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交給我們夫妻

  原來是宋應星,丁毅又是大喜,但他隱約記得,這個時期的宋應星,因為考試失敗,還在家鄉江西教學,一直到崇禎四年才由吏部銓選,任浙江縣令。閱讀

  眼下去江西是沒時間,而且正是他在寫書的時候,等他將來來浙江,再來找他。

  到時就算人不肯來,把他這幾年寫的書都弄來也好。

  歷史上宋應星的大部份著作,都是這個時期在家鄉教學的時候寫的。

  「這個是幹什麼用的?」丁毅這時指著工具機兩側的精鋼鐵鏈,還有巨大像扇子般的鋼片。

  「這是用水力的,咱家把機械放屋子裡,沒有水車,所以用不到。」

  周大虎繼續向丁毅解釋。

  此工具機還可以用水力,更加省時省力,但要求更高。

  首先要做一台極大的水車,邊上做一個蓄水池,水車連接蓄水池,並形成循環,抽上來的水又回到蓄水池。

  在水車的中間軸部位,用來連接鑽頭,當水車轉動時,水車的中間軸承帶著鑽頭也就鑽動,不需要人力,而且不需要人加水,非常輕鬆,用一個人,可以看十幾台這樣的水車。

  人唯一的作用,就是要鑽穿時及時取下,換面就行。

  那鋼片是增加水的阻力,用來給水車降速,鐵鏈是用來短暫停下水車,可以拿下鑽頭和鑽好的銃管。

  更牛逼的是,每台水車左右兩邊,可以各放一台工具機,同時連上軸承,同時鑽兩根。

  「妙,真是妙,妙不可言。」丁毅聽著,拍案叫絕,宋應星和趙父兩大高手聯合發明的這台工具機,完全可以稱為是跨時代的科技產品。

  他越看越喜歡啊,恨不能立馬做個一百台出來。

  丁毅小心的莫著工具機,沉聲問:「你們還有沒有這個的圖紙,還能做出來嗎?」

  「當然可以,就是蜆木難尋,要到福建,廣東那邊才有。」周大虎道。

  而且做起來很難,那蜆木超硬,這工具機的中軸承,包括連接工具機水車的中軸承,也必須用蜆木。

  「每台工具機,加上水車,用蜆木多少?」

  周大虎看向趙氏,趙氏想了想:「至少要二十擔。」

  趙氏用的重量來算,這蜆木很沉,丁毅後來與她一起估算了下,大概要現代一立方米左右。

  這數量要求可不高,一顆有點年紀的蜆木,能做好幾部工具機呢。

  但關鍵這玩意有點難加工。

  丁毅摸著工具機,左右看了會。

  邊上趙大山見狀,也學著丁毅想伸手去摸。

  「滾。」丁毅趕緊拍開他的手:「拿開你臭爪子,這可是我們旅順最重要的寶貝。」

  趙大山嘿嘿一笑,尷尬的收回手。

  周大虎和趙氏聽著,心中歡喜,眼神也挺得意的,必竟趙士禎和趙父都沒有朝庭重視,沒想到眼前這都司大人,居然這麼重視,雖然官小了點,但也挺有成就的不是。

  看了片刻,丁毅小心道:「其實我看了下,很多部件是不是可以用精鋼代替,不一定要用蜆木?」

  比如這六個支架(這工具機為了穩固,用了六個支架,也是蜆木。)

  「可用鑄鐵也行,省的打造,且更加的沉穩。」

  趙氏愣了下,看了幾眼後,連連點頭:「大人說的是,家父當時因為是用剩的蜆木不想處理,便做了支架,有些地方,是可以用精鋼或鑄鐵替掉的。」

  兩人對丁毅也大為佩服,沒想到他觀察的這麼仔細。

  趙大山則在邊上想,丁頭這腦袋才是絕,什麼都懂,什麼都能說幾句,不服都不行。

  接著周大虎為丁毅又介紹了幾款火器,都是當年趙士禎發明的,但大部份華而不實,也有對製造要求高,也有比較有用的,基本在朝庭都沒用過。

  丁毅看的高興,大手一揮:「全部帶走,回旅順再細說。」

  周大虎夫妻懂的東西很多,一時半會,丁毅那和他們說的完,眼下趕緊要把人帶走,當下大夥一起幫忙,幫他們搬家。

  所有火器,圖紙,書籍,包括工具機都要帶走。

  那工具機更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一點撞到碰到。

  回來的路上,周大虎好像想到什麼,大聲道:「丁大人想打韃子,還必須要鑄炮,我對炮研究不多,但是我大師兄王又安,當年跟著我父親他們在爺爺身邊,主攻的就是火炮,還曾經工部火炮局呆過五年。」

  「早把他弄上船了。哈哈哈。」趙大山大笑。

  周大虎擾擾頭,憨笑了笑。

  當晚在船上,丁毅和他們夫妻,包括王又安等人秉燭夜談,虛心討教火器知識。

  周大虎和王又安算同門,加上以後都在丁毅下面效力,但也沒有藏著,基本有問必答。

  丁毅特別問到如何提高射程,射速的問題,以及野戰小型火炮的問題。

  三人皆提出自己意見,特別趙氏,別看她是女的,識字最多,理論理知最豐富,也提出很多重要的意見。

  白天他們看到丁毅改進的顆粒火藥,和定裝紙包彈,也是相當佩服。

  按他們的說法,用鑽銃法制的銃管,射程更遠,使用次數更多。

  這樣的威力,已經然是這個時代的最強。

  還要改進,只能像丁毅所說,制出子彈。

  但眼下的科技是不現實的。

  那只有改進裝彈速度。

  丁毅的定裝紙包彈,已經改進了裝彈速度,如果再想更快,那只有縮短裝彈步聚,減少相應的零件功效。

  魯密銃原先的裝彈步驟是五步,由趙士禎提出來的。

  分別是:倒銃藥,裝銃藥,實藥裝彈,著門藥,著火繩。

  丁毅改進定裝紙包藥後,先著門藥,再倒銃藥。

  這步驟先後沒啥區別,就是倒入之後,需要向銃側轉,再輕輕敲下,使發藥入眼中,與銃內的藥相連。

  丁毅的意思,能不能想辦法改進個零件,門藥和銃藥從不同方向倒入後,不需轉銃再敲,只要輕輕拔一下,就能連在一起了,這樣最少可以省五秒鐘時間。

  有時戰場上,為防兩藥沒相連,兵士們還要看一看,怕連不上,可能要慢上十秒鐘。

  趙氏和周大虎聽著,對視一眼,片刻後,趙氏用肯定的語氣道:「交給我們夫妻,丁大人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