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光復青州(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魯陽關之戰的慘烈程度遠遠超過李來亨的想像。
明軍死傷逾萬人,這場勝利可謂是屍山血海堆出來的。
不過好在最終明軍拿下了此關,算是將士們的血沒有白流。
其中表現最出色的當屬劉興明。
正是他率部攀爬峭壁,並穿過岩洞來到敵人後方,出其不意的發起進攻,才打破了僵持的局面,給明軍最終拿下魯陽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此李來亨自然是很欣慰的,他也終於可以跟劉體純交待了。
至於劉體純,雖然他嘴上不說,但自家兒子立了功他面上自然是有光的,心裡得意不已。
當務之急是趕快給天子報捷,魯陽關拿下後不管是開封還是洛陽明軍都可以長驅直入。
中原之戰即將打響!
與河南戰場相似,山東戰況也異常激烈。
不同的是,山東戰場已經進入了決戰階段。
不管是濟南城還是青州城都殺的難解難分。
尤其是青州城,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寧完我全靠一口氣撐著。
這口氣若是泄掉了就徹底崩了。
寧完我知道不可能有援兵來了,現在他只能靠自己。
所以他把近乎所有的民房拆卸,木料石塊全部搬到城頭用來做守城物料。
這當然是一個瘋狂無比的舉動,但為了自保他必須這麼做。
清兵們也是越戰越勇,竟然艱難的守住了。
雖然這只是暫時的,但能活一天是一天。對這些清兵來說,只要還活著只要腦袋還留在脖子上就足夠了。
但對鄭經而言,這就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了。
原本他以為青州之戰會像他攻打登萊一樣順利,可這大半個月過去了,寧完我仍然把青州城守的嚴嚴實實的。
無論如何,鄭經的面子都掛不住。
如今他的父王正在攻打濟南,若是他拿下青州比他父王晚太多,在父王的心目中他的地位會不會有所下降?
涉及自身利益,鄭經很難不重視。
至於甘輝、於七、王二麻子等人或多或少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礙於鄭經的身份不便於表達出來罷了。
若是再遲遲不能拿下青州,甘輝還好,他畢竟是鄭家的家將,其他兩人心裡肯定會犯嘀咕。
遲則生變,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鄭經最終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強攻青州,務必要在三日內拿下這座重鎮。
甘輝、於七等人也是紛紛得到了任務,分別攻打一處城門。
明軍的突然加力讓清軍很不適應。
不但是數量還是力度都是之前的幾倍。
清軍本就是強弩之末,被這麼一壓就徹底垮了。
鄭經見狀大喜,立即吩咐將士們再加一把力,爭取畢其功於一役。
馬道之上到處都是慌亂逃竄的清兵。雖然他們心裡清楚即便逃到城中也難逃一死。但能夠苟活哪怕一刻他們也是願意的。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清軍將領們也約束不住手下了。
甚至連軍法隊也抵擋不住逃跑的狂潮。
「快跑啊,明賊殺進來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成了壓倒清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寧完我面色鐵青,看著一個個清兵從自己身旁逃走,心中五味雜陳。
這是一種切切實實有心無力的感覺,大清怎麼突然之間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寧完我百思不得其解!
放在三年前,若是有誰敢對寧完我說清軍打不過明軍,他一定以為對方在說玩笑話。
而現在這就是切切實實發生在他身邊的。
江南守不住,如今山東也要守不住了。
這肯定不是兵力的問題,也不是戰力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
一直以來清軍就沒有調整過心態,沉浸在自己天下無敵的狀態中。
所以越是失敗越是不服,越是不服越是失敗,陷入到一個死循環之中。
寧完我又何嘗不是抱有這種心態的人呢?
所以他沒有資格去埋怨別人。
青州城破,寧完我也沒有臉活著了。
且不說他投降不可能活,即便有一線生機他也不會投降。
這樣的話,他的家人族人都會受到牽連,清廷可不會憐憫投降的奴才。
屆時他的家人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抄家滅族。即便皇上和太皇太后大發慈悲,他的家人也逃不了流放寧古塔的下場。
寧古塔那是什麼地方?那可是極北之境苦寒之地啊。
到了那裡的人九死一生,寧完我實在不忍心他們的家人落得如此下場。
所以他寧可自己去死。
反正落到明軍手中也不可能活。
看看洪承疇、耿繼茂、尚家父子的悽慘下場,寧完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從親兵手中抽出一把刀,毫不猶豫的戳進了自己的腹腔。
噗!
他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利刃入肉發出的鈍響,周身傳來一陣寒意,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劇痛。
痛徹心扉的感覺!
隨後寧完我就癱倒在地,本能的一陣抽搐。
親兵們都嚇傻了,但他們也不知道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寧完我從抽搐到沒有動靜。
按照慣例,他們肯定要全力搶救將領,最不濟要護住將領的屍體。
但現在他們自身難保,自然沒有人在意這些規矩了。
寧完我的舉動是清軍局面的縮影。只不過多數清兵沒有一死的勇氣罷了。
他們倉皇亂竄,就像是無頭蒼蠅一般。
越來越多的明軍士兵湧上城頭,獲得了城頭控制權。
「殺虜報國!」
「誅殺虜賊!光復青州!」
「為了大明,為了陛下!」
「皇帝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震耳欲聾的口號聲中明軍越戰越勇氣勢如虹,徹底接管了戰場。
原來清軍之前的頑抗只是假象。
他們早已是強弩之末,不過是吊著一口氣死撐著罷了。
明軍的總攻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拿下城頭控制權後明軍直接前往接管城門。
只要把住了各處城門清軍就不可能逃的掉。
到時候明軍再瓮中捉鱉即可。
至此鄭經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可以落下了。他也總算是沒有辜負父王的期望。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