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艱難求活

  祖大壽和吳襄這些人,他們名義上為大明的軍人,事實上他們是遼西本地地主的代表人物,對於本地的利益,看得比所謂的國家利益還要重要。

  不過他們也都認為,國家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他們之間只是合作的關係,現在朝廷想忽悠他們去死,這可是不容易,他們可不會輕易的上當。

  遼西將門在孫承宗時代,可沒有今天的強大,袁崇煥也是他們認可的一名代表性人物,可惜孫承宗去職,袁承煥慘被千刀萬剮,這樣的下場,也都令他們認識到一點,那就是聽朝廷的沒有什麼好下場,不是去職就是千刀萬剮。

  而且祖大壽他也都更擔心一點,當年已巳之變時,袁崇煥下獄,他看見風聲不對就跑,皇帝可是下了幾次旨意,讓他回去,他都沒有回去,他就擔心一旦離開了軍隊的保護,他的下場,比袁崇煥好不了多少。

  而且這一次進入了關內,皇帝會不會秋後算帳,這也都不好說,他也都知道,在朝廷和皇帝的眼裡,他們這種人其實不是亂臣賊子,就是粗魯夫,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人物,你都上不了台面,人家會把你當人?

  而且他們也都知道,現在在京中興風作浪的那一位許太監,此人心狠手辣,喜歡劫富濟貧,遼西將門這些人,這些年貪了這麼多的錢,可能早已經上了人家的黑名單了,人家就等著你們回去,就把你扣了,然後抄你的家,滅你的族。

  放棄關內的地盤,進入關內,這不是好的選擇,這是遼西將門,乃至數萬將士一致的認定。

  倒是建模和華夏軍那裡,他們十分的重視武官,但是這些人對軍隊的控制性也都非常的強,一旦投了,軍隊就得交出去了。

  你還別說,祖大壽他還真的投過建奴,就是看在建奴那裡沒有什麼好日子過,所以才逃了回來,才反正了回來。

  這樣的案底,也讓他驚懼不已,他也就擔心,像他這種有前科的人,就是投了建奴,估計也難逃一死。

  而且到了現在這地步,他還不太想投建奴,因為建奴可是被華夏軍打的節節敗退,只要看見了華夏軍他們的這些紅衣大炮以後,祖大壽就認為,想要打敗他們,根本就不太可能,或建奴可以在關外白山黑水的大地上縱橫,但這隻要是有河水和江河的地方,你都打不過華夏軍,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永遠都成不了勢,做不了大事。

  所以迫於無奈,他們只能夠想辦法,去跟華夏軍接觸了,即使對方不同意,也可以先看一看風聲,再決定行趾。

  恰好華夏軍最近剛剛收復了海州,海州跟祖大壽所在的錦州,相距極其的近,所以祖大壽就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對對方表示了仰慕之意,希望能安排一個時間見面。

  華夏軍突然間兵出遼南,拿下了三衛之地,可是令建奴寢食難安,雖然建奴他們是準備死守海州,但是看見華夏軍弄來了這麼多大炮以後,他們知道死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而且現在打仗,是大炮轟步兵沖,火槍橫掃,他們這些以騎射起家的兵,對上了這些火器怪獸,還真不是對手,最終只能夠讓出海州城。

  這也讓華夏軍完成了對整個遼南的控制,當孫傳庭水陸大軍並進,拿下海州之時,聽他也是意氣風發,他大聲的說道:「大炮所到之處,就是真理所在。」

  以前的孫傳庭,他不是一個火炮至上主義,他認為打仗還是得靠人,火炮只是一個輔助性的東西,但是進入了華夏軍,率部去打仗以後,他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很爽。

  這華夏軍實在是裝備太精良了,太能打了,這就像用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一樣,想殺誰就殺誰,即使你披著鐵甲,一樣可以砍破你的鐵甲,把你幹掉。

  不像他以前所指揮的,所訓練出來的那一隻秦軍,他們不是兵甲不夠,就是武器不足,不是軍餉不足,就是糧食不足,總之就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到了戰場之上打仗,也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令他軍令難以貫徹。

  比如說在他們圍剿高迎祥大軍的時候,他可是派出了一支騎兵,準備將高迎祥的流寇把他們的老營一鍋給端了,讓他們全軍覆,但是官軍之中的騎兵數量太少,戰馬不多,最終因為人力馬力不足,而坐視李自成等人逃了。

  當時孫傳庭還是在感嘆,讓李自成這小子逃了,只怕會後患無窮,所以他繼續的組織他的軍隊,在終南山中對李自成的殘部進行狂攻猛打,就是皇帝對他下令,讓他去別的戰場,他也都死活不去,因為他就是怕功虧一簣,讓對方死灰復燃。

  https://

  孫傳庭現在在想,如果當初有華夏軍這麼多的騎兵部隊,早就把李自成這小子一鍋端了,跟他的舅舅一起,押往京城當眾剮了。

  華夏軍的遼南軍,雖然兵力只是數萬而已,但是直接擁有大量的火炮,還有擁有大量的騎兵部隊,他們背靠大海,進可攻退可守,令建奴狼狽萬分。

  這一次他擔任了遼南總督以後,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會首先穩定三衛,誰知道他一來,就是先把海州拿下來再說,因為華夏軍擁有強大的火炮部隊,他們的水師可以把火炮運往遠海的城市,這就意味著他們火力上的優勢是對方無法相比的,所以他們沿著海河進入海州,圍攻海城之時,對方在一番抵抗了以後,知道不能力敵,立即迅速的退了。

  建奴本來把海州當成他們進入遼南的前進基地,也在這裡扼守,不讓對方能夠進入遼東大地,成為他們必守之地,死守之地。

  皇太極在聽聞大軍襲擊海州的時候,他還給海州的守將濟爾哈朗下令,要求他用盡一切辦法,也要死守住海州,援軍不日將至。

  但是一天就接近三千多人,十個牛錄的陣亡,令他受不住這樣巨大的損失,只能夠命令撤退了。

  因為這裡是海邊,附近華夏軍可以調用他們水師的大炮,對城裡面進行攻擊,根本就無法抵擋敵人的大炮,即使他的士兵是披著三層鐵甲,但是如果遇上對方的大炮,也是死路一條,所以皇太極他是氣得牙齒都咬碎了,最終還是得命令濟爾哈朗率領他的部隊,迅速的撤退。

  海洲落入了華夏軍之手,孫傳庭就把他的總督行轅設在了海州,而遼南知府府治則在金州,一南一北,相互呼應。

  華夏軍在拿下了海州以後,無論是北上遼陽、還是南下遼西走廊,西進蒙古草原,都有了更好的前進基地了。

  建奴重兵把守的海洲,居然讓華夏軍一日拿下,也都令遼西將門這些老油條們看不起建奴,認為他們難成大事,根本就不能向他們投降。

  孫傳庭把他的總督行轅設在了這裡,下一步就要拿下更多的地方。

  孫傳庭他這一位遼南總督,主要是掌管軍隊方面的事情,至於民生和後勤方面的事情,不用他管,他只負責練兵和指揮軍隊作戰,民生後勤方面的事情,交給周文同負責,華夏軍家底極其的豐厚,他們可以為軍隊提供很好的糧食和後勤保障。

  既然有了這麼多便利的條件,孫傳庭就決定,非得打幾場大仗才行,手中擁有這樣一把利刃,不多砍幾個敵人的腦袋,如何對得起後方的兄弟。

  正當孫傳庭謀劃下一步的行動之時,他接到了祖大壽的來信,對方言辭懇切,對他表示了仰慕之意,話中表示,想要在雙方的分界線那裡見一次面。

  孫傳庭不認識祖大壽,但是對於這一位逃跑將軍和老油條將軍,那是久仰大名。

  孫傳庭現在駐屯在海州,雖然說令他們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形勢更加的好,但是也都令他有些為難,他是繼續北上攻擊建奴,還是南下拿下遼西走廊。

  現在他的情形是好,但是敵人又多了,主要的就是跟遼西走郎和草原方向銜接,接觸到的人更多了。

  最為主要的就是他怕,如果他們全力北上的話,祖大壽、吳襄等人兵出遼西走廊,切斷他的後路,他就會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了。

  華夏軍與朝廷是敵人,估計還是一號敵人,如果他們在跟建奴血拼的時候,對方來攻擊他的後方,這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在拿下了海州這戰略要地以後,孫傳庭也都不敢貿然前進,他必須理順了眼前的形勢,搞清楚了大家的想法以後,才能繼續北上。

  如果說讓他去攻打遼西走郎,這也不是辦法,因為他知道孫承宗和袁崇煥,可是花了幾千萬兩銀子,砸在了這裡,立了無數的碉堡群,就連強悍如建奴,他們在進攻這些碉堡群的時候,都是頭破血流,如果他們去攻打,估計結果也都好不了多少。

  而且來到了遼南,就得打韃子,如果跟明軍打自己人,殺自己人,就沒啥意思了,也不是他所想要的,也不是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