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的正式頒獎日期為12月10日,因為這一天是諾貝爾的忌日。
但從12月5日開始,「諾貝爾周」就悄然降臨,各種講座、演說、記者會、見面會、音樂會……五花八門。
到了12月10日,頒獎禮分別在瑞典和挪威舉行。
挪威那邊頒發的是和平獎,但獲獎者奧西茨基無法親自到場領獎。這位德國反戰記者,早在兩年前就被秘密警察逮捕,如今還關在納粹集中營裡面。
德國與挪威對此非常不滿,希特勒公開抵制,命令所有德國人都不能接受諾貝爾獎。挪威國王也拒絕參加頒獎禮,挪威《晚郵報》批評奧西茨基是「攻擊自己國家的罪犯」。
這一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似乎成了鬧劇,獲獎者無法到場,頒獎者(挪威國王)拒絕到場,只剩下一堆記者大眼瞪小眼。
瑞典這邊就要熱鬧得多,觀禮者足有數千人,可惜中國人很少。
中國此時的駐瑞典公使是空缺的,由使館二等秘書王念祖代任。整個瑞典公使館的外交官只有三人,而且經常拿不到工資,簡直寒酸得可憐。
國黨經營的中央通訊社,如今還沒有創辦海外分社,一切國際新聞都需要向外國通訊社購買。經常跑國際新聞的大記者戈公振,兩個月前病死了,否則他這次肯定要親自來瑞典採訪。
寒風蕭瑟,雪花飄零。
二等外交秘書王念祖,帶著兩個使館人員站在皇家音樂廳外等候。他們穿著嶄新的西服,已經冷得直發抖,嘴唇蒼白無血色。
沒辦法,他們太窮了,已經一年多沒有領到工資,根本無錢置辦著裝。皮裘大衣什麼的當然有,但破得不成樣子,甚至還縫了補丁,不適合在正式場合穿出來。
就三人身上的西服,還是在出國前定製的,平時都小心藏在衣櫃裡,只有遇到大場合才穿。
「快……快到了吧?」呂兆新打著冷顫問。
王念祖跺腳呵著白霧,搓手道:「應該快到了,媽的,該多穿一雙襪子。」
孫方突然朝前一指:「王秘書,有輛車過來了!」
三個可憐的外交官頓時踮腳張望,只見那輛轎車緩緩停下,車裡出來了兩個外國佬。
「是居里夫婦,不是周先生。」王念祖失望地說。
約里奧—居里夫婦是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他們一露面,守候多時的記者立即撲上去,咔嚓咔嚓地照個不停。
呂兆新羨慕的看著居里夫婦,說道:「來瑞典工作三年多,總算是有盼頭了。周先生是第一個,以後還會有更多中國人拿諾獎。」
「但願吧。」王念祖無奈道。
使館二等秘書就能代任駐瑞典公使職務,可見他們有多不受重視,早他媽被國內遺忘了,能一年拿一次工資都是奢望。
這尼瑪算年薪了吧?說起來挺高大上的。
三人足足又等了十多分鐘,已經快成冰雕了,終於看到下一輛轎車駛來。
於珮琛和女護士首先下車,緊接著是張樂怡扶著周赫煊現身。護士連忙遞來一根拐杖,然後扶著周赫煊慢慢往前走,於珮琛用英語喊道:「各位記者朋友,請不要擁擠,周先生的傷口還沒痊癒。」
王念祖連忙帶著兩個手下去迎接,被寒風一吹,渾身哆嗦著握手說:「周先生你好,我是中華民國駐瑞典公使館二等秘書王念祖,代行公使之職。我代表駐瑞典公使全體外交人員,熱烈祝賀周先生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為咱們中國人爭光!」
周赫煊感覺自己握著一團冰塊,王念祖的手都凍得發青了。他解下自己身上的裘袍給王念祖披上,感慨道:「辛苦諸位了。」又轉身對張樂怡說,「樂怡,快給三位兄弟找幾件皮大衣來!」
「不辛苦,不辛苦。」王念祖感受著裘袍的暖意,說話時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呂兆新激動地說:「周先生,我們來扶你進去吧。」
「好。」周赫煊笑道。
呂兆新和孫方立即跨前一步,左右扶著周赫煊,在王念祖的帶領下走向瑞典皇家音樂廳的大門。
走到音樂廳內,三位可憐的外交官終於暖和了些,不至於被當場凍死。
另外四位獲獎者已經就坐了,分別是英國的查德威克(物理學獎),法國的居里夫婦(化學獎),德國的施佩曼(醫學獎)。至於諾貝爾經濟學獎,此時還沒有設立。
「你好,周先生!」查德威克起身問候。
「你好,查德威克先生。」周赫煊握手道。
緊接著,居里夫婦和施佩曼也分別用法語和德語打招呼,大家坐在最前排很快就聊起來。至於三位外交官,非常自覺地跑到後面的席位,他們只能算來觀禮的。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帶著他的王后維多利亞現身。
維多利亞王后是德皇威廉一世的外孫女,屬于堅定的親德派。連帶著,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也立場堅定的支持德國——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當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他甚至背著瑞典政府,悄悄給希特勒發私人賀信。
古斯塔夫五世又高又瘦,戴著一副小眼鏡。他以前還掌握著瑞典軍隊,並且在一戰的時候想跟著德國玩耍,但軍權很快就被政治黨派給擼了,如今已不問政事,專心當他的職業網球手。
恩,這位國王陛下,死後被選入國際網球名人堂。
最先頒發的是物理學獎,接著是化學獎和醫學獎。至於文學獎,可能因為不重要,或者是最重要,被安排在最後一個頒獎。
霍爾斯陶穆一臉嚴肅地走上去,說道:「尊敬的國王和王后陛下,尊敬的諾貝爾獎得主們,女士們,先生們。周赫煊是一位詩人,他的小說猶如詩歌,摒棄了傳統的筆法,勾勒出中國的社會畫卷。他用犀利幽默的筆觸,諷刺人性荒謬,抨擊政治偽善。他通過構建荒誕的世界,揭露了人類生存狀態中最黑暗的一面,以神話和傳說的方式賦予強烈象徵以及形象。在他的《神女》當中,一切都是顛倒的……周赫煊作品的文學表達,已經超越了當下的眾聲喧譁。周赫煊先生,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從尊敬的國王手中,接過193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眾人的掌聲中,周赫煊被護士攙扶著上台領獎。已經披上皮大衣的三位外交官,激動吶喊著,不由站起來瘋狂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