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丁毅開會,阮文龍向他匯報了最近的情況。
特別是今年的移民情況。
現在丁毅在山東境內以賑災的名義大量派粥,吸引災民往登州來。
登州碼頭每隔幾天就有人被送到旅順和皮島,人多的時候一次能運幾船,人少的時候也能有半船一船。
從去年到現在,東江鎮已經多了一萬四千人,其中成年男子占了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大部份都是陝西,河南,山西等地的災民,那邊鬧農民軍,到處混亂,能活著跑到這裡的都不容易。
眼下這批人,有技藝的都被挑了出來,然後大部份安置在復州和金州,另有兩千有家屬的精壯被安置在皮島北面的鐵山(鐵州)。
當年高麗和遼國爭地盤,在這邊修建江東六城(鎮),鐵州,通州(現在國內網上很多地圖顯示宣州,其實1413年改為宣川)、龍州,龜州,郭州,興化。
到明朝1618年時,鐵州和宣川都在毛文龍手上,原歷史毛死後,被朝鮮又占回去了。
這次還是被丁毅占著。
鐵山堡在丁毅手上不斷被擴建,他將是皮島北面的第一道防線,目前內有肖永秋7營三千人馬,加鐵山堡百姓三千多人,是一個大堡。
未來丁毅要求這堡里的總人口破萬,到時可以在鐵山堡到宣川一線囤田,包括南面的須彌島都可以囤點田。
丁毅守這個方向,一是可以成為皮島前站,二是可以囤田。
歷史上高麗為對付遼國,曾經在通州(宣川)駐兵三十萬,囤田無數,養活自己,所以四周有很好的良田基礎。
守好這條線,丁毅又能囤點田出來。
眼下金州和復州的人口都已經達到一萬五以上,戰兵俱有五千以上,防守這條線已經完全沒什麼問題了。
這樣丁毅把皮島和旅順先守好,就能安心囤田暴兵,訓練人馬。
現在兩地人口加起來已經了破三十萬,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從登州過來。
復州和金州的人口已經達到極限,所以丁毅在會上決定,新建一大堡。
新堡建在復州東側二十里處,與永寧,復州呈三角形,具體位置要工匠和張經去現場看,一定要選個好地方,即能守住要地,又能囤田。
這個堡建成後,等於又往前拓地幾十里,往南可以囤田,往北是距離蓋州更近。
丁毅這是要把堡往後金老家修。
這次建堡和當年明軍修大凌河堡是一樣的,有挑釁後金之意,丁毅認為後金到時必定會派兵打過來。
所以趁現在他們還在入關,丁毅趕緊讓人先選位置,選好位置,立馬開建。
李忠義又道,現在匠作局工匠和工人已經達到六千多,其中五千老人基本都在旅順和豬島,復州和金州各有三百多,皮島有五百多。
新來的工匠,大部份安排在復州,金州和皮島,只有經過選挑的修練工匠才能來旅順。
皮島金州復州三地的工匠,基本以製做劣質火銃和火炮,主要往日本和朝鮮售賣。
丁毅要求,從工匠中再挑選一部份,去濟州島,儘快把那邊完善起來。
丁毅還告訴大夥,現在已經有了馬場,後面所有的步兵都要學會騎馬,以後合格的戰馬可以配給騎兵,不合格的,也可以給步兵。
各營都要學會騎馬,先從毛信8營和肖永秋7營兩個營開始,燧發槍也優先配這兩個營。
這讓毛信和肖永秋兩人大喜,事實上這兩個營老兵最多,成立也是最早,打過的仗也比較多。
現在算是丁毅的王牌部隊。
這次會開的比較短,也沒增兵,因為增兵要錢,丁毅現在剛得到濟州島,又是個用錢大戶,他怕錢不夠,而且暫時也沒必要增兵,人口和兵的比例不想拉太小。
會後,李忠義帶丁毅看了新的鐵爐。
為了擴大精鋼的產能,加快燧發槍的製造,豬島那邊用炸山的方式,清理出一片新的地方,蓋了五個新鐵爐。
目前有一個已經要完工,其他的今年年底前都能完工,完工之後,他這邊需要再加五百工人。
丁毅向他保證人員沒有問題,可以從登州調過來。
但這五個鐵爐同時完全能煉鋼,最少要到明年三月份左右,到時他們的精鋼產量,可以支持丁毅這邊月產五百支燧發槍。並且不影響其他魯密銃和劣質銃的製造。
丁毅聽完愣了下,因為一個月五百支還是有點少,他幾萬部隊換到什麼時候?
李忠義又道,等模具或鍛造式零件方法研究出來,應該能提速。
但槍銃的零件需要很精巧,李忠義估計鍛造出來後,打磨也費時間的,好在打磨可以用普通工人,不用事事由工匠做。
丁毅則道,不要個個零件用鍛造或模具,有些零件肯定不適合,你們找些適合的零件來批量生產,不能為了速度,而降低槍的質量,當然,賣給日本和朝鮮的,可以這麼幹。
李忠義等人一一記著。
丁毅又問:「那明年三月份後,每月能產各種銃和炮大概多少有數嗎?」
李忠義和周大虎對視一眼,很快道:「燧發槍能達五百支,優質魯密銃保持在1500,劣質的在2000,總共每月出產4000。」
丁毅在去年同期,月產魯密銃就達到3000,眼下還是4000,一年沒多少進步,就是因為精鋼難練,產量不夠,工匠有限,並且開始在造燧發槍。
現在加上了個簧輪槍,等簧輪槍做出來,能量產,肯定各種火器產量又要降下來。
沒辦法,最重要的工匠,還是太少,其他物資再多也沒有用。
比如成品鋼,周大虎曾建議大批量購買蘇鋼,可大量購買蘇鋼太費錢,而且丁毅在日本有源源不斷的鐵礦過來,自己不練鋼,這些鐵礦也用不完啊,就這幾年用來用去,他還保持著二十萬斤鐵礦的戰備儲存量。
再說現在他工匠不夠,鋼再多也沒辦法提升產量。
「火炮產量不會大幅提升。」李忠義又道,以前他們只做五種火炮,6磅,12磅,24磅,然後是佛朗機,少量的虎蹲跑,必竟現在能跑到他們面前的敵人不多。
以前五種炮共月產70門左右。
現在要加上劣質火炮,自己的產量不能少,每月還要造二十門劣質火炮,已經算是提升了產量。
丁毅要求造48磅岸防炮,不要有多快,慢慢來,一個月造一門都行。
李忠義和王又安瞪著眼睛想了想,王又安道:「這麼大的炮,倒沒有造過,但工藝過程都差不多,應該沒問題。」
這個炮用的少,丁毅主要想將來用在台灣和濟州島,所以要求不高,一兩月造一門都行,慢慢來。
丁毅點點頭,最後道:「現在咱們自己學校已經能出工匠了,還是需要時間,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若干年後,我們一定會有源源不斷,用不完的各種工匠和人才。」
李忠義等匠師們聽的神色微變,俱是動容。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