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尚可喜的顧慮(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廣州,平南王府。
尚可喜一邊聽戲一邊對兒子尚之信說道:「朝廷剛剛來了旨意,命本王率兵前往江西,協助朝廷平叛。」
尚之信聞言吃了一驚道:「父王答應沒有?」
尚可喜狠狠瞪了他一眼道:「真是屁話,這種事情本王能不答應嗎?那可是聖旨,聖旨是必須遵從的。」
尚之信十分不服道:「父王此言差矣。若是放在幾年前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拒絕。可現在清廷節節敗退,如今連湖廣南京都丟了,有什麼資格這麼號令我們。」
尚可喜嘆了一聲,心道這個兒子真是不讓他省心啊。
「信兒啊,本王不是常對你講,看事情要看遠一些。雖然現在朝廷吃了幾場敗仗,但體量擺在那裡。蚍蜉撼樹,螳臂當車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成功?明廷大勢已去,現在不過是垂死掙扎,迴光返照而已。這天下遲早還是大清的。」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這麼被人當狗一樣呼來喝去啊。」
尚之信自命不凡,尚可喜被封平南王就藩廣東以後更是鼻孔都要抬到天上了。
「我們出兵可以,但朝廷總得負責糧草補給吧。若是讓我們自己準備糧草,這仗還打個屁啊。」
他哼了一聲道:「我都能想到這個主意是范文程那個老狗想出來的。就憑順治那個豬腦子怎麼可能想出這種借刀殺人的毒計!」
「信兒,休要胡言亂語!」
尚可喜趕忙打斷尚之信。
「怕什麼,這廣東是咱尚家的地盤,誰要是敢亂嚼舌根子,我割了他的舌頭。」
尚可喜心中十分無奈,他怎麼就生了這麼一個兒子呢,真是不叫人省心啊。
「父王,這件事咱們可以拖一拖,即便去也不能這麼早。」
尚之信眼珠子轉了轉,繼而接道:「若是兒子沒有猜錯的話,同樣的旨意清廷應該也頒給了靖南王。」
如今的靖南王是耿仲明的長子耿繼茂。
順治六年時耿仲明因為部下窩藏逃人被彈劾,驚恐之下自縊身亡。
雖然朝廷寬大處理,並沒有將其奪爵,並命他的長子耿繼茂襲爵,但耿繼茂心裡肯定還是有不小仇恨的。
所謂逃人法是清廷當初版本的一項嚴苛的律法。
因為跑馬圈地和剃髮令的推行,許多北方的百姓忍受不了所以逃到南方如廣東、福建等地。
耿仲明正是因為部下窩藏逃人落得個悽慘下場。
從這點可以看出,雖然尚可喜等人被封藩王,但在清廷眼中他們不過就是一條狗。
需要他們的時候可以把他們放出去咬人。不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把他們一腳踢開,甚至直接剝了皮煮狗肉吃。
「父王可以等等靖南王的動靜,然後再做決斷。」
尚之信如此強烈的暗示,尚可喜如何聽不出?
兒子這是告誡他莫要做出頭鳥,以防成為耿仲明第二啊。
尚可喜和耿仲明是老朋友了。
當初雖然為了爭奪廣東這塊福地作為藩地鬧得不可開交,但看到老友這麼憋屈的自殺他心裡也不是滋味。
如今他繼續窩著,等老友的兒子出頭,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做伯父世叔應該做的。
「早出兵晚出兵又有什麼關係,只要不像吳三桂那樣徹底鬧翻,這個兵總歸是該出的。」
「父王,依我看,吳三桂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尚之信見尚可喜還是一副頑固的態度,有些急了。
「正所謂柿子撿軟的捏。吳三桂鬧成這個樣子,就差扯旗造反了,清廷不也沒說什麼嗎?」
他吸了一口氣道:「有時候只有把拳頭亮出來了,別人才知道你不是好欺負的。」
「吳三桂現在雖然控制了雲南,但北面四川也明軍,東邊貴州又有清軍,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可是至少沒人能對他呼來喝去。」
尚之信也是個倔脾氣,狠狠的說道:「父王難道想要在洪承疇那個老狗面前卑躬屈膝,聽候號令嗎?」
聞聽此言,尚可喜沉默了。
他其實別的都能接受,唯獨聽命於洪承疇這點有些難以接受。
再怎麼說他也是個藩王,而洪承疇不過是個臣子,聽命於這樣一個人他的面子沒地方放啊。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他去江西必然被洪承疇號令。
因為他們是客軍,聖旨中也明確表達了這點。
「我兒有什麼辦法?」
尚之信現在雖然才二十出頭,但也經常給尚可喜獻策。
「不若找個理由,便說父王你染了病,身子抱恙。請求遲些發兵。」
尚之信咽了口吐沫道:「然後我們拖拖拉拉,等到幾個月後再趕到江西,這樣說不定仗都打完了。」
尚可喜聞言猛地搖了搖頭。
「不可,這也太明顯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本王的態度,皇上還不得氣死。」
「父王你可得想好了,這去是容易,想要全身而退並不容易啊。」
尚可喜見兒子這般瞻前顧後,有些不滿道:「我兒可是擔心李定國?順治十年的時候,本王在肇慶擊敗李定國。順治十一年,本王又在新會將其擊敗。別人也許怕李定國,但本王可是李定國的克星,對其戰績全勝!」
這也是尚可喜最驕傲的地方。別人也許很怕李定國,因為兩厥名王的緣故,很多人都是聞李定國色變。
但是尚可喜不會。
畢竟戰績擺在這裡,心理的優勢太大了。
「父王莫要誤會,兒子是覺得明賊突然攻城拔寨,不一定是李定國一個人的緣故。」
「不是李定國還能是誰?難道是因為永曆嗎?」
尚可喜大笑一聲道:「當初永曆在兩廣來回逃竄,就像一隻過街老鼠一樣。如此膽小如鼠之輩,竊據皇位十幾年,若是沒有李定國早就被人趕下台了。這樣的人,也會改變戰局?」
「可是兒子聽說,這個永曆這兩年跟變了個人一樣,明軍上下都很服他。」
「不說這些沒用的了。本王同意你說的不做這齣頭鳥,但出兵肯定是還要出的。這樣吧,本王這就給靖南王寫一封信,問問他什麼時候出兵。等到靖南王出兵了,本王再出兵。」
見父親態度如此堅決,尚之信也不好多說什麼點了點頭道:「兒子這便命壕境的佛郎機人多送一些火炮、火銃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