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大哥,你往榆林跑呀

  為了好好教訓崇禎,同時狠狠大搶一筆,此次入關的兵馬,為歷史之最。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十月初,皇太極召集蒙古八旗聚集,同時徵發漢軍八旗。

  由於寧遠和錦州已經歸於滿清,皇太極下令漢軍聚集錦州,蒙古軍集合於寧遠。

  到十一月時,三萬蒙古八旗,四萬漢軍八旗,火器營漢軍一萬,加三萬滿清人,全軍十一萬,再次入關。

  皇太極這次集合這麼多兵馬也有一個打算,若再遇到丁毅,必與他決死一戰,決不再退縮。

  因為他有了個想法,國內糧食這麼缺,他們現在兵馬這麼多,不如與丁毅決一死戰,消耗點蒙古人和漢軍,緩解下糧食壓力。

  不得不說,皇太極很有想法,且做了兩手準備。

  遇不到丁毅的兵馬最好,能多搶一點,萬一要是遇到了,就往死里打。

  歷史上這次指揮是阿巴泰和圖爾格,兵分兩路,左路軍從界嶺口(河北秦皇島市撫寧縣)毀邊牆而入,右路軍從雁門關黃崖口攻破長城入關。

  但現在情況全改變了,皇太極出兵仔細研究過。

  界嶺口撫寧縣,在薊鎮防區,現在駐守薊鎮的,正是丁毅部下大將徐敷奏。

  徐敷奏參與了松錦之戰,也是唯一給清兵重創的明軍,這次肯定不能從那走。

  而且歷史上清兵是往山東打,甚至最遠都打到後世江蘇連雲港了,但現在皇太極知道,山東濟南和臨清有丁毅的兵馬,去不得。

  於是他改變路線,還是想儘量先搶點東西再說。

  全軍從雁門關黃崖口攻破長城入關,進來之後再兵分兩路,左路由阿濟格率領,讓他們分出一部去假裝打薊鎮,吸引徐敷奏,主力往下繼續橫掃京城附近,皇太極給他們目標,最遠到山東德州,不要深入,以防丁毅兵馬回擊。

  右路軍由圖爾格率領,分出一部往西假裝攻打大同,吸引丁毅的注意,主力一直往下,從順德,大名這條他們曾經走過的老路往下,然後進山東兗州,從山東再進徐州邳州到後世江蘇地盤上去搶一筆。

  這次路線因為要防丁毅,所以規劃比原歷史短了點,沒有打到連雲港。

  皇太極給的任務是速戰速走,搶到就走,儘量不要打堅城,一天打不下立馬轉移,他們全是騎兵,就算丁毅的兵從後面追來,也只會和上次入關一樣,很難追上他們。

  十一月,清兵再次入關,震動京師,崇禎趕緊下令天下兵馬入衛京師。

  但和歷史上一樣,四周無人響應,大夥都緊閉城門,只想守好自己的地盤,明軍號稱調集四十萬大軍,卻無一支兵馬出戰。

  這也讓丁毅的部下們,徹底看到明朝的無能和明軍的腐爛。

  十二月,徐敷奏接到命令入衛京師,他帶兵駐守薊州,然後按兵不動,每天對著城外放炮,天天上報斬殺清兵多少。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明軍在和清兵連場大戰。

  其實清兵出關的路線就在薊鎮邊上,徐敷奏願意的話,隨時可以堵住清兵。

  但丁毅沒有命令過來,而且就憑他的兵馬堵清兵,沒有其他明軍來幫忙,肯定要死傷慘重,他當然不動。

  十二月七日,臨清王衛忠接到入關命令,他帶兵移駐德州,然後同樣按兵不同。

  他這往德州一移,等於又給清兵騰挪了空間,清兵原本不願從臨清走,不想碰丁毅的兵馬。

  因為王衛忠移駐德州,清兵浩浩蕩蕩直接從臨清城外通過,但也沒有攻打臨清城。

  因為上次他們打過,同樣沒打下來,這次換了丁毅的人,他們自然更不願意打。

  十二月八日,駐守天津的沈世魁也帶兵往北,移駐通州。

  他算是明軍各部中跑到距離京師最近的一部,把崇禎給激動的,還是有忠臣的啊。

  但沒多久,接連趕來無數總兵,劉澤清,唐通,周遇吉,黃得功,全部聚集在通州,數萬兵馬擠在裡面,無人敢出兵,而原歷史上,這邊也是如此,明軍數萬人馬聚集通州,連一箭都沒有射出去,一騎沒有派出去,可見這時明朝已經畏懼滿清到了什麼地步。

  大夥就眼睜睜看著清兵在境內肆虐。

  清兵入關的時候,丁毅在幹啥呢?

  丁毅在逮藉口搞榆林姜氏兄弟和左光先。

  圖爾格的右路軍從黃崖口入關後,昌平總兵唐通的兵馬雲集在昌平一動不動,等清兵走後,又跑到通州,還是一動不動。

  圖爾格先帶兵橫掃密雲縣四周,抓到的人畜直接先送出關,然後再破懷柔。

  唐通這伙很怕死,把昌平鎮所有兵馬聚集在昌平保護自己,且城門緊閉一個難民也不放。

  清兵到處橫掃,其他地方幾乎無人防守,先破密雲,再破懷柔,三破順義,如無人之境。

  圖爾格打破順義之後,繞過京師不攻,沿途狂搶,然後往南,進入良山,房山,再涿州,圖爾格打涿州半天未下,立馬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為漢軍兩千,蒙軍一千,由弟弟伊爾登率領經過易州,打紫荊關(保定總兵駐地)末下,立刻往大同境內的廣昌縣而去。

  伊爾登所率三千全是精銳騎兵,其中有松錦戰役投降的兩千遼東鐵騎,一千蒙古騎兵。

  他們的目的就是在騷擾大同,牽制丁毅的兵力。

  進入大同之後,他們馬不停蹄,一路往西,不打一城,不攻一堡,專門到門跑,摧毀糧田,火燒民屋,想把丁毅的兵馬釘在大同。

  十二月八日丁毅接到入衛京師的命令,但很快又接到伊爾登進入大同的消息。

  當時京師的傳令人還在,丁毅無奈道:「滿清建奴已經殺入我大同,本鎮職責所在,必要先滅了這部人馬才是。」

  京使無言以對。

  因為一路上他經過各地,召集各路總兵入關,大夥的答覆千篇一律,先要保護好當地百姓,有守土之職。

  因為每次入關後,崇禎都要砍一批文臣武將,常用的理由就是敗兵、失土之責。

  要麼吃敗仗,要麼丟城鎮,反正只要犯了這兩事,就算不死在滿清手上,也要死在崇禎手上。

  打發掉京使後,丁毅就開始調兵遣將。

  伊爾登進入山西後,一路往西,從廣昌到靈丘,然後渾源,應州,馬邑、朔州,簡直就和進來旅遊似的。

  丁毅的哨騎完全追不上他們的步伐,跟在他們屁鼓後面追都來不及。

  丁毅一看就知道皇太極打大同是假,想拖住他的兵馬是真。

  這正合了丁毅的心愿,順帶給了他機會。

  他讓周光寶帶三千騎兵,嚴雄帶三千步騎(步兵騎馬),六千兵馬在後面跟著追。

  一路把伊爾登往榆林趕。

  這下兩人是王八對綠豆對上眼了,伊爾登的目的就是牽著丁毅的兵馬走,丁毅的目的就是把他趕向榆林。

  兩支兵馬一前一後,在山西境內到處跑。

  但這伊爾登不上路子,開始盡在大同,太原、汾州幾個府跑來跑去,後面周光寶和嚴雄追的急死,就差派個哨騎告訴他:大哥,你給我往陝西榆林跑呀,離我們很近啊。

  雙方追跑了兩個月,還在山西境內。

  伊爾登閒時就對著眾將大笑,說丁毅也不過如此,還說他最善用兵,老子帶著三千騎兵,在他地盤到處縱橫。

  更提到當年岳托三千精騎在朝鮮被丁毅包餃子,慘敗而回,言外之意,他伊爾登牛逼的不行。

  現在岳托死了,他怎麼說都行,眾將只能附合。

  周光寶在和伊爾登玩追逐遊戲時,另兩路清兵主力已殺入明國腹地。

  明朝當時關內外並建昌平、保定兩總督,又有永平、順天、保定、密雲、天津五巡撫。山海、薊鎮、中協、西協、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總兵,守軍可謂星羅棋布,無地不防,但多無戰心,且事權反不一。

  警報一到,崇禎急征諸鎮入援,各鎮卻都按兵不動,清兵如無之境,分道南向,河間以南多失守。

  所謂屋漏偏運連雨天,崇禎已經被滿清擾的心力憔悴,突然又傳來農民軍聲勢大振。

  崇禎十五年(1642)閏十一月十四日李自成率諸將,連營五百里,進攻汝寧,總兵虎大威中彈而死,城被攻破。前總督侍郎楊文岳、兵備僉事王世琮、知府付汝為等俱死。時河南郡邑殘破,朝廷不再設官,百姓多結寨自保。各寨或降義軍,成受朝命,又互相吞併。

  這什麼意思?河南已經徹底亂了,朝廷都不再設官,因為去一個死一個,沒人願意去,現在也沒人去的了。

  明廷已經徹底失去對河南的控制,當地老百姓只能結寨自堡。

  這些寨,有的還能聽命朝廷,有的就投降農民軍,還有相互攻伐,吞占。

  總之這時的河南已經大亂,在部份地區屬於無政府狀態。

  但這還沒完。

  崇禎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四日,李自成攻陷襄陽。

  原本左良玉在朱仙鎮戰敗後,就退駐襄陽,李自成這時乘勝攻井左良玉至白馬渡,左良玉一看大事不妙,趕緊移營於南岸,守淺洲。

  但李自成四十萬兵馬不給他緩氣的機會,立馬組織渡河,左良玉這混蛋一看,不行啊,趕緊跑,稍微打了下,果然不敵,然後拔營而逃,往武昌去。

  李自成渡過白馬渡,遂長驅進至襄陽,這時襄陽官吏都已逃走,李自成輕鬆占據襄陽。

  元朝時,襄陽可是抵擋元軍六年的,要再往前點算,可以算守了三十八年,如此重鎮,在左良玉手上堅持了四天就失陷。

  李自成一進襄陽,手下謀士宋獻策和牛金星、顧君恩、楊永裕等,還有武將王衛國、劉宗敏、李岩等紛紛過來勸他。

  宋獻策先說,我觀河南到處殘破,朝廷無官,百姓結寨,是無主之地,咱們打了這麼多年,該占領一塊地盤,依為根基,凝聚人心。

  牛金星更直接一點,闖王豎旗吧,不豎旗,如何聚人心?大夥兄弟跟著你干,不就是想做開國功臣嗎?

  武將也紛紛相勸,更加來勁。

  李自成終於在這時有了占地為王,進而攻取天下的心思。

  之前他造反是為了爭口氣,為了弄口吃的,為了活命,誰知道現在這事業越干越大,越干越大,連李自成自己也沒想到會變成今天這樣。

  當然了,他更沒想到明朝會腐敗成這個樣子。

  即然如此,明失其鹿,當由我逐之。

  李自成很快決定,把襄陽改為襄京,舉起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旗,自任大元帥,並於河南、湖廣占領區設置地方政權,將之前所占領的各州縣都改名、設置官吏進行管轄。

  李自成還命人修理襄王王宮,並且設立官職,自稱「倡義大元帥」,為一品,並依次設立權將軍、制將軍、果毅、威武等將軍名號,一共九等。地方則設立防禦使、府尹、州牧、縣尹,中央則設立六政府(相當於明清的六部)侍郎、郎中、從事等諸百官,還宣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殺。」以攏絡民心,未來大順政權的雛形隱然顯現。

  為了確定下一步的戰略方針,李自成和部下進行了商討,形成了著名的「襄陽決策。

  原本歷史上時,在商討戰略方針的時候,李自成的部下一共提出了三個方案供李自成選擇,但這次卻有了改變。

  十二月下旬,李自成召集文武百官議事,商討下步戰略決策。

  首先牛金星提出「先取河北,從河北直走京師」的大膽方案,牛金星說的也有理有據,他說,當年靖難之役,朱棣就是直取京師,不再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大軍直接壓到京師就可以。

  此時明廷在河南已經基本失去控制,從襄陽到河南幾乎全在李自成兵鋒控制下,一路可到河北,然後直達京師。

  按牛金星的意見,最快一個月,就能兵臨京師城下。

  但他的意見馬上被人反駁,人家朱棣打下京師能當皇帝,因為他本身姓朱,咱們就是這麼快打下京師,崇禎可以往江南退啊,萬一短時間打不下,被人斷了後路,包了餃子怎麼辦?

  ------題外話------

  大夥不要急啊,最近進度加快,大明朝快要完蛋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