朝的意思,但是其目的並非如宋朝一下將武將刻意壓制低下,只是為了防止武將權力過大。

  而大明文官也多善兵事,軍事能力極其出色,相比宋朝文官不好言兵堪稱是兩個極端。

  大明文官善兵者如鐵鉉,王驥,王越,羅亨信,項忠,韓雍等人,都是戰功赫赫,那麼為什麼明朝文官這麼能打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大明對於文官的培養機制了。

  大明文官雖然由科舉步入仕途,但並非明代科舉並非如想像中的那麼僵化死板。

  各省生員在鄉試之時可以額外加試射箭,如果成績優秀的可以單獨造冊,將他們成績進行「加分」處理。

  而府州縣學還要教授生員武藝,因此明朝文人別的不說,武力值這一塊肯定比大宋高不少。

  「賣報!賣報!」

  「應天製造總局製造出蒸汽機收割機,可一天收割千畝麥田!」

  第二天早上,伴隨著朝陽的升起,新的一天開始,大明帝都的大街小巷,報童的聲音再次響起。

  誇張的標題立即吸引了早就已經等待買報人的注意力,很快,一個個報童的身邊都聚集了大量的買報人,一份份報紙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了帝都老少爺們的手上。

  拿到報紙的進步工人們自然而然首先看向報紙的頭條,在上面赫然寫著六個大字,蒸汽農業時代。

  「蒸汽農業時代?」

  大家的腦海中充滿了疑惑,蒸汽農業?

  蒸汽機這些工人們認識,怎麼工廠的東西也可以用來種田了!

  皇明日報這樣寫,肯定是真的!

  眾人的腦海中充滿了疑問,帶著這樣的疑惑,紛紛快速的看下去。

  皇明日報前文用了很短的篇幅介紹了一下蒸汽機,也是擔心有些人不認得這玩意。

  蒸汽機在大明是廣泛運用了,但也局限於火車、挖礦、鍛造燈行業,其他行業的人不認識也正常。

  隨後,皇明日報講到了現在蒸汽機一個極其重要的運用領域,那就是農業領域。

  「如此小的蒸汽機竟然擁有五六匹牛馬的力量?」

  有人看著報紙上面介紹的數據,有些難以置信,蒸汽機收割機的出現,也是帶來了如何計算力量的思考,經過了顏元的建議,大家也是以馬匹的力量來參考,馬力、匹成為了力量的單位。

  一台蒸汽收割機或耕地機就是五馬之力!

  「還有這蒸汽收割機能夠一天收割上千畝的麥田?」

  有人難以置信的看著報紙上面所寫的內容,一天收割上千畝麥田,這是何等的速度?

  一個人辛辛苦苦的勞作一年,頂了天也僅僅只能夠管理十幾畝田地,這上千畝地,那是需要上百個農人來耕作的。

  現在你告訴我僅僅只需要一台機器就可以了?

  一些對蒸汽機認識不夠深刻的資深農民疑惑道:「皇明日報今天怎麼開始吹牛了!」

  一位酒樓廚子也贊同:「只需要燒柴、燒煤就可以了,不需要牛拉都能夠走,那我們煮飯的時候,是不是要擔心這灶台自己走掉?」

  「哈哈,是啊,蒸汽不就是水汽嗎,也能夠用來收割麥子,那還需要農人辛辛苦苦勞作幹嘛?大家都喝水汽算了。」

  有人不斷的嘲笑,覺得這根本就不可能。

  也有製造業的工人極力維護蒸汽機:「你們真沒見識,你們根本不懂蒸汽機的偉力,你們要是沒事去坐個火車,就知道蒸汽機是大明最偉大的發明!」

  紡織業的工業也深表認同:「你們沒發現在大明不缺衣服穿嗎?那是因為有蒸汽機幫助紡織!」

  船運業的水手也站了出來:「你們平時坐的輪船就是靠蒸汽機驅動的,不能放下筷子,就罵娘啊!」

  隨著各地工廠全面鋪開,大明的工人數量不斷激增,進廠務工與種田地位幾乎一樣高。

  一位農民卻反駁道:「俺老劉可沒錢坐勞什子火車、輪船,俺只會種田。」

  結果旁邊他的老鄉卻揭短:「老劉,你這個老光棍,我知道你錢都投到了秦淮河邊去了。」

  這下子,農民老劉直接滿臉通紅。

  在明清兩代,秦淮河兩邊的夫子廟一帶青樓林立,鶯歌燕舞,以算作當時中國最大的「紅燈區」了。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道:「那秦淮河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淒清委婉,動人心魄。

  兩邊河房裡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

  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捲簾開窗。

  河道里焚的龍涎,沉、速香霧一齊噴出來,和河裡月色燈光合成一片。

  望著如聞仙人,瑤宮仙女。還有那十六樓官妓,新妝炫服。

  招接四方旅客,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大明近些年免了農稅,農民收入逐漸增多,也就有了閒錢,難怪農民老劉有錢去秦淮河瀟灑。

  在眾人的一片嬉笑聲中,老劉極力為自己辯解:「俺老劉一生就這麼個愛好,你們取笑我作甚,別說你們沒去過!」

  好嘛,這高大的蒸汽機話題一下子變成了秦淮河哪位小仙女技術好,顏值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