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洪承疇要逃(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戰場之上氣勢實在是太重要了。
一旦氣勢上落於下風再想追回來就太難了。
清軍的三板斧下來並沒有打開局面,反倒是把明軍的血性和戰鬥欲望激發了出來。
明軍越戰越勇,清軍一泄到底。
一進一出這仗就沒法打了。
更何況如果清軍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奪回西門,後果是毀滅性的。
這個時候其他三處城門的清軍並沒有辦法增援,畢竟他們也在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要怪只能怪那腦後生了叛骨的耿繼茂關鍵時候背後捅了他們一刀。
這廝打開城門一溜煙的跑了,卻把大伙兒留在這裡獨自抵抗明賊。
洪承疇見此景象,心中已是涼了半截。
清軍現在哪裡是頹勢啊,分明是敗勢。
洪承疇現在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趁著明軍還沒有徹底控制南昌,爭取率部突圍。
若是跑不掉那落入明軍手中肯定難逃一死,而且還會遭受非人的折磨。
這是洪承疇萬萬忍受不了的。
眼下九江已經被明軍控制,等於是斷了洪承疇北上的路。
湖廣又在明軍手中,往西走也不可能了。
如今洪承疇和耿繼茂徹底撕破臉了,東邊的福建也不可能去了。
洪承疇要想逃只剩下一種選擇那就是往南逃,逃到贛江去。
贛江是江西的南大門,如果贛江也守不住,洪承疇還能逃到廣東去。
尚可喜雖然也撤軍撤回了廣東,但和洪承疇畢竟沒有翻臉。
洪承疇覺得他只要開口,尚可喜還是能夠接納他的。
當然如今洪承疇是瞄著前往贛江的。
他覺得憑藉贛江天險,還是能夠守上一守的。
做出決定之後洪承疇立即傳令下去準備突圍。
既然是突圍自然是小範圍的,洪承疇決定只通知他的標營心腹以及八旗兵。
走的人越少,越容易成功。
畢竟大部分清兵還蒙在鼓裡會和攻城的明軍死戰。
這樣洪承疇就有機會渾水摸魚金蟬脫殼,就像耿繼茂做的那樣。
捨棄綠營主力跑路雖然是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但洪承疇並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他還沒有死,大清就還有無限希望。
他不僅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大清活,為皇上活。
希望皇上能夠明白他的一片苦心、忠心吧。
既然決定向南走,洪承疇打算從南門突圍的。
雖然南門和西門的距離相對較近,但由於此刻明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控制西門上,反而不會注意到南門清軍的舉動。
那些綠營雖然廢物,但還是能夠拖住明軍一段時間的。
洪承疇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洪承疇果然所料不錯。
負責攻打南門的是晉王李定國。
李定國在得知天子已經派虎賁軍衝進了西門後也派出不少兵力前往協助。
一方面是幫助明軍更快控制西門,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天子表示忠心。
畢竟此戰是明軍所有派系同清軍的大會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李定國自然是希望把夔東十三家和鄭成功、張煌言比下去的。
作為臣子誰能在天子心目中更重要,誰就能更得天子器重。
李定國自然不認為他比其他人差,但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的。畢竟天子才是評判決定這一切的人。
可誰知他的一個決定卻導致聚攏在城南的軍隊數量減少了不少。
清軍在打開城門的那一刻明軍完全沒有準備,當騎兵呼嘯殺出後李定國才如夢方醒。
「來人啊,速速結陣阻截韃子。」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不管怎麼說李定國還是要盡全力阻擊清軍的。
哪怕少放走一個清兵也好啊。
李定國的軍隊是步、騎結合。
相對於純步兵在集結的時候更具機動性。
不過以八旗騎兵為先鋒的清軍突圍十分犀利,迅速的在明軍陣中扯出一道口子。
「嘶!」
看到這景象李定國已經了悟。
這突圍的清軍應該就是南昌城中的主力了。
從軍隊數量上更加佐證了他的想法。
突圍的清軍數量顯然不多,這說明洪承疇應該是要斷臂求生,為求逃出升天不惜捨棄大部綠營兵了。
李定國心中一沉。
若是放跑了洪承疇他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就白費了。
他非但不會有功,反而有可能會被天子責怪。
「不惜一切代價攔住洪賊!」
李定國大喝一聲,雙腿夾緊馬腹便朝清軍突圍的方向衝去。
「親兵隨本王來!」
李定國調集所有精銳朝八旗軍撲去,端是做好了死戰到底的準備。
「擋我者死!」
八旗兵見明軍又有聚攏過來阻攔的跡象,抽出橫刀狠狠向下一滑。
一名明軍步兵便被割開了喉嚨,痛苦的倒在了地上。
論馬戰,八旗也不是針對誰,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
「擋我者死!」
那八旗兵再一次強調道。
滿洲八旗對於騎射的理解和蒙古人不同。
滿洲八旗更強調身體、兵器、火器的運用。
有時候雖然靠的是一股蠻勁但確實能夠大力出奇蹟。
這名八旗兵自打入關以來便一直隨軍南征北戰,見慣了明軍的懦弱。
雖然現在形勢逆轉,明軍實力越發強大但他們還是打心眼裡瞧不起明軍的。
不過是靠著堆人數,依靠人數優勢罷了。
要是八旗軍和明軍的數量一樣多,絕對能夠把明軍打的找不到牙!
一打多那還是算了吧。
先活下來保存實力才是王道。
這名八旗兵單手控著馬韁,另一隻手拖著大刀一路收割著性命。
便在他越殺越亢奮時,突如其來的一支箭矢直接射穿了他的眼睛!
啊!
那清兵痛呼一聲,本能的想去捂眼睛。
劇痛令他身體扭曲,身子進而失去平衡墜下馬去。
隨即亂蹄將他踩成了肉泥。
「嗖嗖嗖!」
一陣箭矢朝清兵們射來,八旗兵頓時慌成野狗。
箭矢實在太密集了,力道也不小。
他們必須去躲閃,可是他們靈活性上又不如蒙古騎兵,一時間十分狼狽。
這也影響到了馬匹奔跑的速度,李定國率領的騎兵趁機追了上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