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達海上運糧,這是一種嘗試,朝廷希望通過這一種嘗試,用另外一條路子,讓他們獲得糧食和補給,但是這一種嘗試是失敗了,這就令他們非常的苦惱,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明帝國南方富裕,北方貧瘠,但是也需要靠北方的兵馬來統領天下,但如何把南方的糧食運往北方,就是大明朝廷所要謀劃的事情。
他們一直都是通過運河,把糧食運送過去,運河運送的成本,就是目前所有運糧方式中最為便宜的。
如果在陸地之上,使用馬車,使用人力來運送,其運送的成本,就消耗的非常的大,非常的高,甚至你派出一隊人把糧食運來,人到了京城的時候,這糧也都該吃完了。
到了這一步,朝廷他也都沒有什麼辦法了,只能夠命令北方的各大使司、府縣,如河南、陝西、四川等地,令他們當地的官府,用盡一切辦法,把糧食籌集起來,送往京師以供軍需。
這時候溫體仁他就提供了一個建議,就是建議讓鄭家出兵,攻打劉家以斷其後路。
溫體仁他的建議,馬上就朝受到了朝廷的反對,理由有好多,比如說地方的反對;比如說他跟劉家的關係;比如說鄭芝龍的出身,都是朝廷所擔憂的。
但是溫體仁他只是有不同的看法,他說道:「鄭芝龍他雖然身份暖味,但是他現在始終不反,如果他會反,始終還是會反,如果他不反,就應該為朝廷效力了。」
這一句話倒是令朝臣們眼前一亮的感覺,對呀!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如果鄭芝龍他反的話,始終還是會反的,如果他不反,朝廷不使用這一支力量去平亂,這就是浪費了。
劉賊最強大的力量來自於海上,他的水師可以進攻大明任何一處地方,這令朝廷苦不堪言,如果朝廷可以用鄭之龍的水師,前來攻打這些人,斷絕後路,還能送來糧食,這就改變了大明朝廷完全不利的局面。
所以溫體仁這麼提出,倒是獲得了大家的支持,而且到了現今,這溫體仁也願意為此做了保證,如果出了事,他負全責。
其實到了今天這一步,溫體仁他這一位內閣首輔,也是到了無以為計,黔驢時候了,如果他不能拿一點實實在在的成績出來,皇帝就會換了他。
與其等皇帝換之,其等皇帝滅,還不如自己奮力一搏,如果搏得成功了,就可以繼續當自己的首輔,不成功就回家耕田去吧?
有了溫體仁這一位內閣首輔的強勢支持,這就令朝廷決定任命鄭芝龍為平賊將軍,前軍大都督,提督福建軍馬糧草屯田事,率旗下水師,水陸並進,進攻劉賊,事成之後,不惜裂土封侯以酬謝。
相信這樣子的價碼,可以打動鄭芝龍,讓他出馬了,朝廷馬上就通過了聖旨,讓特使手持聖旨,騎著快馬,日夜南下,以最快的速度,把聖旨送到了福建,送到了鄭家去,讓鄭家出兵,攻打劉家。
有了這樣子的安排以後,如果鄭家真的是孝忠於朝廷,願意為朝廷打仗的話,他們出動水師去進攻劉賊的後路,這就讓他朝廷的局面完全的不同了。
朝廷他現在雖然已經無法出兵,但是他還是想盡了辦法要滅掉劉家軍的叛亂,現在冬季沒法出兵,所以他們現在先行的籌備糧食,準備武器,還準備從西南調來更多的軍隊,明年春暖花開以後,就對劉賊進行圍剿,爭取一舉滅了他們。
所以許多朝廷大臣都感嘆,大戰將起,天下又要大亂。
朝廷冒險使用鄭芝龍,也是走投無路之下的招數了,希望這樣的招數,可以成功,但是他們也都沒有把握,因為有太多的人說鄭家的壞話了,如果鄭家跟劉家勾結在一起,朝廷就危了。
吳宗達他運糧失敗,可是令他威風掃地,顏面盡丟,吳忠達他雖然有些迂腐,有些清高,但是他畢竟不是傻的,他也都大概的猜到,是他這群手下聯手的坑了他一把,即使沒有證據證明這些人是坑了他一把,也有一個事情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這些人也真是沒用,都是廢物一群,自己想依靠他們打天下,然後自己過安落的日子,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夠親力親為了。
他吳宗達來到了地方以後,也都沒有什麼治理地方的良策妙計,一向使用的都是無為而治,所謂的無為而治說白了就是偷懶,讓手下們自己干,現在事實上已經證明,這些手下根本就幹不了事,除了貪污腐敗撈銀子,就不干人事。
所以他只能夠親自出馬,親自來處理這些俗事了,就連他最為友好的幕友錢謙益他也都不想伺候,不想招呼了,一頭扎在他的軍機堂裡面,考量應該如何解決江南的危機。
當務之急,他是應該會同新任的鳳陽總兵吳非凡,率領這些精銳的軍隊,首先把劉家部署在江淮各地的軍事存在,給連根拔起,把這些人都給幹掉了才無後顧之憂。
劉家軍分散在鳳陽府各地有許多的據點和留後院,每一處的地方人都不多,但是集結起來可又不少,這就像一根釘子一樣,很有可能在關鍵的時候就發揮作用。
比如說他們在揚州城外三十里的翠岡,就留有一個營五百多人的兵力,這一個營的兵非常的低調,除了上次跟揚州知府高望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以後,雙方也也都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
他們一直就待在他們的軍營裡面,除了平時收收稅,收一份常例以外,就沒有別的表現了,許多人都認為,劉布把這些人部署在這裡,主要的就是為了分一杯羹,享受這些糧食和稅收。
倒是北邊的徐州,令吳宗達他非常頭痛,徐州的知府就跟劉家軍好得穿一條褲子,據說劉家軍在城裡駐有數千人人馬,都是精兵,還在城外九里山設下了大營,這裡才是他治下真正的威脅。
所以吳宗達他就在想,該集結他旗下最為精銳的軍隊,先把周邊的收拾和剷除了,然後就發兵徐州,先把徐州的敵人給滅了,然後再想辦法北上。
吳宗達他可是進士出身,排名第三的探,花非常的有才氣,他一直就看不起當兵的,認為這些當兵的都是賣力氣活的賤骨頭,自己跟這些人多說幾句話,都沒辱了自己的身份,現在為了打仗,沒有辦法,他只能夠強行的壓住自己心中的噁心,勉強的跟這些人打交道。
吳非凡就是吳宗達親信的手下,他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吳非凡來負責,這也就意味著從其他地方調集來的援軍,也都歸吳非凡他負責,吳非凡他在擔任鳳陽總兵之前,就是一個千戶守備,沒有立過什麼戰功,主要就是跟隨吳宗達這一位內閣次輔,然後平步青雲,現在當上了這麼大的官了,他也都不知道怎麼統兵打仗,怎麼謀劃部署,只知道一點,叫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只要手中的兵多將多,就可以打勝仗,所以他這一位鳳陽總兵,就開始豎旗招兵,在剛開始的時候,他不過是數千人馬,但是在經過了數月以後,他已經著招了將近三萬多人馬,這三萬多人馬,其實就已由流民、地痞、流氓為主,他人手招到了,但是武器和盔甲又是了一個問題,結果這一番折騰下來,他三萬多人的大軍,連人手一桿長槍,一把刀都做不到,許多人都是拿著竹竿,削尖充武器,軍服則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流寇賊軍呢?
其實吳非凡這麼賣力的招兵,吳忠達他還是非常欣慰的,認為自己所託得人,還給他送來了好大一批的糧食。
問題就出在了這裡,吳非凡他可是一個老兵油子,對於官場上的所有規矩都是門兒清。
說白了就是特別的擅長貪污,按照規矩,這糧響拔出來,他得把一半的分給上面的人,讓各處的人都分潤,只要這些人得了好處,就會為自己說話了,然後自己留下兩成,沒理由自己過手都不沾點好處,雖然不是雁過拔毛,但是這是常例,他必須這麼幹,結果分到了手下,只有三成了。
這三成本來只是給五千兵馬的糧食,結果又被他硬生生的遭到了三萬之多,結果就造成了如此尷尬的局面。
幸虧這裡是大明最富有的江淮,最富有的揚州,他們還是能通過向那些地方官府、向富豪們勒索,弄到了糧食,吃飽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說要準備武器兵甲這些,則是沒有辦法了,吳宗達也知道這樣的困境,只好下令從南京調遣,南京有許多做法儲備有不少的武器可以把這些的武器,調集過來以供軍用。
吳非凡他到達了三萬多人馬以後,膽氣也開始壯了起來,他就在想,當上了鳳陽總兵,就開始立威,起碼的就把得把揚州城外的劉家軍的那一個營先滅了再說,只要滅了他們,就可以占領最大的地盤了。
據說對方在這裡收了幾個月的稅,也都撈了不少的好處,即使他這些好處都運走了,運回山東去,但是他們也都可以占領其營地,讓他手下的這些人馬有個像樣的地方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