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遷都南京(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第388章 遷都南京(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尚永忠走後,李定國立即沖朱由榔抱拳道:「陛下,這個條件是不是有些太過了?尚可喜會答應嗎?」

  朱由榔笑聲道:「在你看來,這點條件就過分了?朕不妨告訴你,以尚家在廣東的身份,一年撈到一千萬兩銀子都不成問題。」

  這絕不是朱由榔信口開河,而是有根據的判斷。

  最簡單的,當年鄭家在福建靠著收海稅一年收入上千萬兩,養了一支無敵水師。

  廣東的情況不會比福建差,尚可喜絕對不差錢。

  至於火銃火炮更是現成的。壕境就在廣東,那裡有全大明最多的佛朗基人。

  這些佛朗基人是這個時代掌握火器技術最先進的,朱由榔若不訛上一筆尚可喜,豈不是對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而且這些佛朗基人只認錢,只要朱由榔能夠付給他們滿意的薪水,他們肯定會爭著為朱由榔效力。

  李定國直是驚訝的目瞪口呆。

  如果真的像皇帝陛下說的那樣,那尚家豈不是富可敵國了。

  怪不得在江西南昌的關鍵一戰上尚可喜敢直接撤軍,原來人家有底氣啊。

  順治得知消息後即便氣的爆炸,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沒辦法,要是惹惱了尚可喜,尚可喜一怒之下宣布反清,那順治就可以找根柱子撞死了。

  現在至少尚、耿兩家面上是效忠滿清的。

  面上是面上,卻不妨礙尚可喜暗地裡給朱由榔送錢。

  沒辦法,誰叫尚可喜那麼喜歡他這個寶貝兒子呢。

  要想不讓明軍撕票,就只能應承著。

  「不過話說回來,廣東朕遲早是要打的。既然可以賺一千萬兩,朕為什麼要給尚可喜分。這些都是朕的錢!」

  朱由榔霸氣十足的說道:「只是現在還不到時機。一旦南方基本平定,便是朕對尚可喜、耿繼茂動手的時候。」

  朱由榔的這個判斷是基於明清實力對比基本盤作出的。

  滿清在北,大明在南。

  本來由南向北打就很難。

  以現今的形式,如果明軍北伐的時候被耿繼茂和尚可喜背刺捅上一刀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北伐之前朱由榔一定會平定二人,至於吳三桂倒是不足為慮。

  畢竟雲南離的太遠了。

  朱由榔完全可以北伐之後再收拾吳三桂。

  「陛下英明!」

  李定國不著痕跡的拍了一記馬屁,隨後建議道:「如今忠王已經先趕赴南京準備接駕事宜。陛下看要不要留下一部分軍隊駐紮在江西贛江,準備接收尚可喜送來的槍炮,陛下您則先前往南京。」

  朱由榔也正有此意,便點了點頭道:「可,晉王去安排具體的事情吧。」

  稍頓了頓,朱由榔又接道:「不過朕想讓太子也到南京來,晉王以為如何?」

  其實朱由榔一直在權衡這個問題。

  太子留在成都,可以穩固西南軍心。

  畢竟明軍是從西南一路打到江西的。

  雖然現在地盤大了,當年的基本盤還是不能放棄的。

  太子若離開成都,四川明軍心裡肯定會有變化。

  但是朱由榔既然已經決定了遷都,這是早晚的事情。

  太子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肯定成長了許多。

  朱由榔也想把他接到身邊好好培養一下。

  畢竟太子是大明的未來,雖然朱由榔如今春秋鼎盛,也不能不替將來考慮。

  「陛下,這種事臣不好評論。」

  李定國直是尷尬極了。

  陛下問誰不好來問他。

  畢竟李定國的根基在西南。

  不論是當年張獻忠率領大西軍入川還是後來的劉文秀去建昌經營,獲封蜀王入主成都,四川都留下了濃厚的大西軍烙印。

  這種情況下當地百姓包括軍隊肯定對李定國極為信賴。

  如果明軍主力和朝廷都搬到南京,有些人難免會有些看法。

  這是不可避免的。

  但李定國不能因為可能會發生的這些就要求天子不要遷都。這不是為人臣子應該做的事情啊。

  朱由榔似乎也明白了李定國的難處,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了笑。

  「罷了,朕明白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朕意已決,即刻命太子、內閣準備遷都事宜。」

  「臣遵旨!」

  李定國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就對了嘛,陛下只要下了聖旨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遵從。

  這就像當年的黔國公沐天波。雖然從昆明遷都成都他很不情願,但還是遵命照做了。

  如今的大明置之死地而後生,形勢一片大好。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要做的就是緊緊圍繞在天子周邊,竭盡所能輔佐好天子為中興大明盡一份力。

  南京守備府。

  鄭經正在看一份奏報。

  得知鄭家主力前去攻打江西,一直隱忍不發的施琅終於坐不住了。

  他從浙南發兵先是奪下了紹興、寧波二府,隨後又劍指杭州。

  紹興、寧波其實一直在明軍和清軍之間搖擺。

  今日明軍拿下了,後日清軍又殺了回來。

  城頭變幻大王旗,就連當地的百姓都不知道明天一早起來這座城池歸誰。

  但杭州就不一樣了,作為浙江最重要的城池,從一開始鄭家就很重視。

  除了南京鎮江外明軍駐防最多的地方就是杭州。

  只是這次鄭成功帶走的軍隊實在太多了。如今杭州城中只有五千人。

  五千人也實在太少了點。

  鄭經皺著眉頭,心裡十分忐忑。

  還好他提前從登萊返回,不然如今南京連個主事人都沒有。

  畢竟張煌言張先生也跟著父親去了江西。

  要是甘輝將軍現在就在他身邊就好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鄭成功開始十分依賴甘輝。

  大概是因為甘輝總能替鄭經想到一些他考慮不到的東西吧?

  鄭經不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但甘輝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點。

  二人互相補充,就能把事情做的很到位。

  可如今甘輝留在了登萊,鄭經就只能自己來決斷一應事宜了。

  如今留守在南京和鎮江的有兩萬人,要不要調集這些兵力前去增援杭州?

  如果調動了這些軍隊,萬一鳳陽、揚州的清軍又來進攻南京怎麼辦?

  鄭經很是為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