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名士來投(求訂閱!)
「大明真儒?有點意思!」
風塵僕僕趕了半個多月的路,一路化緣過來,從福建坐船來到廣州的一個和尚,在碼頭上等待近衛軍檢查時,正好看見幾個穿著孔子服的「真儒」在做宣傳,頓時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此人正是一生抗清的嶺南名士屈大均!
屈大均,字翁山,號非池,廣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為「嶺南三大家」之一,又因其四方奔走,足跡遍及山川大地,所以亦有「廣東徐霞客」之美稱。
他曾寫過一首《禿頌》:
發吾外物,生之何為?非馬何鬟?非牛何氂?
生而乃禿,遺體非虧。行父誰噱?巨君誰訾?
毀傷之罪,我今復罹,剝膚之痛,人皆患之。
羨子之禿,不見刀錐,無煩髻結,不用辮垂……
這首詩表面上是在調侃禿頭,實際是在哀嘆天下人在韃清剃髮令面前的無可奈何。
「生逢斯世,有發而不能保,月一薙之。」
為了避禍,屈大均乾脆剃光了頭,出了家,起了個齋名叫死庵,示意永不臣服。
不過,當了和尚以後,他沒有放棄反清!
他以化緣為名奔走各地積極參與反清活動,並曾遣人送情報給抗清名將朱成功,欲引導國姓爺的舟師沿海路進攻南京。
只要誰反清,恢復大明衣冠,他就支持他,除了吳三桂。
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以蓄髮復衣冠為號揭竿反清,屈大均奔赴廣西參與其事,被委為廣西按察司副司監督孫延齡的部隊。
不久,他因洞悉老漢奸吳三桂借反清之名而行爭霸割據之實的用心,於是託病辭職返回廣東,繼續雲遊四方。
後來,原來的歷史線,發生東寧事變,朱克臧被殺死,明鄭小朝廷投降了韃清,一生抗清屈大均終於心灰意冷。
而最令人欽佩的是,晚年,他不顧清廷的禁令,撰寫了《皇明四朝成仁錄》,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頌德,在明末的遺民中引起較大的反響!
此時,這個一生抗清的屈大均盯著真儒弟子感慨道:「如此打扮,應該是在模仿春秋戰國之時那些仗劍布道、周遊列國的儒家弟子,如此儒家,才是有戰鬥力的儒家,看來這大明神武皇帝,是真有點想法的。」
就在他準備下船時,在碼頭視察工作的陳永華注意到了這個和尚。
陳永華年輕時,跟著國姓爺和朱錦走南闖北,也結識了不少南來北往的朋友,其中就包括了這個出名的屈大均。
一認出是他,陳永華便帶著侍衛們來到屈大均的面前:「翁山兄,一別十載,總算見到你了!」
屈大均也認出同樣名滿天下的陳永華,拱拱手道:「復甫,虛長你幾歲,慚愧慚愧,沒想到你已經扶持大明收復廣州了,了不起!」
都是同時代的抗清同志,陳永華很是高興:「翁山兄,別這麼說,快隨我去見皇上,皇上現在就缺伱這樣的大才!」
陳永華說著,便不由分說地拉起屈大均,去廣州衙門找朱克臧,給他討個一官半職。
「大明生員屈大均恭請皇上金安!」
在廣州衙門樸素的會客廳之內,名滿天下的名士屈大均,激動地躬身向朱克臧行禮。
他這聲「大明生員」飽含深情,無不透露著他這一路過來的艱難!
喊著這一聲「大明生員」,太容易了,如果沒有朱克臧異軍突起,他這輩子都沒機會堂而皇之這麼自稱。
「原來是屈先生,失敬,失敬!」朱克臧當然知道屈大均是什麼人了。
就算前世的朱克臧不太清楚,今生走上反清道路,花了不少力氣去探聽各方面內部的情況。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
而抗清義士,當然是朱克臧探聽情報的重中之重!
所以當朱克臧得知來人居然是屈大均時,他的反應當然是喜出望外,這充分說明抗清形勢越來越好了!
朱克臧馬上從椅子上起身,大步向前,親手將屈大均扶起,並且扶著他在就近的一張太師椅上落了座。
看到朱克臧當了皇帝依舊是禮賢下士的模樣,跟著他一塊兒接見屈大均的岳父陳永華,也輕輕點了下頭。
這孩子沒有膨脹,老岳父很是欣慰。
一見到朱克臧,屈大均便和他大聊真儒的事情,看得出來屈大均很認可朱克臧的真儒理論。
他也認為那些投靠韃清的讀書人都是該死的假儒!
「岳父,正好今兒你也在,朕準備把內閣會議,改成真儒大學士會議!由真儒大學士行使內閣的職責!」朱克臧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旦這樣改,以後奪了天下,讀書人都得跟著朱克臧信真儒!
「如此也可以!」陳永華自然不會反對。
「屈先生,朕就委屈你先成為真儒大學士的一員了!」朱克臧看向一旁的屈大均。
屈大均也是感動,雖然以前在吳三桂那裡封的官更大,可老漢奸封的官,他不稀罕。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天子封官,雖然看起來沒有實權。
「微臣拜謝皇上恩賜!」當即屈大均老淚縱橫,就跪下謝恩。
「屈大學士,快請起。」朱克臧和陳永華兩人連忙把他拉起來。
謝完恩以後,屈大均很快就代入了角色,「皇上,微臣聽聞大明天兵已經趕赴廣東北部,準備收復韶州府,向東準備收復惠州府,微臣建議趕緊開科舉,以得客家人之民心。」
這個建議和朱克臧的心思不謀而合。
他也早就準備要在廣東辦科舉了!
考試做官嘛,這是讀書人的最愛!
而且治理廣東,各地衙門缺官員的現象很嚴重。
另外以朱克臧對廣東三大族群的了解,這客家人,一直比較喜歡讀書當學霸。
即便在後世也是,朱克臧記得他的廣東同學裡面,客家的,往往更好刻苦。
所以歷史上客家士大夫經常會為了科舉考試的問題和廣府人打架!
他們對這事兒有執念,比如身為客家人的洪秀全不就因為連續三次在廣州院試落榜,直接走火入魔頓悟出了天國之道。
後面打進廣東以後,就搞了一場自娛自樂式的科舉考試,之前圓不上科舉夢的洪秀全自己出題考自己,十足過了一把學霸癮!
廣府人一波分田地以後,肯定跟著他走,潮州人跟他幾乎同根同源,都是講閩南話的嘛,膠己(自己)人。
那就剩搞定客家人,開一場科舉的事情,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