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長嶺山防線(二)

  在一片嘈雜的交談聲中,人們終於迎來了開飯的時刻。

  在青牙軍士兵監督的目光下,大家依次排隊,小心翼翼地領取自己的餐食。

  一張巨大的麵餅被遞到了手中,緊接著,右手中的碗被舀入了一大勺熱騰騰的肉湯,瞬間碗裡裝滿了香氣四溢的食物。

  肉湯濃郁,肉塊清晰可見,漂浮著蔥花和大蒜等調味品。

  這讓在場的人們激動不已,因為這樣的美食對他們來說,只有在過年時才能享受到。

  然而,總有一些不安分的傢伙試圖插隊或者搶奪別人的食物。

  對此,負責維持秩序的青牙軍士兵毫不猶豫地用皮鞭和軍棍予以懲罰。

  打得那些違規者痛哭流涕,連連求饒。

  周圍的人群見狀,紛紛發出嘲笑聲。

  幸災樂禍的看著這些在青牙軍面前,還想逞凶的傢伙自食其果。

  在一片歡笑聲中,民夫和軍壯們按照同鄉或同隊伍聚集在一起,找到合適的地方蹲下,開始大快朵頤。

  許多人邊吃邊讚嘆,沒想到跟隨軍隊來到邊關,還能享受到如此美好的食物。

  孫截散帶領著輜重營的將領們在旁邊靜靜觀察。

  看到大家都吃飽後,他揮了揮手。

  營中的書吏校旗們立刻明白了意思,大聲喊道:「開工了,開工了!吃飽了就趕緊去幹活,完工後還有工錢等著你們。」

  「幹活,幹活!」

  各個隊伍的頭目也跟著吆喝起來。

  民夫和軍壯們吃飽喝足,心情愉悅,紛紛站起來,充滿幹勁地開工去了。

  從長嶺山的山腰開始,依照施工圖紙,一道道白色的石灰線條已經被精心繪製出來。

  在這些線條的指引下,各個隊伍的民夫們在輜重營的文書官們的帶領下,各自負責一段區域的工作。

  這些服役的民夫們大多數都有力氣。

  他們齊聲高喊著勞動號子,揮動著手中的鋤頭和鐵鎬,不斷地挖掘土壤。

  還有的人挑著簸箕和籮筐,負責搬運泥土。

  而另一些人則在築牆,他們使用夾板,將泥土填入板內,然後用杵子用力夯實。

  夯土的聲音此起彼伏,整個工地呈現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由於工作是按照分工包段進行的,民夫們不能隨意走動。

  再加上情報局人密切監視。

  即使這其中有建虜的間諜,孫截散也不擔心長嶺山防線的具體情況,會被敵人窺探到。

  由於參與工作的人數眾多。

  因此在不到下午三點的時候,整座山上層層疊疊的矮牆和壕溝就已經挖掘和修建完畢。

  到了這個時候,山上的進一步布置工作就交由輜重營的士兵來完成。

  不再需要這些民夫和軍壯的幫助了。

  他們領到了工錢,提前享用了晚餐,然後被送離了防線。

  這讓參與施工的民夫們感到非常惋惜,甚至希望能夠再多干幾天活。

  當天,長嶺山的防線基本上完成了布置。

  溫越巡視後表示非常滿意。

  這是一個比慎水河畔更加堅固和危險的地方。

  如果建虜膽敢進攻這座山,這裡將成為一台巨大的絞肉戰場,只能進不能出!

  次日,洪承疇以及眾多官員抵達長嶺山。

  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震驚不已。

  僅僅一天之隔,長嶺山已面目全非,其防禦工事之嚴密,令人心生畏懼。

  只見整個山體的樹木與雜草已被徹底清理,山上山下的視野變得異常開闊。

  他們踏上山路,發現山勢似乎變得更加平坦,行走起來更為順暢。

  起初,眾人不解,這樣的地形豈不是更利於敵軍進攻?

  按照常理,山坡應越險峻越好。

  洪承疇有些不解,便朝溫越詢問。

  溫越解釋說,這是為了讓建虜在這片山地上儘可能集結兵力,以便山上的火炮能夠更有效地進行集中打擊。

  眾人恍然大悟,隨即心中不禁生出一絲寒意。

  若是建虜過來,第一反應也會認為平緩的山坡有利於己方進攻。

  自然會在此處部署重兵,殊不知這樣就是中了陷阱,成了山上火炮的活靶子。

  這種戰術雖簡單,卻極其狠辣。

  真是生死一線間。

  接近山腰時,道路變得艱險,遍布深邃的壕溝與陷阱,溝底布滿尖銳的木樁,令人望而生畏。

  一旦失足跌落,必將遭受致命的穿刺。

  而這些壕溝陷阱設計得十分巧妙,前方均有一道低矮的牆體或土堆作為掩護,從後方難以察覺其存在。

  可是,一旦貿然躍過,後果不堪設想……

  更令人膽寒的是,這些壕溝陷阱之間相互勾連,形成了一系列的連環機關。

  有時連續出現七、八個陷阱,即便不因墜落而亡,也會因疲憊至極而倒下。

  這些陷阱的設計毫無規律可循,它們在不同坡地上呈現出曲折的「之」字形分布,使得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

  若試圖用盾車作為掩護推進,只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左右為難。

  除非耗費巨大力氣挖掘無數矮牆、填平大量壕溝,否則根本無法逼近前方陣地。

  面對這些偽裝精妙、令人心生畏懼的壕溝以及其下尖銳的木刺,好些個將領都是心驚膽跳。

  然而,如果整個山坡都布滿了陷阱壕溝,那麼不僅敵軍難以攻入,己方也將難以出擊。

  這與青牙軍堅守中尋求反擊的戰略原則相悖。

  因此,在長嶺山的東南和東北方向,特意留下了五條寬敞的道路供通行。

  這十條通道寬度約為二十步,從山腳直通至山腰,途中無任何阻礙。

  既便於敵軍進攻,又會使他們在通道上擁擠成群,成為火銃手們的理想射擊目標。

  這樣既能以較少的兵力進行防守,又能取得最大的戰鬥效果。

  同時,青牙軍若要發起反擊,也能通過這些通道迅速出擊。

  這是在前面一些的布局。

  當眾人再走了一些路後,眼前的地勢突然變得陡峭起來。

  顯然,這段山坡經過人為改變,沿著山體,被削成了傾斜的坡面。

  在傾斜的地面上,一道矮牆立著。

  它的高度僅及戰士們的胸膛,但其堅固程度卻不容小覷。

  牆後的士兵們得以藉助這堵牆作為掩體,向前方目標發射箭矢或鉛彈。

  實際上,這道矮牆連同斜坡一起,總高度達到了兩丈。

  牆的前方是一條深深的壕溝,而在它之前,還有兩道較小的壕溝環繞。

  那條大壕溝深達一丈,寬度亦是一丈;

  小壕溝則深半丈,寬亦半丈。

  壕溝底部布滿了鋒利的木樁,這些木樁的尖端經過火烤,變得堅硬無比。

  這三道壕溝之間相隔兩步。

  中間的平地上布滿了如狼牙般尖銳的拒馬和鹿砦。

  它們上面的倒刺仿佛隨時準備噬人鮮血。

  前幾天,溫越提到每一組三道矮牆和壕溝構成一道防線。

  每當建虜攻擊其中一道矮牆時,就會遭到來自上方和下方的三重火力猛烈打擊。

  當時,眾人對此還不太理解。

  然而此刻,他們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不禁感到震驚。

  耳聞不如一見,只有親眼所見,才能真正體會到溫越所言不虛啊。

  親眼所見的震撼遠勝於空洞的話語。

  就在那道矮牆不遠處,又有一道斜坡,斜坡上建有另一堵牆。

  接著又是斜坡,又是矮牆。

  這三道矮牆順著坡勢,一道比一道高,層層疊疊地立在眾人面前。

  望著這三道斜坡和矮牆。

  眾人終於明白了溫越口中所謂的「立體式火力鋪蓋」的真正含義。

  此刻,青牙軍的輜重營已進駐長嶺山。

  他們的隊伍整齊劃一,顯得異常精幹和堅韌。

  這樣的戰士無疑是不畏生死、戰鬥到底的勇士。

  他們中的火銃手握著厚重且精良的火銃,想像著他們從三道矮牆上同時開火的場景,眾人無不感到一陣寒意。

  可以預見,即使己方率領軍隊發起進攻。

  首先也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道矮牆上,以應對牆後士兵的反擊。

  然而,進攻者絕對不會想到的是,頭頂上還有兩道矮牆上的士兵,正冷酷地瞄準著他們,用那些犀利的火銃從上方鎖定目標。

  這種局面下,既要防備下方又要警惕上方,實在是難以兼顧。

  再加上時不時投擲下來的萬人敵或毒煙瓶……

  光是想像就足以令人膽寒。

  眾人不禁讚嘆,眼前的防禦布局看似簡單,但深入思考後便能發現其卓越之處。

  在場的一些官員將領中,有些人自認為在守寨防禦方面頗有心得,但與眼前的防禦體系相比,他們的策略顯然不止遜色了一點。

  看來前日溫越的說法還是過於保守了。

  僅僅攻破這三道矮牆,建虜怕是要損傷三四萬吧。

  除了矮牆和斜坡外。

  空出來的通道也是一處致命陷阱。

  這條些通道,仿佛是潛伏著張開巨口的黑暗生物。

  兩側的凸起牆壁如同護衛般屹立。

  不難想像,一旦建虜試圖從這裡侵襲,他們將不得不直面來自兩端的火力夾擊。

  再加上火炮轟擊,絕對會使這裡成為一片吞噬生命的死亡地帶。

  而令人矚目的是,那些凸出的牆面尖銳無比,甚至連一絲可供躲避的死角都不存在。

  放眼望去,前方的一系列矮牆錯落有致,宛如一幅精巧的齒輪圖譜。

  這與傳統的大明城池防線,截然不同。

  眾官員將領們對這樣的防禦工事讚不絕口。

  他們穿過通道,向右行進至第二道矮牆。

  隨後又向左深入十餘步,抵達第三道矮牆後的區域。

  此處是一片相對平坦的斜坡,寬度約莫數十步。

  在這個地方,一群勤勉的士兵正在用石塊建造一系列規整的小屋,供戰士們駐紮和休憩之用。

  然而,令眾人困惑的是。

  這些房屋的前方和頂部堆積著大量的土袋。

  以及裝滿泥土的簸箕和籮筐,整齊地排列在空地上。

  看到眾人的疑惑。

  溫越解釋,這些土袋和簸箕,是為了防止大炮的跳彈。

  聽聞此言,眾人恍然大悟。

  許多人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土袋與籮筐竟然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平虜伯這又是一個新奇手段啊。

  眾人繼續前行,穿越了坡地,迎面而來的是一系列壕溝和矮牆,這些防禦設施與之前的防線如出一轍。

  經過連續三道這樣的防線後,接近山頂的位置,一座正在建設中的炮台映入眼帘。

  這座炮台巧妙地依託於山石的突出部分,擁有極佳的視野。

  從這裡俯瞰,整個山脈盡收眼底。

  可以預見,一旦在此處架設火炮,將對山腳乃至平原上的建虜,構成有效的壓制和轟擊。

  最終,眾人登上了長嶺山的巔峰。

  山頂寬闊而綿長,地形略顯起伏,實際上是由幾個小山嶺匯聚而成,因此得名長嶺山。

  在這裡,圍繞著火路墩的周圍,眾多青牙軍的輜重營士兵正忙碌地築造城寨。

  至此,眾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總算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城寨工事……

  然而,細看之下,又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青牙軍在山嶺上建造的城寨,無論是寨牆、寨門還是居住區,大多採用堅硬的山石精心砌築。

  寨牆呈現出一種凹凸不平的設計。

  每隔一段距離便在建構塔樓,顯然是為了形成交叉火力網,實現多層次的打擊效果。

  這項工程規模宏大,非短時間內能夠完成。

  不過,得益於前方防線的成功建立,後方的城寨建設得以從容進行,無需急於求成。

  在主寨的腹地,規劃中將建造眾多巨大的糧倉,作為青牙軍儲備糧食的戰略要地。

  這些糧倉的規模宏偉,似乎能夠儲存大量的糧草物資。

  這一景象立刻引起了在場眾人的思考。

  鑑於長嶺山防線如此堅固,將一部分糧秣囤積於此,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最後,眾人來到了山的東北側。

  這裡同樣布滿了多道矮牆和壕溝,這些防禦工事沿著河流蜿蜒延伸至山的西北面。

  而在西北面,依據地形特點,築起了數道堅固的石牆。

  如果敵人企圖從這裡攀登而上,留守的士兵只需輕輕一擊,敵人要麼當場斃命,要麼墜落山崖,難逃一死。

  看完整個長嶺山的防線。

  看著這片變得陌生而險峻的山地,每個人的心中,都可以斷言。

  任何敢於強攻此地的敵軍,都會面臨慘重的代價,鮮血將在這裡流淌殆盡。

  另外,眾人有一種隱約感覺。

  隨著溫越的不斷崛起,這未來的戰爭,將會有著新的變化,新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