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一瞬間接收到到大量的數據,並通過圖形處理將數據整合成一張張趨勢圖展現在顯示屏幕上,各處的傳感器數據在經過分析程序分析後表明一切都在按照計劃中的執行,高能粒子束的加速像往常一樣穩定。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約兩個時辰後,粒子束的加速接近了尾聲,此時的電子速度已經到達了百分之八十光速,而要維持這樣的光速,儀器一秒鐘消耗的能源就足夠整個廣袤西北一天的消耗總和。
當亞光速粒子流區域穩定後,超高速攝影器打開,一切準備就緒,曉霜按下了激發按鈕。
就像蓄勢待發的手槍扣下了扳機。
偏轉符文陣瞬間被激發,粒子束軌道被偏折,從不停往復循環的加速空間中折出,進入了偏轉撞擊腔,高達上萬的粒子幾乎全部打在了平鋪的金星表面物質上。
粒子的運動宏觀表現為穩固,而此時,撞擊時的粒子運動依然以亞光速的速度飛濺,其中心溫度達到了兩億億度高溫。
金星樣本的微觀結構如同一張莫名物質密織而成的大網,通過某種無法識別的力來禁錮,這也導致了金星物質無法參與此宇宙的普遍的化合反應。
但是再奇怪的力也無法經受住如同億億度高溫的轟擊,轟擊的瞬間,原本緊密結合的大網像是被快刀斬斷的亂麻,瞬間解體。
高速攝像機忠實地記錄下這一瞬間,數以百兆計的數據忠實地還原出了撞擊的一幕。
沒有發生任何奇怪的事。
這讓所有的人都鬆了口氣,但也流露出可惜的因素。
然而,一個異常的讀數引起了曉霜的注意。
「老師,有點問題。」
荷田魔導師探過頭來,「怎麼了?」
「元素讀數升高。」
「什麼魔法元素?」
「不。。。不是魔法元素,是原始元素。」曉霜不可思議地說,「撞擊後的原始元素含量從無法檢出上升到0.03皮摩爾。」
「咦?容器被撞漏了?」荷田魔導師第一反應是這個。
「應該不是,因為已經停止上升了,這是檢測曲線。」
曉霜將面板上不起眼角落的元素檢測曲線圖調出來,調整顯示軸後,原始元素含量的上升十分明顯。
「難道是物質攜帶有原始元素?」一個魔導師奇怪道。
「不太可能,所有的物質都已經檢查過。」
荷田魔導師直起腰來,沉默了數秒,「那排除掉所有不可能,即使是再離奇的答案也是正確答案。」
「金星表面物質居然是由原始元素構成的?那海量的元素組成的元素潮汐難道是金星物質分解的自然現象?」曉霜瞪大了雙眼,周圍的人也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前者可以定論,但是後者不行,因為這不一定是自然現象」,荷田魔導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別忘了金星遺蹟。」
作為核心研究人員,他們並沒有被排除在金星遺蹟情報之外。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元素絲,是如何組成不同物質的?」
「這還需要對不同的物質進行進一步研究,但是現在可以給出一個猜想,比如說:纏繞的幾何結構。」
其他人陷入了深思。
金星物質的奇妙性質無法只在一次實驗中完全揭曉,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從圍觀上把金星樣本折騰了個遍。
最終,他們驚奇地發現,無論如何分解,他們都無法找到第二種構成物質的元素絲,而構成不同宏觀物質的原因,確實是由元素絲在空間中用不同地方式纏繞摺疊所導致的。
這種構成方式,研究者們聞所未聞。
人類無論將本宇宙的物質分解為多細小,都存在兩種以上的微觀粒子。當人們發現宏觀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時候,各種不同的大分子粉彩多樣;分子被剖開後,人們發現了原子的存在,幾十種不同的原子化合成無數種分子;而粒子的發現讓原子乖乖排入了元素周期表,根據不同質子中子數,即便是同一種原子也有各種不同的親戚,而電子更是能夠表現其性狀的存在;質子和中子最終被轟開的時候,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多達六鐘的夸克。
至於夸克之下又是什麼,是不是一種唯一的微觀粒子,誰也不知道。
然而,進行表面樣本卻為所有人展現出了另一種物質構成的方式,以一種美妙的大統一的方式,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絲連結構成,而分子級別的粒子是由元素絲按照不同纏繞方式區分。
通過拓撲學的幫助,他們發現了一百種不同的纏繞結構,分別對應了構成樣本的一百多種實物分子,然而此時他們卻遇到了一個小麻煩。
怎麼給這些結構取名呢?
一般分子,由兩個氧原子和一個碳原子構成的物質叫二氧化碳,那麼由三個甜甜圈結構和兩個直角組成的結構叫什麼?三甜兩角麼?
不得已,他們只好開啟腦洞,開始意識流命名,比如什麼「雞兔同籠」型,什麼「甲型方圓乙角型」,還有「南夫座型」。
讓這幫理科生起名,還真是難為他們了。
最終,西北實驗室將這些發現整理成了一篇篇學術論文,投遞給了頂級期刊。
自從得知金星登錄計劃以來,這些期刊天天等著這些論文的到來,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來自西北實驗室和元素海聯邦大學實驗室的雙重投稿,兩個實驗室也分別對應著兩所高能研究所。
而當此項研究發表以後,其影響力爆照式地傳播開來。
這得益於民用網際網路的初步建成,以及信息化技術向大眾普及,很多傳統媒體開始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傳播開始突破了價值底線——傳統時代,只有極其重要的信息才能通過傳送陣到達足夠遠的地方,而這往往是官方的權利。
時隔幾個月後,街頭巷尾關於金星的討論又多了起來,人們對這個毗鄰行星的興趣空前高漲,甚至有些團體喊出了二十年後送五百萬人登上金星進行大開發的口號。
只不過,在解決登上去以後地盤歸誰的問題之前,這個口號暫時沒有下文。
而在實驗室的另一角,李力極其高級管理研究團隊,正在討論另一件事關人類命運與生死存亡的問題。
內部會議室里,包括實驗室三巨頭在內,還有已經成為實驗室核心的樂正本,凌春,辛果,瑪麗蘇等一干人等,都圍坐在會議桌四周,側著身子望向牆上的白板。
為此,歐文大魔導師甚至從遊歷中返回,專程參加這次會議。
當然,有兩個人不在這裡,一個是莉莉絲,另一個是武沐。
李力站在白板前,在進行最後的運算。
與其說是運算,不如說是默寫,因為這一串公式計算他早已經算過一遍,最主要的是,結果如何。
最終,他毫不拖泥帶水地將結果書寫出來,蓋上了筆帽。
1.2x10的21次方,單位倫。
「這就是一立方元素完全反應後所釋放的能量,一個崩解陣大概能釋放九千萬倫的能量,可以講一棟高樓化為平地,而這個能量大概是崩解陣的兩萬億倍。」
李力在結果下畫了兩條線,補充道:「當然由於技術原因,一開始不可能釋放出如此多的能量,初期產生的崩解會在瞬間將剩餘的物質湮滅掉,即便如此,釋放出的能量可以在瞬間之內完全蒸發一座城市。」
「真有那麼強?」即便已經打了預防針,樂正本還是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說道。
「只強不弱。」李力點點頭。
「從星璃石里獲得的法陣我們並沒有驗證,但是根據獲得的計算公式計算所得的結果就是這個,而且最主要的是,星璃石在提供這個方案後,並沒有給出——或者說我們並沒有找到控制他的途徑。」樾樾說到。
李力非常遺憾,根據從精靈遺族那裡獲得的情報來看,精靈一族絕對擁有可控裂變的技術,但是對於星璃石這個自動問答機來說,只有精確的語言才能得到準確的答案,而「可控裂變」是一個它不認可的詞語。
「裂變符文陣——我們姑且這麼叫它——在裂解元素絲以後,一部分會轉換成能量,嚴格按照質能轉換方程,其實是不多的,但是裂解後的新物質會觸發還未裂解的元素繼續裂解,產生連鎖反應,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巨大的能量,而這些能量會直接激活裂解後的次級元素,造成類似於魔法:『崩解』的效果,最終導致極大範圍的崩解。」
「有做過實驗麼?」歐文老師問道。
「還沒有,所以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這個實驗我們要不要做?」李力嚴肅地說道,「提醒一下各位,如果做了,那麼它離公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他不會忘記,羅斯福總統在上任後第二天才知道這個絕密計劃,而當他在與蘇聯的首腦會議中神秘兮兮地向史達林透露這個計劃時,史達林毫不驚訝——蘇聯在曼哈頓計劃立項沒多久就已經知道了這個計劃。
「現在開始自由提問,並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李力環視一周,嚴肅地說:「謹言慎行,你們代表的不僅僅是你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