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南京,就是他們的陪都,擁有一套跟北京一樣的皇城和六部,如果北方的大明出了什麼問題,他們可以迅速的搬回這裡。
畢竟他們就是從南方的金陵起家的,這裡才是他們的大本營,他們完全可以退守這裡,然後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朱棣是這般說的,歷代先皇也有此想法。
但是劉家軍出其不意的戰略,可是打亂了大明君王二百多年以來的計劃,儘管大明皇朝,沒有實施過,但是他們心裏面一直是有這般的想法,那便是一旦北方混不下去了,可以退守南京,繼續的維持其江山和天下。
這是另類的道不行,乖槎浮於海。
但是現在的情形看來,估計是不可能了。
如果是天下太平之時,風調雨順,他們拿下了南京,未必就能做到奪他大明的天下,朝廷大可以從其他地方調集大軍前來圍剿,把他們這一支部隊徹底的剿滅。
但是現在不同,現在是小冰河期時代,整個北方災情十分的嚴重,大多數地方都已經是欠收,再加上流寇橫行,為禍數省,這叫天災人禍不斷,北方大不如前。
在這種環境之下,南方的優勢就大了,他們能拿出足夠的錢糧來支持戰爭。
大明能夠堅持到今天,這全靠是江南的賦稅錢糧,這一點是早有公論的了。
劉軍拿下了南京,也就意味著他們有可能拿下江南,正式成為了爭奪天下的有力集團。
劉布他也由山東劉氏家族的少年掌門,變成了名聞天下的大人物,掌控著百萬雄師,雄椐江東。
作為南京城中最為重要的地方,大明皇宮始建於二百多年前,就是當年朱元璋立國之時,便己召集四個省的工匠民夫,進行營建。
前前後後營建了幾十年,只不過只有兩任皇帝在此登基上任,分別就是朱元璋和建文帝,從此以後,就北遷變成了陪都。
雖然在法統上,沒有降低他的地位,但是在實際上它的地位是遠遠不如北京皇宮的,以前還好,皇家有錢的時候,為了維持皇家的威嚴,還是有不少的人員在這裡看守和維護,每年也都會拔出大量的錢糧,對他進行翻新和修繕,使其保持豪華和氣派,整潔清淨。
但是自從進入了崇禎年間以後,朝廷變得十分困難,根本就沒有餘糧,自然也就大大的降低了這方面的支出。
比如說派遣特使來南京這裡祭拜太祖皇帝,這是諸多祭拜之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支出達上萬兩,聲勢浩大,十分隆重,乃是當地十分重要的盛事之一。
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是大明皇朝的奠基者,也就是神,歷代的子孫對他的感激之情,那是無與倫比的,所以對這位皇帝的祭祀,也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皇族的眼裡,這比祭孔還要重要。
連如此重要的事情,朝廷都能削減開支,降低級別,可見他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連祭祀太祖皇帝,這般重要的事情都能夠削減開支和降低級別,更不用說其他的事情了,皇宮這些年缺少足夠的維護和修繕,也顯得破落不堪,少了皇家的氣派和尊嚴。
皇宮之中是有專門的人在管理,但是都是在北京失勢的宮人和太監為主,劉軍進攻南京城,這些太監和宮女們,他們萬分害怕,萬分畏懼,不知道如何是好。
別人可以逃,他們卻不知道逃向哪裡,逃往何方。
有一句話,叫做一入宮門深似海,進了宮門之後,想再出來就難了,即使出來了,過的生活也都是非常差,比起以前,遠遠不如,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所以說進了宮門的人,除非是橫著出去,否則都是好進不好出的,這些太監宮女們,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等待在這裡,一是等新主人的召喚和使用,二就是等死。
巍峨雄壯的皇宮,守衛卻不多,因為能跑得動,能拿武器的,都讓徐國公拉去守城了,也就讓整個宮城,都沒有任何的兵力,宮城之中,身份最高的自然就是鎮守太監盧九德。
盧九德他跟劉家有過合作,有過關係,但大都是已經是前塵往事了,他因為跟劉家合作而聲名鵲起,也都因為跟劉家合作,被皇帝差點打進了冷宮,也就是皇帝念及了舊情,才把他打發到南京來養老。
誰知道這老還真不好養,他也就才過了幾個月而已,劉家軍居然就打過來了。
太監和宮女們,都聚在了盧九德的身邊,齊聲的說道:「求老祖宗出來,主持大局,救我等性命。」
盧九德嘆道:「盧某身受皇恩,豈能夠投靠劉軍,這讓皇上知道,把他置於何地?」
他身邊的一名小太監道:「皇帝遠在北京,如果他有能耐,就不會讓南京丟失了。」
如果是以前,這樣的話那就是大逆不道,現在被人說出來,也都沒有什麼了。
盧九德他嘆道:「當年為了躲避劉家,咱家申請外放來到了南京,誰知道才躲了沒有幾個月,這劉家軍又打過來了,天下之大,卻無咱容身之地也。」
小太監說道:「老公勿憂,要知道劉家素有念舊情之說,老公你跟他們關係如此的好,只要你出面,劉家肯定會給你一個好位置。」
盧九德嘆道:「咱雖是太監,但自幼飽讀聖賢之書,知道忠臣不侍二主,錢謙益飽讀聖賢書,卻是如此的無恥和沒有骨氣,咱家卻不是他這般的人。」
盧九德的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想要與城俱亡,不再投劉家了。
所有人都認為,如果盧九德他要投劉家,劉家念在以前的交情,說什麼也會給他一個好位置,至少會給他一個好歸宿,但是盧九德就是不肯拉下這張臉。
大家聽到這一句話,可就驚呆了,要知道,大家來這裡,就是希望這位老祖宗帶領大家尋一條活路的,他居然一心尋死,這該如何是好?
所以他們紛紛的跪了下來,連連磕頭,說道:「求老祖宗開恩,你不顧自己的性命,也顧及大家的活路啊!這宮裡幾百人的生死,就盼著老祖宗你開恩了。」
盧九德他說道:「這有什麼好害怕的?人生自古誰無死,今天死跟明天死,又有什麼分別,某如此的貪財,但是卻是不怕死,今天既然劉家打到了這裡,某不能像徐國公一般戰死沙場,但是為國殉職,卻是沒有什麼問題。」
盧九德這麼一說,大家這是真的呆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宮城之外,槍爆聲不斷,殺聲喊天,劉家軍還在清剿這城中的官軍餘孽,他們現在的做派,大多數人都算是明白了,那就是這些官兵,敢主動的反抗於劉軍,所以劉家軍鐵了心,要把他們滅口,根本就不向他們招降,就是想把他們趕盡殺絕。
所以這宮中的太監和宮女們,一點反抗的勇氣和想法都沒有,只想著如何能活著,盧九德就是他們唯一的指望,誰知道這位老祖宗,他卻是根本不想活,這令大家如何是好。
這樣的處境,令這些人十分的彷徨和不安,宮中充滿淒涼之氣。
盧九德他哀嘆說道:「爹死娘嫁人,各安天命!今夜盧某就自殺以報朝廷,爾等就自尋生路吧?」
盧九德這麼一說,更是令這些人心都涼了。
大家這些人走出了盧九德所住的宮殿,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人建議:「既然是死,我等何不轟轟烈烈,大家舉火把這宮城一燒,也算是風光大葬了。」
他這般的說法,主要還是劉家不向他們招降,如果劉家向他們招降,他們會立馬投降的,還會把整座皇城獻了出來,既然你如此的看不上咱們,一點都不為咱們著想,咱乾脆就把皇城給燒了,一拍兩散。
但是就算是這一位提出舉火自焚的人,他也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勇氣這麼幹,嘴上說的硬氣,卻是真的不敢這樣的做,大家這是惶恐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時候劉家軍終於打派出代表,他們的代表打著使者的旗號,走進了宮城。
晚上的宮城,是鎖了門,這規矩是鐵的,是死的,使者是讓太監們用吊籃拉著上去的,使者他的到來,帶來了讓太監們十分高興的消息,那就是這一位使者表示,如果宮中的人願意投降的話,他們將會接納他們的歸降。
新朝也是要用人的,他們將會繼續的留用,成為新朝的一員。
至於招降常用的戲碼,什麼高官厚祿,金錢美女,一樣都沒有,有的只是饒這些人一命。
但是儘管是如此,已經令這些人十分的高興,他們如守得雲開見月明一般,歡天喜地。
前一刻他們還滿天烏雲,愁的不得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明天如何,現在劉家軍既然已經派出了代表,表示願意接納他們歸降,他們這些人根本就沒有猶豫,馬上就投降了。
南京一下,大明算是要完了,他們又不是皇親國戚,又不是士大夫功臣,只是一個苦命的宮女太監而已,也就是混一口飯吃的,就算是他們自殺殉國,估計史書也不會記得他們,也不會對他們大書特書,而是一筆的帶過,既然是如此,留取丹心也照不了汗青,還不如苟且偷生,留下一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