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成立新大明帝國!

  第178章 成立新大明帝國!

  東寧府各處報亭,念報人捧《東寧日報》,抑揚頓挫地念著寧靖王朱術桂發布的擁護詔書。

  「延平郡王朱克臧,有神武之略,上聖之姿,南征北討,功存納麓.今孤代表大明宗室,請延平王登基稱帝!」

  在各處茶館酒肆,也有說書人捏著《東寧日報》,在那做解讀評析。

  「什麼?王上要當皇帝了?太好了!」

  東寧府的各處大街小巷上,文人墨客、販夫走卒,皆被這具有爆炸性的新聞驚住了。

  朱克臧也是首次在公眾場合恢復了他的真名!

  國姓爺叫朱成功,他的孫子理應叫朱克臧,名正言順的大明郡王!

  有人可能要問,後世大家不都是叫他鄭成功嗎?

  其實這個叫法大錯特錯。

  國姓爺本人在自擬的各種函件或者詩文,落款寫的都是「朱成功」三字!

  他的原名其實是鄭森,後世兩個名字這種各取一半的做法完成是錯誤的。

  且國姓爺從來沒把名字改回去過!

  前文為了方便,一直稱呼朱克臧的爹為鄭經,實際也是錯的,鄭經的真名叫朱錦。

  為什麼會出現鄭成功這種稱呼呢?

  這其實是韃清的稱呼,韃清對於朱明十分敵視,所以清廷的文獻一直是稱呼「鄭成功」的。

  比如,在韃清的史料就常見「逆賊鄭成功」、「海賊鄭成功」等字樣。

  畢竟,如果是正規的明朝皇帝賜的姓,清廷認也就認了,但這是南明皇帝賜的姓,韃清根本不可能承認南明是正統,所以南明的賜姓,清朝不可能承認。

  而國姓爺,除了公文外,自己在公眾場合卻很少自稱朱成功,而是國姓成功,這是為啥呢,避諱嗎?

  有明一朝,皇帝的名字尚且不偏諱,姓就更沒有道理要避諱了。

  不自稱朱成功而稱國姓成功,最大的原因還是隆武帝絕嗣,國姓爺倘以朱成功自稱,難免有王莽謙恭下士時之嫌。

  設若隆武或邵武有成年子嗣,尤其是有比國姓爺更年長的成年子嗣繼位,朱成功以義弟之名掌管兵馬,那是不需要避嫌的,稱朱成功絕無不妥。

  可是不幸隆武和邵武均絕嗣,此時國姓爺再自稱朱成功,極易被人懷疑有冒名頂替以竊朱氏宗廟之心。

  雖然朱氏宗廟也不值多少錢了。

  其實為了避嫌,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向新君永曆請旨恢復本家之姓。

  但是國姓爺不能。

  因為隆武帝朱聿鍵,是國姓爺的親爹鄭芝龍一手賣給韃清的。

  如果國姓爺再改回本姓鄭,基本就相當於聲明「我站我親爹」了。

  當然國姓爺也沒有和鄭芝龍劃清界限,那時代不流行這一套,忠孝不能兩全是個無解的難題。

  國姓成功這個自稱的優點顯而易見,既沒有站親爹的隊背叛明廷,也避開了竊據天下的嫌疑。

  如此看來,「國姓成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但他還是姓朱,國姓成功可以約等於朱成功的戴罪立功狀態。

  終其一生,國姓爺始終自稱「罪臣國姓成功」,罪從何來?是代父贖罪啊!

  可以說,只要以後朱克臧統一全國,之前那些投降韃清的鄭家人,絕對要被鞭屍的,且不可能成為皇族。

  朱克臧對於自己變成朱家人的事情,沒啥意見,自己祖父都是國姓爺,這下子實至名歸了,當個朱皇帝不過分吧?

  誰有意見,那就去跟近衛軍說理去!

  當然,從老百姓的反應來說,恐怕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是支持的。

  只有真正的朱家人略有不滿,但哪又怎麼樣呢?

  大清境內的朱家人基本被殺光了,明鄭內部的朱家都被鄭克臧治得服服帖帖。

  說實話,朱克臧完全有實力自己建立新朝,現在他願意繼承大明的法統,朱家人應該謝天謝地才是!

  朱克臧被擁護為皇帝的事情,很快就通過《東寧日報》展開宣傳,如同颶風般席捲新大明的各地。

  百姓和官員收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紛紛上街敲鑼打鼓地慶祝。

  他們大明,又有皇帝了!

  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前,新大明里忙的不可開交,各部門集體運作了起來,不下於後世舉辦一場奧運會。

  首先是年號的問題,禮部給朱克臧準備了七八個年號備選,分別是霆恩、乾聖、建平、永昭等等。

  朱克臧看來看去都不大滿意,覺得都不夠霸氣。

  思來想去,最終他自己定了一個年號:神武!

  這個年號的意思就是:君權神授,武平天下,澄清寰宇!

  這個夠霸道,不過如果取這個年號的皇帝不給力,反而德不配位。

  朱克臧這個開掛的,自然不怕,他登基大典的時候,準備來點騷操作,坐實「神」這個字!

  至於「武」,他可是戰狂皇帝!

  從他當大明延平王以來,大明不是在打仗,就是打仗的路上,越打越富,越富越打!

  年號確定後,還要等到登基時才能正式使用改元,禮部擬定將在十月份的第一天,舉行登基大典。

  這個登基日期,倒是和後世的國慶節不謀而合了。

  登基的日期確定了,禮部就有得忙了,因為現在已經九月了,時間有點緊張。

  禮部需要準備皇帝登基用的冕琉冠和一批龍袍服飾。

  除了衣服,還有皇帝的玉璽大印和皇后的寶印都要重新製造,東寧府的王宮也需要重新打掃裝飾一下。

  而且,皇帝的玉璽並不是只有一塊,在不同場合,蓋章不同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璽。

  從秦漢到唐朝,實行的八璽制,武則天這老娘們喜歡亂搞,稱帝後別出心裁的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形成九璽制,又將「璽」改為「寶」,從後各朝都跟著改,稱「玉璽」為「寶」。

  崇禎死後,大明諸多玉璽都在明末不知所蹤,有說清室改刻了,也有說福藩離京時倉促帶走並流落於世間,這些都不可考證了。

  朱克臧倒是知道永曆帝的玉璽去哪了,就埋在五華山,在光緒年才被挖出來。

  等以後收復雲南了,肯定得去挖出來,收藏在新大明皇家博物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