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清遠征軍入緬作戰(求訂閱!)

  第239章 大清遠征軍入緬作戰(求訂閱!)

  這就是個棘手的問題了,在場諸位都不敢輕易推薦人選,畢竟偽明太猛了,到時候人家知道是你推薦的,不得恨死你。

  而且,自上一任中和殿大學士馬佳圖海死後,大清就再也沒有人接任過中和殿大學士這個首席大學士的名號。

  沒法子了,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作為南書房裡面話語權最大的人,他必須得出聲了。

  「皇上,我推薦涼州提督孫思克南下剿滅偽明!」

  孫思克隸屬漢軍正白旗,早年隨洪承疇征戰,調任甘肅總兵,駐守涼州。

  三藩之亂時,他攻克靖遠,平定涼州後,升任涼州提督授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死後被評為河西四漢將,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就他了,讓他帶上甘肅兵,協助福建將軍胡啟元,告訴他們,這次出兵給朕好好打,等滅了偽明,朕肯定好好賞賜他們!」

  「嗻!」

  然而,康熙調整剿賊方略的上諭還沒到甘肅和福建,雲南就出事了!

  趙良棟也是好命,因為大明徵服緬甸,他逃過了一劫。

  在原本的時空,趙良棟在雲南戰功赫赫,1681年,清軍十多萬大軍圍困昆明九個月,卻無法破城。

  趙良棟到達後,獻出三策,並親率軍隊攻城,僅用六天就攻破了昆明城,迫使城內的吳世璠自盡。

  至此,三藩之亂終於平定。

  所以說,趙良棟在三藩之亂中戰功最高是毋庸置疑。

  不過有人眼紅趙良棟,這個人就是朱衣客。

  朱衣客是個小人,他在平定三藩之亂中因為戰敗,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他將責任推給了趙良棟。

  朱衣客戰敗下獄時,上疏抗辯,稱趙良棟給的兵馬太少,又無後援,所以退軍。

  因為小人從中作梗,趙良棟的功勞沒得到回報,這讓他很不滿意。

  於是在1683年上書自請功勞,與此同時,他還彈劾了康熙的寵臣納蘭明珠,稱所獲功績被已故的馬佳·圖海、彰泰和大學士明珠等人隱瞞不報。

  康熙有些不高興,斥責趙良棟心胸狹隘。

  此時,一些看不慣趙良棟的御史趁機彈劾趙良棟大不敬,要求將其處斬。

  好在康熙還算明白,沒有將其治罪,只是趙良棟沒得到一點賞賜。

  五年後,康熙帝才弄清楚當年的真相,並恢復其官職,給與賞賜。

  這個時空的趙良棟按照歷史的進程,就會在今年上書自請功勞,正好大明在緬甸橫空出世,搞得他完全沒機會去上書請功。

  畢竟大敵當前,你一個封疆大吏去請功,聽起來怎麼都不合適,起碼敵人先沒了再說吧!

  趙良棟很生氣,本來雲南已經沒事了,自己也可以跟皇上講講在雲南的委屈,看看能不能撈一個伯爵爵位。

  趙良棟此人英勇善戰,但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魯莽。

  對於一個將軍來說,魯莽的性格有好也有不好,好的就是有膽識,進攻性更強,不好的就是不計後果做事,容易把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歷史上趙良棟差點被康熙砍頭了,不就是因為自己太魯莽。

  此時,他覺得三藩之亂他都能平定,還怕一個在緬甸山疙瘩的所謂明軍?

  他可不知道大明近衛軍在福建的表現,因為康熙壓得緊,不敢讓天下人知道。

  所以,趙良棟仗著自己兵多將廣,竟然.

  竟然帶著五萬雲南大軍在緬甸北部遊蕩,準備抗明援緬,為緬甸復國,立不世之功!

  想法是很好的,緬甸本土守備兵,肯定是打不過清兵的。

  但近衛軍第五鎮在,雖然是新練出來的近衛軍新兵,但他們見過血的。

  第五鎮的管鎮是黃慶,前勇衛鎮的宿將,和朱克臧關係密切,又主動在大明皇立軍校學習,因而在緬甸被委以重任。

  剛到緬甸的時候,這邊時不時還有土司叛亂,正好給了新兵見血的機會。

  他們在密林中不斷剿滅緬甸叛軍,殺得不亦樂乎,鍛鍊出了一身山地戰和叢林戰的技巧。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剛一過來就去雲南打清兵,可能容易有傷亡,如今的近衛第五鎮已經脫胎換骨,一萬打五萬清兵不是問題。

  何況,他手底下還有八萬緬甸守備軍、十萬暹羅僕從軍、四萬馬塔蘭僕從軍。

  由於人數太多,黃慶心疼糧草,便請示朱克臧,讓四萬馬塔蘭僕從軍回馬塔蘭了。

  讓他們好好守衛南洋,免得南洋太空虛,被荷蘭這些王八羔子捲土重來。

  去掉了四萬,還有整整十八萬,這兩種兵裡面,暹羅兵戰鬥力差,但是更忠誠,因而裝備好一些。

  緬甸兵戰鬥力稍強一點,但是裝備差,存在消耗他們人口的心思,黃慶也沒好好給緬甸守備軍裝備。

  得益於錦衣衛在雲南的滲透,黃慶已經得知趙良棟帶人來找他麻煩了。

  好傢夥,這是看不起他老黃呢!

  本來他這邊動員人數太大,還沒完全準備好進攻雲南,結果清兵自己過來了,這是黃慶從未想到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根據黃慶對趙良棟性格的分析,只要派點緬甸兵送去當誘餌,誘敵深入,趙良棟必定上當。

  只要趙良棟敢深入緬北的叢林,他們後面的補給線就暴露出來,黃慶便會安排緬甸兵偷襲清軍的糧道,到時必然會讓清軍落入困難之境。

  於是,黃慶派遣緬甸守備軍約三千餘人區送人頭,故意做樣子出現在木邦附近,讓清軍探馬發現。

  而且,緬甸兵還故意打出了大明的旗幟,吸引清軍注意力。

  趙良棟果然沒有禁得起「誘惑」,派遣自己的兒子趙弘燦和部下夏守浩領軍七千,晝夜追擊。

  這些緬甸兵人頭送得飛起,沒有技巧,全是本色出演,於是趙弘燦和夏守浩七千清軍直接被誘敵深入。

  趙弘燦因為沒有派出足夠的探馬,對於周邊的地形也不夠清楚,一路追擊這些逃跑的緬甸兵,一頭鑽進了黃慶設下的口袋陣中。

  在道路兩側,大明近衛軍第五鎮的線列步兵方陣已經成型了。

  掣電式步槍產能目前只能供應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他們還是用的燧發槍,但是夠用了。

  「敵人,有敵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