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剪辮令(求訂閱!)
廣州城,惠愛西街大道南側的一處酒樓正人聲鼎沸,這處酒樓的北面就是前些天被炮火「拆遷」的滿城區。
殘垣斷壁和片片瓦礫無聲地向旁觀者述說著這一戰的震撼。
大明皇家空軍和近衛軍炮兵的狂轟濫炸之下,廣州的滿城區,幾乎被夷為平地。
摧毀木製建築,對於大明來說太過簡單。
昔日在廣州高高在上的漢八旗,要麼被炸死,要麼抱頭鼠竄,亦或者躲在地窖里苟延殘喘。
因為不需要心善,大明恐怖的火力在這一刻全部釋放了出來!
有這種火力,推進地慢,絕對是明爹心善。
等大明近衛軍踏入滿城內,幾乎沒有一座完好的建築,活人同樣不多。
誓死不降的王永譽在廣州將軍府衙門內孤獨地自盡,體面了一回。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自盡,一定會被千刀萬剮而死,與其給大清丟臉,不如自我了結。
正所謂千古艱難唯一死耳,王永譽將刀口架在自己脖子上時,也是猶豫了數次。
舉起,又放下,放下,又舉起。
反反覆覆五次以後,王永譽將刀子放下。
可是,外面整齊的腳步聲如同催命符,他知道,一定是明軍來了,最後一狠心,總算把自己送去見先帝了!
踏平滿城的工作很簡單,朱克臧下令:滿城內活著的男人,送一顆子彈,活著的女人押送到呂宋島,充實人口。
而滿城附近這座人聲鼎沸的酒樓,往日他們的常客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旗人。
而今天,他們把滿城被夷為平地的場景當作下酒菜,邊吃邊看邊議論可是一件快事,也難怪這裡生意興隆。
一群人進了大堂,喧囂人聲頓時消散,這群人就像是人形冰窟一般,一路上到酒樓頂層,所經之處,人人兩眼發直,身形發僵,再難言語。
暗紅右衽大襟長衫,寬袖只過肘,露出粗壯的胳膊,樣式和大清的馬褂完全不一樣,卻還不算太出奇,可這幫人腦袋頂著的黑色硬幞頭,那般熟悉,是震住食客們的主因。
那不就是前明的烏紗帽麼!只是沒了硬翅。
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這幫人里,還有個十八九歲的少年,一邊走一邊摘帽撓頭,更是讓食客們呼吸頓止,沒有辮子,留頭髮了!
除開服飾,這群人還腰挎繡春刀,略帶殺氣的樣子,讓食客們無可適從。
直到他們上了頂樓,身影消失良久,食客們才紛紛反應過來,議論聲再起,卻比之前小了很多。
「這是哪裡來的戲子!?」
一個胖子詫異地問出了聲。
「什麼戲子……那是大明的錦衣衛,你小聲點,不要命了!」
「大明又活了!」這個胖子震驚了。
「是啊,聽說大明正四處招攬讀書人,只要沒犯過奸淫擄掠的事,讀過幾本書,知道點做事的道道,就能進大明官府里幹活!」
聽到這話,當即有一年輕人拔刀,直接剪掉頭上的辮子,慷慨激昂道:「唐某算不上讀書人,可也讀過幾本聖賢書,就憑這大明衣冠和頭髮,唐某決意為大明賣命!」
「算上宋某!咱們都是漢人,這辮子,也該去掉了!」
另一桌似乎是一群熱血青年,被這場景激得熱血上頭,拍桌子叫得熱鬧。
「爹,我想……」
角落裡一桌,一個年輕人眼中滿是期盼地看著同桌的老者。
「當今之大清朝廷,得天下人之心,這大明區區廣東一隅之地,怎可跟天下抗衡?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咱們任家,傳承祖宗香火才是要緊。」
那老者低聲嘀咕著,打斷了兒子的發言,兩眼卻不敢跟自己兒子對視。
「文天祥有詩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那韃清朝廷就算得盡人心,至少沒得老子的心!就論大明復我華夏衣冠,讀書人就該以正朔事之!其他讀書人跑了,還有區區在下!」
年輕人擲地有聲,老者還在搖頭。
「爹,若人人都是你這想法,韃清才能踩在我們漢人頭上拉屎拉尿。」
年輕人的話越來越放肆,老者怒哼一聲,手舉起來,不知是要拍桌還是要打人,可對上兒子那燃著光芒的雙眼,卻又無力地落下。
「你這臭小子……」
就在兩人爭執之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大明朝廷告諭!」
酒樓正熱議中,店小二衝進來大聲嚷著,然後將一張布告貼在了醒目位置。
「剪辮令!」
靠得近的食客粗粗一看那幾個字,大聲地念出來。
現場頓時響起年輕人的歡呼聲,他們早就看這金錢鼠尾不爽了。
「咱們要不要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麼?」
酒樓頂層,之前幾個暗紅長衫,英氣勃發的錦衣衛占了一大桌,正說到大明朝廷的告諭。
「皇上說不需要,但是只要留辮子的,得交一筆辮子稅,給一張留辮執照,到時候被盤查到了,沒執照就得罰款!」南鎮撫使陳為國看著下面的人群,緩緩說道。
「老大,那真有老不死不剪辮子咋辦?」一年輕錦衣衛問道。
「不會,一年的辮子稅要一百兩,罰款也是一百兩,交不起的都送去呂宋挖礦種橡膠樹,皇上說了,這種愛留辮子的精神旗人,就該送去南洋流放。」
「而且,皇上告示里還說,交辮子的話,一條辮子送一個豬腳!」
「而且,不用本人來交,拿別人的也行!」
陳為國擲地有聲,他已經想像到,有的人為了豬腳,肯定回去割別人的辮子!
他也佩服皇帝朱克臧的奇思妙想,又是送豬腳,又是辮子稅,那些韃子聽了,都得剪辮子。
「那咱們錦衣衛有得活忙了!」
到時候,辮子稅的時候,肯定得錦衣衛來催收了。
「伱這臭小子,忙才是好事呢!」工作狂陳為國打趣道。
其實,錦衣衛也就是最初忙忙吧,真正忙的是廣州城裡的剃頭匠!
朱克臧的剪辮令一下來,廣州城剃頭匠都成了香餑餑,他們已經忙得手軟,賺得是盆滿缽滿,自己的辮子都來不及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