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暫時休戰

  錢謙益和司徒唯一的擔心也都不是多餘的,而是很現實的一個事情。

  別的不說,就以當年的太祖皇帝為例,朱元璋他在圍攻吳國的張士誠的時候,蘇州的軍民上下一心,堅持抵抗,打了半年之久,這讓朱元璋十分的震怒,認為這些人都是心向張士誠的,在攻破了蘇州以後,把張士誠的部屬殺個乾淨,殺不乾淨的,就把它們變為賤民,就連整個蘇州城的百姓,都被他們集體的懲罰,蘇州城的賦稅比其他地方高出了一倍,這是太祖皇帝時代就定下來的規矩。

  現在劉軍已經拿下了南京城,已經控制了這個地盤了,這些人就應該見好就收,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如果激怒了劉軍,他做出這樣的事情,最後受苦的,還是這些南京城的老百姓。

  錢謙益他救這些百姓,主要就是為了收攏民心,積累他個人的聲望,並不像另外這一位司徒惟一,司徒唯一他只想救更多的人,讓百姓少受些苦而已。

  錢謙益他則是有些想法了,他希望在劉布面前有所表現,在大明他就是宰相級的人物,劉家要拉攏於他,開出的價碼不能低吧,如果他又能夠做出令劉家都十分欣賞的事情,他的地位自然就不會低,他錢謙益可是一直以蕭何自比的人。

  其實更應該是跟李善長相比,只是李善長的下場不好,他才不敢跟李善長相比。

  他錢謙益就知道,劉家新崛起,跟本就無人可用,像他這般的天下名人,只要表現的好,肯定就會能混一個好差事。

  錢謙益他就是一個官迷,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當官,但是他卻不能稱是一個運氣好的人,在科舉方面,他的運氣好到了不得了的地步,順風順水,就是別人眼中完美的對象。

  但是在官場上混,卻顯得仕途坎坷,非常的不如意了。

  當然他所謂的不如意,指的是他沒有當到首輔,匡扶明主,治理天下,任何一個文人,自然就是學而優則仕,希望自己能坐上丞相的位置,宰輔天下。

  他錢謙益距離做丞相的位置,也就是一步之距,卻是被無限地推遠,這成為他人生的一大遺憾。

  也就是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在大明當上了首輔之位,他才死心,落入劉家軍手中,稍加威逼,他就決定投降了。

  既然已經投了劉家軍,就必須考慮在劉家軍之中的地位問題,就必須想辦法往上爬了。

  他錢謙益相信,他名聞天下,但是這並不足以讓他坐上一個好的位置,劉家父子跟大明的官場可是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不會認同你的名聲,或者是論資排輩就會把你任命為高官,而是看重你的能力。

  劉家父子用人,好像有點像是一代名人王猛的用人方式,這便是用人唯才,不在乎參與清。

  這意味著他必須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才能令劉家父子另眼相看,否則這是不可能混上一個好差事。

  而且這次這一件事情,他還是非常的熱心,他雖然世居蘇州,但也長居南京,在這裡期盼,能夠混一個差事,也不把自己當成外人,看見劉家大軍在城中行動,使大量的百姓深受其害。

  錢謙益就在想,如果能讓劉家大軍撤出這裡,百姓才能夠免受刀兵之苦,所以才會主動請纓。

  不過他的魄力還是有所不夠,劉布一句出了事你擔待,就把他給將住了,令他不敢多言。

  反而是司徒唯一,他光棍了許多,擔著就擔著,能救一人就算多救一人。

  劉家軍體現出極其強大的軍紀,完美的體現什麼叫做令行止禁,靜如山嶽,動如脫兔。

  本來他們一直就在城中負責執行任務,追繳敵人,清除殘黨,搞得城中雞飛狗跳,烏煙瘴氣的,殺聲沖天,亂成了一團,極端的混亂。

  但是在接到命令了以後,他們也都毫不猶豫,立馬的撤退,各支部隊有條不紊,按照命令,撤到指定的地方。

  劉家軍跟別人有一點不同的地方,這就是其軍紀嚴明,絕對不會燒殺搶奪,如果是讓其他的軍隊如官軍進入這裡,只怕會大開殺戒,大多數士兵忙於搶劫和姦**女,根本就無法召集部隊。

  錢謙益和司徒唯一看見這些部隊逐一的撤返,也都沒有趁機最後的時候,大撈特撈一把的打算,他們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馬上就去跑去面見城中的各位大佬,跟他們商量,讓他們勸說這些士兵,不要再做對了,不要再跟劉軍作對,迅速的投降。

  城中的明軍,基本上是由徐國公組織起來,在徐國公戰死了以後,這些士兵就在四名將領的帶領下,繼續地進行抵抗。

  也不是說他們非得死忠於大明朝廷,非得跟劉家軍死磕,而是劉家軍根本就不向他們招降,而是對他們進行狂追猛打,這種情況下,他們也都擔心,即使是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條,既然橫豎都是死,何不拼一把,也落著一個好名聲。

  現在劉軍撤退了,轉由司徒唯一和錢謙益等老熟人進行勸說,他們這些人便放下心來。

  城中的戰事開始告一段落,自從城破以後,城中的百姓就惶恐不安,就怕這些士兵趁亂的燒殺掠奪,只要有經驗和閱歷的人都知道一點,在戰亂之中,受傷受累的,最終還是這些老百姓,士兵瘋起來之時,沒有什麼是不敢幹的。

  所幸劉軍軍紀嚴明,只是追殺明軍的殘餘,如果不是主動攻擊或者是傷害他們,他們也都不會茲民擾民。

  但是這裡畢竟是戰場,雙方在廝殺、搏命,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控的事件,無數的百姓死於誤傷,死於縱火之中,城中數百處地方,引起了熊熊大火,這大火沖天,濃煙都冒出了數里之外,令整個富裕的南京城變成了宛如地獄一般。

  而劉軍持續的追殺明軍殘餘,也都更加重了這種惶恐,許多人就擔心,劉軍在追殺這些官兵的過程中,順手也都把百姓給幹掉了,也要擔心他們會遷怒於百姓,擴大打擊範圍,令更多無辜的百姓受害。

  正當所有人都害怕不己,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劉軍終於撤退了,他們進攻的時候,有如狂浪一般涌了過來,但是撤退的時候,也都如流水一般,非常的迅速,絕不拖泥帶水。

  當然劉軍他的撤退,並不是指他們撤出了城外,只是撤出了戰場,暫時不再交戰,駐紮在指定的地點。

  但招降不成,他們依舊還是會發動進攻的,這種進可攻,退守守的做法,才是他們的做派,劉軍的撤退,讓城中的廝殺停了下來,也都令剩餘的明軍和城中的百姓鬆了一口氣,只要不再打仗,萬事就好商量。

  如果是繼續廝殺的話,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許多人都擔心,這樣打下去,大火蔓延全城,大家都活不成。

  戰事一停,許多老百姓就開始走出家門,紛紛提著桶和水龍去救火,因為不救火的話,大火蔓延,就會把他們整個街區和坊區都給燒了,最終也是落得個一無所有。

  錢謙益等人不敢絲毫的浪費時間,他們馬上就去城中勸說,勸說這些官兵士兵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就可以保住性命。

  他們也都擔心,如果官軍堅持不降的話,他們麻煩就大了。

  不過這擔心是多餘的,當他們有了保證以後,這些官兵也都沒有什麼好猶豫的,相繼的放下了自己的武器,他們這些人,現在還在繼續抵抗,絕對不是因為對朝廷的效忠,而是因為劉家軍根本就不給機會,而是要對他們趕盡殺絕,把他們都幹掉的做派,就才令他們堅持的抵抗。

  既然現在如今已經招降,也許下了諾言,明軍就選擇投降。

  明軍走出他們的陣地和要塞,把武器交給了劉軍,正式結束了這一場戰鬥。

  錢謙益等人看見他們輕易的就說服了這些士兵們歸降,他們還是相當高興的,這就意味著雙方還是可以和平共處,沒有趕盡殺絕,非得打個你死我活。

  這一場仗打到了現在,官兵們也算是知道,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如果對方如果堅持的打下去的話,最終也就是死路一條,到了這一刻,許多人都也都開始擔心他們自己的身後事情了,他們這些人都明白和知道一點,一旦繼續打的話,劉軍會不會選擇屠城,會不會選擇報復他們身邊的人?

  要知道打仗之中,最難最受苦的還是這些百姓和他們的家人,還有普通士兵,一旦雙方打起來的時候,就很難以區分兵民,往往不分兵民敵我,一舉的幹掉。

  劉家軍他們只是停止了對城中官兵的追殺,但是並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用做了,也是奉命的鎮守城中的各處地方,占據津要,南京城是一個巨大的城市,周圍就達到了六十多公里之巨,幾萬精兵入城,分駐各處,完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