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晴。
報紙上沒有任何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消息,有的只是首都陷落,呼籲國人團結抵抗的文章。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揭露南京大屠殺的文字,是英國記者田伯烈所撰寫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此書要等明年初才開始動筆。
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此時應該在拍攝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不過同樣要到明年才能將膠片偷偷運到美國。
《大公報》戰地記者劉君揚,如今已徹底跟外界失去聯絡。這位記者是周赫煊在天津招聘的,開設分館時被調往南京,周赫煊多次讓他撤離都不聽,以致現在生死不明。
周赫煊坐著私人小輪船,強迫自己不去想任何關於大屠殺的內容,繞道朝天門前往中央大學擔任歷史系主任。
抵達朝天門碼頭時,正好遇到一艘內遷船隻。船上載著國府賑濟委員會委員長朱慶瀾,以及賑務委員會的20餘名職員,這是第六批內遷重慶的政府機關,國家元首林森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到重慶了。
而剩下的大部分南京政府機關,以及99%的內遷企業、學校,此時都還在湖北和湖南。
常凱申最初打算把遷都一分為三,即國民政府遷到重慶,軍事委員會遷到洛陽,行政院遷到衡陽。到11月初,他正式召開會議,討論遷都事宜。
汪兆銘也對此發表了意見,勸林森把中央政府遷到武漢或廣州,至於四川則太偏僻,汪先生覺得太不適用了。
常凱申沒有接受汪兆銘的建議,他單獨與林森商討,決定把首都直接遷往重慶,最終做出決議如下:「第一,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遷到重慶。第二,軍事委員會不急著搬走,由老蔣臨時決定。第三,各部委機關,打散遷往長沙以南或四川、貴州各地。」
至於企業和學校,常凱申認為應該遷到武漢和宜昌,所以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學校都雲集在武漢、宜昌兩地。
直到明年10月,岡村寧次率十萬大軍向宜昌推進,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宜昌大撤退」。這場內遷被歐美學者稱為「東方的敦刻爾克」,為中國保存了工業和文化元氣。
說起宜昌大撤退,就必須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大資本家盧作孚。
早在淞滬會戰開打之前,南京國民政府就實施了「江陰沉船計劃」,將24艘船隻鑿沉於江陰下游,以阻攔日本軍艦沿江而上,那時杜月笙還主動提出鑿他的輪船。至上海、南京陷落,中央政府又在江西組織第二次沉船,前前後後主動鑿沉幾十艘江輪。
作為民生船運公司的老闆,盧作孚多次接到政府沉船命令,但他拒不執行,認為鑿船以斷敵路的做法無疑自絕後路。結果到了宜昌大撤退時,其他船運公司的船隻被沉得七七八八,盧作孚的民生船運公司成為唯一可以依靠的運力。
宜昌大撤退正值長江枯水期,運載大型設備的船隻,以及噸位太大的輪船無法通過三峽。按照當時的運力,那麼多物資和人員全部運抵重慶,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盧作孚和技術人員反覆研究,創造出枯水期間不停航的「三段航行法」,只用了不到40天就把人員運完,物資運出超過三分之二。又過了20天,盧作孚把剩下的物資全部運完。
而為了全力搶運物資人員,盧作孚在兩個月內虧損400萬大洋,損失16艘輪船,116名公司職員犧牲,61人受傷致殘。但他們卻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光是運走的兵工廠設備,每月就可製造手榴彈30萬枚,迫擊炮彈7萬枚,航空炸彈6000枚,十字鎬20多萬把。
在整個抗戰期間,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只是軍隊就運送了共計270多萬人。
順便一提,民生公司在宜昌大撤退時,第一條船運走的是300餘名戰爭孤兒。
有些人雖然沒有親赴戰場殺敵,但他們為抗戰所作的貢獻,是難以衡量且必不可少的。
周赫煊也是如此,他在四川開設的工廠,至今已有十二家正式投產,預計未來半年內,還有至少十家工廠能運轉起來。這些工廠將為戰時的中國,源源不斷提供後勤物資,並一定程度的解決民生問題。
周赫煊甚至弄出了一家手榴彈廠,專門製造「七人背」和簡易手榴彈,這些「七人背」將賣去廣大的敵後戰場。
別的不說,出川抗戰的川軍,就購買了大量的簡易手榴彈,威力雖不大,卻勝在數量眾多。
川軍實在窮啊,周赫煊當年雖然幫劉湘弄來步槍生產線。但在財政崩潰的情況下,步槍工廠時常停工,生產出的步槍大部分都賣給貴州的軍閥賺外快,就這樣都還拖欠著川軍將士無數軍餉。
而隨著前後幾批政府機關遷來重慶,周赫煊興建的花園別墅和高檔公寓賣得很火。都是大官嘛,必須住得體面一點,花錢再多也是值得的。
現在只是開始,等到明年宜昌大撤退以後,周赫煊的生意才會迎來新的高峰。
至於周赫煊去年投資的油墨油漆廠,此時已經占據四川地區70%以上的市場。在四川民眾抵制日貨的口號下,幾家日本油墨油漆企業銷量銳減,若非日貨便宜,恐怕就要直接倒閉了。
抗戰期間,民族資本家們大打愛國牌,比如香菸就出現了這些品牌:七七、盧溝橋、正氣、富強、國防、光復、勝利、強國、武裝、醒獅等等。香菸包裝往往印著飛機大炮和士兵形象,不知道的還以為賣的是軍火。
說起來很搞笑,美國雖然持續向日本出售戰略物資,但美國民間卻在1938年底掀起了抵制日貨活動。
這跟胡適等人在美國的宣傳有關係,隨著美國民眾對遠東局勢認識深入,並知道了日軍的殘暴(南京大屠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同情中國抗戰。
美國企業主趁機推波助瀾,引導輿論打擊日本商品,導致美國民間抵制日貨的風潮愈演愈烈。
至1939年春,美國民眾正式向議會施壓,要求禁止對日本輸送物資。這個風潮在1939年6月達到頂峰,同情和支持中國抗戰成為美國輿論主流,迫使美國政府在7月份廢除美日貿易協定,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