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魔石型初點火
一般魔法塔的建造周期,大約十五到二十年。
這是指那種建立在人煙罕至的荒郊野外,所需材料都是在有用到的時候,才開始籌措、運送的情形。
那些為建造一座魔法塔,累積了幾代人儲蓄的狀況,大部分會事先預備好的,都是些很特別且很難取得的關鍵材料。譬如能量池的核心奇物之類。
至於其他東西,都是在有需求的時候才開始徵調。不會有哪個魔法師家族,閒閒沒事就在自己的家族駐地,堆著未來可用於建造魔法塔的大量石材……
即使是在人口稠密區,譬如某座城裡頭蓋魔法塔,或許因為人手充足,建塔周期會縮短一點。但只要還需要收集建塔材料,時間就會大把的浪費在運輸上。
其次,所有用來建塔的魔法材料,都還需要使用塑型術去精雕細琢。而一個魔法師一天能使用的魔法數量有限,魔法學徒能做的更少。
可不存在材料充足,魔法師就可以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的情況。這可不是打起精神,咬牙苦撐,就可以像永動機一樣無限加班。權能有數,用完就沒了。
假如是在危險的地方蓋塔,他們更不可能把自己的精力與權能揮霍一空。要不然發生臨時狀況時,沒有辦法反應,那簡直是取死之道。
雖說追加人手,就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收集材料同樣需要時間。
這就形成一個現象,每天能處理的建塔材料不多,每天需要處理的建塔材料同樣不多。一來二去,每一座魔法塔在建造的時候,通常沒有太大的人手需求。
所以很多時候,建造一座魔法塔,通常都是一兩個魔法師。一個懂行的建塔者,一個是魔法塔的所有者,帶著他們各自的學徒,一塊磚、一塊磚這樣蓋起來的。這才需要一二十年的時間。
很有趣的一點,因為建造周期實在是太長了,所以最初的設計,與最後完工的魔法塔,通常都不會是相同的一回事。很難說哪一個階段的魔法塔比較優秀,但住的人開心,旁人也無從置喙。
門之雙塔的建造速度,用飛快都不足以形容。在以百萬計數的機人艦隊支持下,包辦了運輸與建造兩項大頭。
加上魔法塔早就有了完整的設計方案,這才能在七天的時間內,完成門之雙塔的大部分建造。僅剩能量池還沒點火上線。
相似的情況,當一個魔法師協會的區分會傾盡全力建造魔法塔,哪怕是一口氣蓋上十二座,會需要用上一二十年的時間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是納倫區分會的壯舉,同樣比不起七天蓋兩塔的機人艦隊。
後者的前身可是土元素精靈,迷地最佳建築大師。塑型術對他們來說不是魔法,而是本能,這才有如此快的速度。
換到人類魔法師身上,有充足的人手,又有納倫區分會牽頭,一眾專門服務魔法師的商會在背後支持,建造魔法塔的速度當然不用花上一二十年的時間。
由於十二座塔的擁有者不同,主導者也不同,所以在設計與用料上都有所出入,而非相同設計的制式標準魔法塔。建造的進度當然也就不一樣。
然而要蓋的建築物僅僅只是三層塔,可不像某穿越眾老家,那些在比高的摩天大樓,怎麼也不可能花上太多時間。
雖說迷地沒有建築用的重機具,但是法爺本身就是最優秀的建築師、工程師、製造者、苦力……所以蓋房子的速度一點也不會比某人老家的速度慢。
真要比較,那些用普通材料所建造的房子,在建築進度上還輸給用魔法材料建造的魔法塔。
後者還能用魔法塑型術直接變化魔法材料的形狀,但前者就只能靠力氣和運氣,把鄰近採石場送過來的石材給敲成所需形狀。
所以說在塑型術、輕物術、漂浮術、巨力術等等,各種魔法的輔助下,十二座魔法塔在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就已經蓋的差不多了。
也有半數以上已經封頂,只等將能量池點火,魔法塔就正式啟用了。
不過除了三座用傳統方式打造能量池的魔法塔外,其他準備使用魔石型能量池的工程進度,倒是都放緩了。
僅有一座魔法塔按照建設進度,將那複雜且帶著幾何之美的魔石型能量池搭建起來。
參與建造的魔法師相當多,什麼身分都有。畢竟這座能量池是近期中,全迷地所注目的焦點。有人希望它成功,也有人希望它炸開。更有趣的是,這兩個群體有重疊的現象。
建造魔石型能量池的過程不是很順利。但是迷地的魔法師有一個好處,就是照表操課的時候,他們會分毫不差地把東西按原樣製作出來。
除非今天某人所提供的設計太過抽象,又隱藏了太多關鍵內容,就是沒想讓人好好學會。但這不是迷地魔法師的作法。
大家願意公開的知識,藏一些陷阱在裡頭,目的是不想讓人學會。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拒絕公開,省下了後面那麼多麻煩的事情。
況且林放出這門知識的用意,本就是想將池水攪渾。怎麼可能把資料弄得雲裡霧裡,讓人看不明白。當然是怎麼詳細怎麼來。
各種透視圖、剖面圖、細節都巨細靡遺地登載在送出的資料上,彷佛恨不得手把手教那些看他這份魔法裝置知識的人。
這當然給那群嘗試製作魔石型能量池的法爺們,帶來相當的便利。饒是如此,這座能量池也是造得磕磕絆絆的。因為設計實在是太複雜了。
眾法爺抱怨歸抱怨,但還是想辦法將第一座魔法塔用的魔石型能量池打造完成了。
這是某人不曾透露過,魔石型能量池的設計是源自遠古魔法帝國所造的密瑟能核。假如這項消息流傳出去,估計可以造成更大的轟動,以及更多人的追捧。
先完成一座魔石型的能量池,目的當然是要驗證這項方案可不可行,以及權能輸出有沒有達到魔法塔的需求指標。
作為知識的提供者,林在資料上也不諱言載明,自己並沒有實際驗證過塔用魔石型的設計。
但魔石型能量池是可以用的,這點在魔法陣城市中有很好的體會,甚至還經過了實戰證明。這些是事後發生的事情,但不妨礙魔法師協會主動做補充說明。
其實早在打造這座魔法塔用的魔石型能量池之前,納倫區分會的法爺們就做了不少驗證措施。
或許迷地的科學方法簡陋到只有窮舉法可用,但在嚴謹度上,比起地球的科學家們不遑多讓。
說到底,魔法這門學問實在是太危險了,爆炸藝術可不是魔法的盡頭。
想想學徒級魔法中,就有眾多涉及到時間、空間、質能轉換、分子重構之類的魔法。魔法學徒們在不透徹其中道理的時候,就可以按照一定步驟,成功施展相關的魔法。
要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嚴謹的錯誤,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可以說迷地的魔法體系,就是人均行走的活躍核彈,隨時可能失控。如此一想,就覺得迷地的法爺們熱愛拿戰錘敲敵人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不好。
魔法實在是太危險了,還是少用吧。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生命,或無辜者的生命安全,法爺們在做魔法驗證的時候,那股認真勁是很值得嘉許的。結果雖然還沒到不容質疑的高度,但也算是可信的了。
總之,經過層層驗證,並且有相當多魔法師參與製作和交叉檢查的魔石型能量池,迎來了在迷地的第一次試運轉。
點火的過程相當順利,甚至比傳統型的還要容易。說起來,跟傳統型能量池那奇奇怪怪的核心奇物相比,魔石型就像是個乖巧的孩子,聽話、不吵鬧,說什麼才做什麼。
能量池成功點火之後,各種魔法塔的試運轉,以及最高強度的運轉測試,全都順順利利地通過。
最值得慶祝的,還是在經過各種測試後,布署在能量池外圍,品級為最低階的紅耀級魔石,並沒有被抽乾權能後的白化現象。
按照正常的使用方法,之前所啟用的魔法塔功能,瞬間就能抽乾成千上百顆這種最低階的魔石。而魔石一旦被抽乾,就失去了自然恢復的能力,這就等同於報廢了。
既然承受住了魔法塔的高強度運轉,為數眾多的紅耀級魔石沒有任何一顆被抽乾成白魔石,就代表眼前這堆滿一整層空間的魔石,確實被連結成一個整體。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魔法塔用』能量池』。
這樣的好消息,當然極大地振奮了納倫區分會一眾魔法師的精神。十二環塔有相當數量,預備使用魔石型的能量池。這對納倫區分會的人不亞於一場豪賭。
假如魔石型能量池不能使用,臨時要改換回傳統的做法,手邊有的核心奇物也只能滿足半數不到的魔法塔。
而且這些能夠提供奇物的魔法師,本身的積蓄還不足以興建一整座魔法塔。就只是在因緣際會下,先獲得了這樣的關鍵奇物。
想讓這些人把珍藏的寶物交出來,提供給已經蓋好,只欠能量池的魔法塔,少不得要在所有權上扯皮。
多個魔法師共有一座魔法塔的事情,並不算什麼特例。但沒有安排好的話,也會很麻煩。
這些身家不夠,但擁有奇物的魔法師,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成為十二環塔的塔主之一,就是這些利益糾葛沒能談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