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陽謀與陰謀(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從湘陰至長沙,明軍走的是水路湘江。
湘江是長江洞庭湖水系的一條較大支流,也是長沙府的母親河。
重新踏上水路,將士們都十分高興。
畢竟像糧草輜重這些不用再靠人馬去拉。而像火炮這種大傢伙能夠用船運簡直不要太舒服。
湘陰血戰後,明軍再沒有遭到什麼抵抗順利的到達了長沙府。
在此之前朱由榔已經將哨兵四散出去偵查,看看胡全才有沒有搞什麼鬼名堂。
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王賀年並沒有第一時間趕來和他碰頭。
按照以往的慣例,王賀年應該已經溜出城和他們碰頭了。
莫不是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不管發生了什麼,朱由榔是不可能等的。
兵貴神速嘛。
按照之前的計劃,明軍會先在水路對長沙形成合圍之勢,然後重點攻打一到兩座城門。
長沙城牆周長8.7公里,共有北門(湘春門)、興漢門、經武門、小吳門、瀏陽門、黃道門(南門)、學宮門、小西門、太平門、大西門、福星門、潮宗門、通泰門13座城門。
要是全打以明軍現有的兵力是力有不逮的。
還是應該認清重點,然後專攻一到兩座城門。
長沙和武昌在某種程度上是很類似的,前者有湘江後者有長江。
所以明軍首要需要做的是找到一處可供水師大軍停靠的碼頭。
便在朱由榔為此發愁時,內侍韓淼來報說王賀年前來見駕。
朱由榔不由得大喜,謝天謝地王賀年終於來了。
二人已經有一個月沒見,再見到王賀年時朱由榔卻是有些詫異。
實在是王賀年的光頭造型太讓他不習慣了。
「陛下,臣來遲了還請陛下治罪。」
朱由榔聞言擺了擺手道:「無妨。王卿啊,快來給朕說說如今這長沙城中的情況如何?」
王賀年連忙拱手道:「啟稟陛下,如今洪承疇與鰲拜二賊已經抵達長沙。他們與胡全才合兵一處,是以長沙如今的虜賊大約有十萬人。至於叛賊盧桂生如今也在城中,他應該向東虜透露了我軍不少情報。」
聽到盧桂生這個名字,朱由榔直是恨得牙根發癢。
他忘不了巴陵城中的慘狀。
你盧桂生投敵不說還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情。
朱由榔若不替天行道怎麼對得起慘死的將士們?
「依臣之見,如今長沙城中戒備森嚴,如果強攻恐怕不易。最好是能夠智取。」
「如何智取?」
「陛下且看,這是臣繪製的一副長沙城地圖。」
朱由榔接過地圖展開來看,可以清晰的看到長沙城是一個類似長方形的城池。
湘江在長沙城的西側,橘子洲位於湘江中心位置。
也就是說長沙城只有一面臨江,這一點和武昌城是有本質不同的。
如果朱由榔想要攻打的是小西門、太平門、大西門,福星門、潮宗門、通泰門中的一個,確實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碼頭停靠水師戰船。
但如果明軍的主攻方向是其他三面城門,完全可以走陸路!
朱由榔和李定國商議一番,又吸納了王賀年的建議,最終將主攻方向定在了北城。
如此一來他們主攻方向就是北門和興漢門。
至於水師戰船也可以配合攻打西城一系列城門。
這些城門多是水門,真打起來將士們都不需要下船。
「陛下,臣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
王賀年拱了拱手,十分恭敬的說道。
「王卿家請講。」
朱由榔現在越來越欣賞王賀年了。
別人不敢做的事情王賀年敢做。
別人不願做的事情王賀年願意去做。
這就是朱由榔需要的有能力又忠臣的干臣能臣啊。
「近日長沙府內兵馬調動頻繁,臣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哦?」
朱由榔思忖了片刻道:「怎麼個不對勁法?」
「照理說長沙城中進了這麼多士兵,應該城頭上滿是士兵才對。可臣卻發現城頭士兵並沒有明顯增多。」
朱由榔點了點頭道:「這確實有些奇怪,難道說洪承疇覺得長沙之戰的關鍵不在於守城?」
朱由榔覺得這或許可能和盧桂生投敵有關。
盧桂生帶去的那一兩千人不是重點,而是他掌握的明軍情報。
譬如棺材炸城這一屢試不爽的戰術,又譬如熱氣球奇襲的戰術。
盧桂生肯定會毫無保留的把這些東西告訴胡全才,胡全才自然也會告訴洪承疇。
以洪承疇的狡猾和老謀深算,不可能不加以利用。
朱由榔隱隱覺得這次洪承疇不會死守長沙那麼簡單。
但現在光靠猜要想猜到這隻老狐狸打的是什麼如意算盤也太難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了。
思定之後朱由榔便決定分兵。
一部分士兵在長沙城北外數里下船。另一部分繼續沿著湘江緩緩前進,準備配合攻打西城。
洪承疇啊洪承疇,朱由榔一直很想和他打一仗,現在終於等到了機會。
「洪經略,下官都已經照您的吩咐布置好了。明賊只要按照計劃進入了包圍圈,我們就能將其一網打盡。」
胡全才拍起馬屁來直是唾沫星子四濺。
不過他絲毫不以為意,洪承疇這個法子實在太好了。
明軍一旦走錯一步就會步步都錯。
而清軍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世上還有比這更爽的事情嗎?
「永曆小兒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們敢在城外和他決戰。」
胡全才越說越覺的帶勁。
「若能生擒永曆,派人押送至京師獻俘闕下,那陛下最後一塊心結也就打開了。」
鰲拜也覺的洪承疇的布置很不錯。
「攻城守城,守城攻城。來來回回就是這麼些東西,太無趣了。還是野戰來的爽快,真刀真槍的干!」
幾個大佬在討論,自然沒有高天爵和周培公說話的份。
二人束手而立,端是一句話也不敢說。
「其實本經略也是在賭,賭這一仗能夠重創明軍,甚至盡殲其主力。本經略要把永曆打的一蹶不振,向皇上證明天下氣運還是在大清這一邊的。」
洪承疇侃侃而談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