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崇禎的成長

  事實證明,人承受打擊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受虐提升的。記住本站域名

  這一次崇禎僅僅暈倒了一個時辰而已。

  等再起來的時候,他直接化身成為了暴怒的雄獅。

  「我大明建國兩百餘,無數強敵灰飛煙滅。區區逆臣賊子,也敢稱勇?太祖太宗在上,朕又何懼?傳令下去, 盡取天下兵馬。朕御駕親征,不平滅山東左逆誓不還師。」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全都傻了眼,沒想到崇禎會這般決絕。

  大明御駕親征的皇帝可不少,能打的也不少。

  可大家最刻骨銘心的,只有那一個。

  而且如今的局面,比那個時候更加兇險。

  難道大明國祚……

  崇禎又道:「朕御駕親征,所有愛卿分列陣前。就讓你我君臣同心,看一看那山東左逆如何相抗?」

  好傢夥, 大殿之中的所有官員全都如同風吹麥浪一般撲倒。

  「陛下三思!!!」

  「陛下!此誠乃生死存亡之際,不可不慎啊!!!!」

  所有的官員,即便是最暴烈的御史,都沒有一個贊同御駕親征的。

  這個局面讓崇禎更加生氣。

  「國家養士兩百年,仗義死節,只在今朝。爾等又何俱哉?」

  眾臣無人敢言,可也沒有人回心轉意。

  明知道必輸的仗,傻子才會去的。

  可如今皇上被刺激的發了瘋,也必須要想個辦法平息他的怒火,扭轉局勢。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溫體仁。

  雖然周延儒還是首輔,可所有人都知道他這個首輔已經失寵了。

  要說還有人能夠讓崇禎回心轉意的話,那必然是溫體仁。

  聽到讓自己上陣打仗,溫體仁也嚇尿了。

  眼見著群臣心意一致,溫體仁不得不出頭。

  「陛下,山東左逆固然天憎人怨,囂張無法。然陛下萬金之軀,天下安危之所系。輕冒鋒矢,君子所不為也。王公公有言, 左逆似乎鼠目寸光,儘管咄咄逼人,卻無進取之心。此等獠寇,雖威赫於一時,然必覆滅於方寸。臣以為朝廷不若順勢而為,先與左逆虛與委蛇。待籌劃得當,四方安穩,再雷霆一擊,則江山永固。而不至烽煙四起,萬民塗炭。」

  周延儒立刻跟上。

  「溫閣老誠乃謀國之言。今日之朝廷,兵弱而財竭。困於禽獸之間,稍有不當,必有難言之禍。不若依溫閣老之言,暫緩山東之伐,傾力解山西之困。屆時朝廷局面通暢,亦不懼運河阻塞、南北斷絕。山東一隅之地,焉能獨抗天下?」

  周延儒提到了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

  如今西北流寇肆虐山西、京畿, 左夢庚又截斷了山東。

  如此一來, 京師與江南的聯繫便有被切斷的危險。

  不要說京師急需的各種錢財物資無法輸送,就連通信都變得時斷時續。

  長此以往,朝廷對南方廣大地區的掌控必然會出現問題。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是西北流寇和山東左夢庚兩個難題了。

  處處烽火之下,大明就真的沒救了。

  一邊說,周延儒還用眼神警告王之光。

  其實又何止周延儒呢,大殿中的滿朝文武甚至包括崇禎身旁的王承恩、曹永淳,也全都盯著王之光,眼神里儘是威脅和警告。

  眼見著要變成朝廷公敵,王之光嚇破了膽,忙開口道:「陛下,那左夢庚……左逆有言,山東一事當可相談。倘若朝廷有意,可遣使者,前往滄州城下。」

  崇禎虎目圓睜,怒斥道:「我大明自立國至今,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談、不割地。他左夢庚區區一介謀逆,也配和朕談條件?」

  關鍵時刻王承恩不得不出面。

  谷棶

  「皇爺,這不過一時權宜之計。更且左逆尚未公開謀反,於朝廷威嚴受損還有商榷之處。不若先穩住左逆,待轉圜了局勢,他還不是籠中之鳥,任憑皇爺處置?」

  崇禎似乎被說動了,臉色猶疑。

  階下的全都是人精,注意到這一幕,立刻緊緊咬上。

  「陛下,老臣殘破之軀,死不足惜。願親往滄州,定要讓那左逆幡然悔悟。」

  溫體仁緊隨周延儒之後。

  「臣亦願往。」

  一時之間,眾臣人人出列自請,仿佛個個都急功好義,憂心國事。

  實在是他們怕了。

  怕崇禎真的堅持御駕親征。

  到時候崇禎如何不知道,他們這些被趕到陣前的臣子,只怕全都要變成炮灰。

  所有文武意見一致,剛愎如崇禎也不得不慎重。

  「周卿、溫卿乃國之重臣、朝廷頂梁,豈是左逆可以攀望?爾等仔細商討,拿出合適人選。切莫有損國威,否則定當嚴懲不貸!」

  崇禎雖然否了周延儒和溫體仁的請願,但也退了一步,默許了和山東和談。

  群臣不由的鬆了一口氣,渾然沒有察覺到上面的那個皇帝,悄然有了改變。

  人會成長的不單單是承受打擊的能力,還有見識和手段。

  剛剛繼位時的崇禎,毫無疑問是沒有任何從政能力的。

  藩王出身,朝不保夕的日子,讓他唯一學會的就是權謀之道。

  而他也是憑藉著這一點,順利的幹掉了閹黨。

  但權謀和治國完全是兩回事。

  很快崇禎就為自己天真的治國方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這其中當然也有他受教育不足的原因在內。

  身為皇子,崇禎對於大明王朝最深刻的認識,就是他的列祖列宗。

  而出於榮譽感,最被他推崇和學習的,毫無疑問就是朱元璋和朱棣。

  這兩位開國皇帝以其雄才大略、強硬彪悍的作風,奠定了大明王朝的基礎。

  崇禎一直以來,都以這兩位祖先為榜樣。自然而然學到的,也就是寧折不彎的秉性。

  可時過境遷,經過兩百多年的衍變,他所認知的兩位開國皇帝自然經過了諸多的修飾。

  他能學習和繼承到的東西顯然並不全面。

  他只學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剛烈,卻沒有學到兩位開國皇帝的手腕。

  於是表現在他的身上的,唯有剛愎自用。

  加上處理閹黨的手段太漂亮,導致外界對他給予厚望,讓他放不下聖君明主的架子。

  等到他意識到,真正的國政處理並非那麼簡單的時候,他的應對手法也就十分的粗糙和可笑。

  明知道遼東的後金短時間內不能平定,必須要結束在遼東方面的消耗,先全力解決西北之亂。

  可他毫無擔當,只是默許袁崇煥和毛文龍同黃台吉接洽。

  別說黃台吉占盡優勢,即便有心和談,可他這個能做主的皇帝不出面,黃台吉又怎麼敢相信袁崇煥和毛文龍的承諾?

  於是這兩場欲蓋彰彌的和談最終不了了之。

  崇禎也被黃台吉殺到城下,臉面徹底丟光。

  而為了挽回臉面,轉移矛盾,崇禎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嫁禍於袁崇煥。

  讓袁崇煥背了所有的罪責。

  這些都是崇禎成長的代價。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