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議和之爭

  今年這一增兵,明兵軍費開支肯定要巨增。記住本站域名

  就這麼算吧,平均每人餉銀加兵甲和火藥消耗,糧食,每人每年二十兩最少,二十萬兵馬就是四百萬。

  當然,糧食這部份, 丁毅可以用囤田解決,但付出的真金白銀,最少三百萬以上。

  他今年是打了呂宋賺了一大筆,自己本身並沒有多少錢。

  後續全靠攻占其他地方,來尋找開支了。

  現場馬上有人疑問,咱們養一個兵,現在一年要二十兩?

  二十兩算是少的。

  阮文龍給大夥算帳, 不算糧,只算銀,一個普通士兵月餉一兩銀,一年就十二兩。

  銃兵的銃一桿成本四兩銀,鐵甲鎖甲等成本還低些算四兩。

  戰馬都不算錢。

  棉甲和其他一年四季衣服又是三四兩。

  每年火藥,長槍兵的長槍,盾牌消耗,弓箭,短斧裝備,騎兵的簧輪槍更貴。

  另外這兩年還配了行軍背裹,工兵鏟,水壺等各種東西。

  另外炮兵的大炮,炮彈。

  七七八八算起來,現在丁毅一個步兵身上的東西加起來值三十兩以上。

  騎兵身上的東西加起來值三十五兩以上。

  當然,考慮到通常都是第一次固定投資比較廢錢,後面會好一點。

  所以平均下來, 所有步兵騎兵水師和所有軍官士們每年合計,每萬人兵馬需費錢二十萬兩。

  「特娘的,咱們的兵真廢錢啊。」大家聽完更加感覺丁大人養兵馬不容易。

  現在養一個兵每年需二十兩,而且還沒把糧和吃算在內。

  當時,這種用錢堆出來的軍隊,無限接近現代化軍隊,更展現了遠超同時期各國兵馬的戰鬥力。

  「明朝也不是捨不得花錢。」丁毅這時道:「大明邊軍的餉銀,像遼東鐵騎曾經接過二兩多銀一個月。」

  「比咱們兵馬工資還高,但他們實際拿到手沒咱們多,兵器甲具又不合格的多,加上不能嚴格訓練,自然沒有什麼戰鬥力。」

  「松錦之戰後,朝廷可能想談和,但歷史上,他們最終沒能和成。」丁毅說完這句話,感覺不對勁。

  果然,現在場大部份沒注意,阮文龍等幾個文官愣了下。

  丁大人這話的意思,好像知道歷史上發生過什麼。

  丁毅趕緊繼續道:「咱們現在也不能再打皇太極了,真把皇太極給滅了,馬上就可能要和大明朝幹起來。」

  這是他第一次公然在會上說這件事,很多軍將聽的興奮激動, 巴不得丁大人趕緊說一聲,兄弟們, 咱們反了吧。

  保證現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要跳起來舉雙手贊成。

  用趙大山的話說,大夥都急著當開國功臣呢,這不比當大明的忠臣要好的多?

  「現在咱們全要指望農民軍。」丁毅這時語氣地轉,繼續道:「李自成和張獻忠今年都會越鬧越歡,崇禎皇帝頂不住幾年了。」

  「最後這幾年,就是咱們埋頭練兵,賺錢,擴大勢力,積蓄力量的時候。」

  聽到最後這幾句話,眾文武基本能聽懂了,丁毅大準備等農民軍滅了崇禎再出手?

  要說松錦之戰前,丁毅這麼說,現場一大半人不會相信。

  但松錦一戰後,大明最後的精銳幾乎損失殆盡。

  此時要說國內還能和農民軍打打的,除了丁毅,還真沒幾個了。

  「咱們要不要火上澆把油?」有人笑問。

  「不用,靜觀其變,收攏難民,囤積糧食,訓練新兵,打造兵甲,等待機會。」丁毅臉上露出一切盡在把握的表情。

  丁毅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後面兩年的具體方向。

  『坐山觀虎鬥,等看大明亡。』

  並且趁農民軍肆虐的時候,多收攏難民,增加自己人口,挑選精壯為兵。

  天下越亂,丁毅的人口越多,儲備兵源就越豐富。

  而且以前他沒地方放了,有人都往大員和濟州運,很費時間和戰船,還好他船多,海面上又沒什麼戰事。

  現在他占了蓋州和海州,把這兩地掠奪的三四萬百姓都送往濟州和大員。

  另從旅順遷移一萬五千到海州,一萬五千到蓋州。

  同時蓋州和海州往南的村莊,都可以囤田住人。

  至少一下子可以安排掉五萬人。

  其餘原遼東的墩堡地區就不說了,包括東面到牛毛寨以南,又是幾萬人可以安排。

  所以他今年打算從山東萊州地區最少移十萬人到遼東來。

  會議過後,各部各回駐地,全力準備擴軍和訓練新兵,準備物資之事。

  丁毅在次日接見了一批新晉升的軍官,逐一勉勵,賜刀,又給他們上了一課,才讓眾軍官回營地。

  數日後,某夜丁毅回到家,先去看了看阮文燕,結果發現她不在家,聽侍女說,她帶著丁燁去阮文龍家裡了。

  阮文龍府距離丁毅府很近,直線不到一百米,步行七八分鐘,丁毅見她回娘家,當下便去看秦楠和二子丁想。

  丁想和丁燁,丁蜜三兄妹同年,今年都是九歲,還在上小學。

  丁毅去時,丁想和丁蜜正在一起做作業,秦楠在邊上一臉慈愛守著他們。

  看到丁毅進來,兩兄妹趕緊站起來。

  「拜見父親。」丁想很有禮貌,像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經。

  「父親。」丁蜜卻喜滋滋的一頭撲進丁毅懷裡,比丁想更像個孩子。

  丁毅輕輕抱起丁蜜,餘光看了下丁想。

  丁想小臉微紅,似乎也想得到父親的擁抱,但他受到的教育,卻要讓嚴守禮節,尊重長輩,完全沒有丁蜜那麼自然。

  「長這麼高了,老爸很久沒抱嘍。」丁毅哈哈大笑,走過去,一手又抱起丁想。

  丁想和臉上頓時露出喜色。

  不過兩孩子都九歲,丁毅發現自己有點抱不動,趕緊放下。

  「丁大哥。」秦楠眉開眼笑的看著他,滿眼的溫柔。

  丁毅還沒說話,丁想緩緩道:「父親大人,大哥今天家中有事,所以沒來和我們一起學習。」

  「哦。」丁毅不動聲色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

  丁想說完,好像有點害怕,臉更紅了,低下頭,不敢看丁毅。

  丁毅知道,丁燁性格乖張,貪玩好動,又喜歡捉弄和欺負人,丁想和沈最,丁蜜他們都不喜歡丁燁。

  丁想剛才這話,表面在替丁燁說話,其實是指丁燁不合群,沒來一起做作業。

  這是,秦楠教他的?丁毅微微看向秦楠。

  秦楠臉若桃花,只看到溫柔。

  -----

  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月鮑承先入京師,陳新甲密見崇禎帝。

  此時剛剛經歷松錦大敗,明軍精銳盡失,國內又農民軍肆虐,加上丁毅不聽話,而且野心勃勃。

  崇禎帝第一時間就決定議和。

  但崇禎這個人,實在是即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的典型,歷史上多次想議和,就是不敢承認自己有這想法,偏要讓手下頂鍋,只要被群臣一反對,立刻就甩鍋。

  上次想和滿清議和,盧象升跑過來問,他一口否認。

  皇太極和他談到一半,沒等到回信,勃然大怒,悍然入關,先殺盧象升,後屠濟南城,明軍損失人畜數十萬,財產損失不可估量。

  歷史上這次與滿清議和,被暴露後,他立刻推到陳新甲身上,直接把陳新甲處死,皇太極沒等到回信,又是大怒,再次入關,原歷史這次入關前後八個月,清兵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八十八鎮,掠奪黃金一萬兩千多兩,白銀兩百二十萬兩,珍珠四千四百兩,各種綢緞五萬匹,緞衣襲衣一萬多令,虎豹皮五百多張,人口三十六萬九千,馬騾羊驢等三十二萬頭。其他物資不計其數,另士兵和軍將們得到的都沒算在內。

  總價值不比丁毅打下呂宋得到的七百萬少多少。

  所以說,真實的歷史上,皇太極其實也很想議和的,他格局也不大,估計和荷蘭差不多,想得到西班牙認可,承認他立國,然後大夥劃分地盤,各歸各管。

  但崇禎居然耍了他兩次,每次談到一半就變卦。

  於是一切按照原來的重演。

  崇禎先同意議和,派朗中馬紹愉和參將李御蘭使清言和。

  馬紹愉五月到塔山(寧遠前面明軍唯一的堡城),送上明朝敕書。

  但皇太極他們一看,感覺這敕書不像真的。

  因為崇禎這玩意怕被留下把柄,讓自己遺臭萬年,居然不敢蓋章印。

  皇太極當然不幹了,立馬下令攻打塔山。

  馬紹愉勸清兵不要攻,清兵不依,還是猛攻。

  明軍自然抵擋不住,最後全城除了馬紹愉,塔山守軍和百姓,全部自焚而死,無一投降。

  清兵護送馬紹愉出城,又送馬送糧讓他回京。

  塔山被破後,駐守寧遠的吳三桂,不等朝廷命令,直接放棄寧遠,全軍退往山海關。(原歷史他還等於京師被李自成攻破才走,這次吳三桂被徐敷奏鼓動後,直接就跑回山海關了。)

  此至,山海關以北,明廷所有地方,盡歸滿清,幾十年經營的松錦防線拱手送人。

  六月,馬紹愉回京,清致書崇禎帝約以平等相交及歲幣、疆界事,將議和條款密件送陳新甲。

  這時崇禎帝也在朝中焦頭爛額。

  早先陳新甲曾經不小心把想與清朝議和的事告訴過傅宗龍。

  傅宗龍離京時,又把這事告訴過大學士、吏部尚書謝升。

  謝升後來看到松錦大敗,就把傅宗龍的話講給了崇禎,崇禎帝召陳新甲過來質問,陳新甲叩頭謝罪。謝升想了想,進言道:「那邊如果肯議和,和也可以。」崇禎帝默然不語。

  沒想到,沒幾天,清使鮑承先就來了。

  崇禎自然暗喜,趕緊指揮陳新甲秘密進行這件事,於是朝廷其餘官員們都不知道。

  後來有言官去拜見謝升,謝升不心說漏嘴:「皇上的意思是主張議和的,希望你們不要多話。」

  當然了,謝升也可能不是不小心的,大概覺的皇帝會有擔當,敢做就敢認。

  現在疆事大壞,謝升也覺的必須議和才好,你崇禎帝難道就不想嗎?

  不料言官一傳十十傳百,個個大為吃驚,馬上紛紛上書彈劾謝升,若崇禎有擔當,這次就直接在朝廷上聲明,這事是我讓謝升乾的,你們服不服都沒用,聽著辦就行,大明朝的命運,或許就改變了。

  但崇禎當然不承認啊,立馬把鍋推到謝升身上,謝升於是被罷官而去。

  但崇禎還想幹這事,繼續交給陳新甲,再次告誡他不要泄漏出去,可朝廷官員又不是傻子,漸漸大夥都知道了,所以屢屢上書爭議,但是他們都沒有掌握到證據。

  他們三天兩頭的上書,怒罵陳新甲,其實就是等於在罵崇禎。

  崇禎被罵的焦頭爛額,又沒辦法。

  就在這時,馬紹愉回京,帶來清兵議和條件的密函。

  陳新甲置於案上,其家童誤以為是塘報,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這下完蛋了,瞬息傳遍大明全國,連丁毅都拿到一份。

  密函上皇太極說,希望大明承認大清國的地位,雙方以現有的地盤劃分邊界。

  並開啟通商貿易,大明為兄國,大清為弟國,做兄長的,每年應賞賜給弟弟十萬兩銀,二十萬石糧。(歲幣)。

  有一說一,滿清雖然殘暴,皇太極歷史上,這時真是想議和的。

  要知道原歷史可沒丁毅,皇太極打贏了松錦之戰後,受迫於盛京的形勢,也很想和崇禎議和。

  若許是陳新甲的家童改變了歷史,但換一種想法,崇禎這麼沒擔當,就算真的決定議和,最後崇禎能過群臣這一關也是問題。

  這件事被瀉露之後,朝臣譁然,天下震動,給事中方士亮首先舉報陳新甲,崇禎帝惱火極了,把奏疏壓在宮中不發下。過後,頒發一道嚴厲的聖旨,嚴厲批評陳新甲,要他自我解釋。

  但陳新甲可不是楊嗣昌,他才不背鍋呢,他不但不引罪自責,反自詡其功,就差明說是皇帝讓我這麼幹的,我快立功了。

  崇禎更加的憤怒,這時給事中馬嘉植又彈劾新甲,於是崇禎帝終於決定動手。

  崇禎十五年(1642)七月二十九日,陳新甲被下獄,他從獄中上書乞宥,崇禎不許。他只得賄賂高層,給事中廖國遴、楊枝起等多方營救,刑部侍郎徐石麒據不答應,大學士陳演亦大力援救,並且說:「按照國法,敵兵不打到城下來,不應當殺掉兵部尚書。」

  這時的崇禎開啟裝逼模式,大義凜然道:「別的不說,使我的七位親王遇害、受辱,不比敵兵打到城下更嚴重嗎?」。說的好像他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就想和滿清一決死戰似的。

  刑部侍郎徐石麒曰:「人臣無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專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國,當失陷城寨律,斬。」

  崇禎帝果斷允了,趕緊殺人滅口。

  於是,當年九月二十二日斬陳新甲於市,大明朝喪失最後一次議和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