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貞勢如瘋虎,沖了過來,卻被湯正一腳踢飛,他爬了起來,大聲道:「米柱你竟敢如此折辱大臣,這是藐視朝廷,目無王法,本官定當告上朝廷,不死不休。」
米柱道:「告上朝廷,只怕是你有臉告,朝廷沒臉聽。」他頓了頓道:「一這不是兵變,這是本官轄區,本官突擊查崗,王化貞,朝廷對你委以任重,授撫一方之地,你卻草包一個,庸碌無為,尸位素餐,實是罔顧聖恩。」
王化貞滿臉氣憤,說道:「恁你如何砌詞狡辯,掩飾不了你調用私兵,攻擊重鎮,折辱朝廷命官的事實,朝廷也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今兒本官定當告上朝廷,不死不休。」
米柱道:「不死不休,你以為你是誰,不過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作為順天巡撫,坐擁雄城,士兵近萬,卻被本官用二千人,兩個時辰,一舉端掉,俘虜全城,本官定會在評語上寫上,垃圾巡撫,毫無用處,不但於國無益,還幸負聖恩,禍園秧民?仗敗得這麼慘,即使是葉公,依然是無臉為你說話吧?」
王化貞被米柱這麼一說,才知對方是有備而來,大為驚恐,他怒道:「你顛倒是非,血口噴人。」
米柱道:「本官怎麼樣,估計皇上都不會在意,因為本官有能力,而且忠心,而你則是垃圾,一無是處,堂堂一鎮巡撫,擁兵上萬,一戰團滅,你最好的歸宿,就是找一個垃圾堆呆著,人來!剝去官服,打出巡撫行轅。」
湯正毫不猶豫,立即剝去官服,摘去官服,像拎一隻小雞一樣拎王化貞出去,扔在門口,吐了一口口水,大聲道:「滾!」
正巧昌平總兵趙北文和兵備道植昌文被押來,他們可是沒有王化貞的底氣,被錦衣衛拿了,嚇得骨頭都軟了簌簌發抖,只道是事發了,錦衣衛打上門抄家。
王化貞有底氣,是因為人家座師乃當朝首輔,他又不貪污,不受賄,他們倆個又不同,貪髒枉法,剋扣軍響,壞事做盡,心中有鬼,看見錦衣衛就怕得要死。
「拜見總督大人!大人大駕光臨,我等有失遠迎,恕罪恕罪!」他們兩個爭相下跪磕頭,希望米柱可以饒他們一命。
果然,姜成楷嘿嘿冷笑,將一疊紙扔在他們面前,大聲道:「你們幹的好事!」
他們倆個用顫抖的手撿起紙張一看,儘是他們何日何日貪污了多少銀兩的罪證,他們當場軟癱在地,大聲哀求:「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呀!」
米柱道:「帶下去,倆個狗官!看多一眼都污了本官眼睛。」立即有衛兵將他們押至庭下待審。
米柱翻身下馬,大馬金刀坐在巡撫的位子上,眼看天之將亮,便下令:「召集全體官員前來開會。」
他現在貴為薊遼總督,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巡撫的權力,上管軍,下管民,權力極大,他手下的巡撫他是沒權直接免職的,但是他直接驅逐,造成既成事實,只怕是朝廷也無可奈何。
巡撫的任命受兵部和吏部的雙重影響,憐好這兩位都與他親善,只怕會認可了他的行為,兩大部堂認可,只怕是葉向高也沒有辦法。
米柱突然出現在昌平,驅逐了巡撫,拿下了兵備道和總兵,這倆貨就被勒令跪在行轅門口的石獅子旁邊,被召集來的官員無不驚恐,這威勢,這殺氣,也沒有誰了。
當然,米柱在等人時也沒有白等,他馬上寫信向皇帝、內閣、吏部、兵部寫信,介紹了這一次行動。
米柱定義為突然查崗,發現王化貞懶政、昏庸無能到極點,他失望到了極點,建議撤職,另舉薦都察院副僉都御史張銓為新任巡撫。
至於昌平總兵趙光文、兵備道植昌文他解釋都沒有一句,不過是免了兩個小角色,在他總督權轄之內,而且還讓他拿了短,有了犯罪證據,更加是問都不用問,直接免了。
張銓,前遼東巡按御史,他在遼東的優秀表現,任期滿後調回都察院,由七品巡按御史升為從四品副僉都御史,以他的級別、能力、聲望,出任順天巡撫是夠資格的。
米柱這樣做法,極其粗暴,毫無技術含量,沒有一絲官場之中袖裡乾坤的做法,這種短兵相接式的權斗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但是他做得太漂亮了,而王化貞也敗得太慘了,就像一隻驕傲的鳳凰,硬是讓米柱撥光了毛,露出光禿禿的屁股,權力被剝奪殆盡,面子也丟光,淪為笑柄,他想要反攻,要反敗為勝,這可不容易。
米柱是粗暴,是壞了規矩,但是他王化貞也太弱雞,太無用了,這罪名被坐實了,大佬們是不好為他說話。
米柱正是因為了解這些彎彎道道,行以才敢這麼幹,將複雜問題一刀切,然後再想辦法收尾,他才沒有興趣,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還與這王化貞在耍太極,玩這些你來我往的功夫,對付這些人,就要快要狠,不可能在蒙古聯軍打上門了,他們還在扯蛋。
米柱在寫信之後,馬上加急,送往京城,這裡距京城,不過六十里,快馬半個時辰到,米柱強勢入駐昌平,驅逐王化貞這件事,註定是轟動京城。
在送信的同時,他又快馬通報,讓在京協調的汪文言為他活動奔走。
米柱幹完這些事,馬上開始工作,他開始清點這薊鎮的軍響存糧,還有衛所的官兵,希望可以抽調一些有用之人,奔赴喜峰口,奔赴前線。
米柱的信使在半個時辰後抵京,告之了在京的汪文言,汪文言馬上入宮求見了魏忠賢,呈上了摺子。
魏忠賢淡淡的道:「一個小小巡撫,免了就免了!」不過他還是馬上去軍機處,告知了朱由校此事。
軍機大臣孫承親道:「兩千人兩個時辰,拿下了昌平城,還沒有死人,是米督厲害至此,還是王化貞如此沒用。」
熊廷弼亳不猶豫道:「米督厲害了點,王某人嘛,則是過於無能,兩個時辰讓人端了老窩,太垃圾了,這些人身居要職,就是對國家的傷害,這仗還沒有開打,這人現在居然還就大叫兵力不足,真是沒用。」
話到了這個份上,孫承宗只好『默認,朱由校道:「張銓這人不錯,在遼東打過仗,曉暢軍事,大敵當前,正要一個知兵能戰之人協助米督。敕令張銓為僉都御史、順天巡撫,馬上赴任。」
皇帝開口,兵部尚書默許,軍機大臣也同意了,這件事算是定了,軍機處馬上下了兩道聖旨,一道給張銓的,一道給王化貞的。
近期因為塞北大戰,朝野的注意力也集中到這方面,外界的大戰,也讓言路消停不少,大伙兒停止了其它事,紛紛的出謀劃策,為大戰出力。
張銓看見同事們興致勃勃,這個洋洋灑灑,寫下萬言「平遼十策!」「平蒙二十策!」他在想,以米柱的為人,你們這些所謂什麼奇謀妙策,他看都不看一眼呢?
現在塞北大戰,人家軍機處和廠衛,將消息瞞得死死的,朝廷大臣基本是不知詳情,這是好事,連朝廷大臣都收不到消息,更不用說是建奴和蒙古人了,軍機處自有籌劃,這些人是白忙活了。
張銓字宇衡,號見平,山西沁水竇莊人,萬曆甲辰年中進士,任保定推官,後升任浙江道御史;出巡陝西茶馬,後又巡按江西,先後任御史十多年,由遼東巡按調回都察院後,算是大***,平步青雲。
張銓他為人醉心於文學,著有《皇明國史紀聞》十二卷,約四十萬餘萬字,記載了洪武至正德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以大事記形式編寫,言簡意賅,內容豐富。另外,張銓還著有《春來集》、《勝游草》、《春秋集傳》、《張見平文集》等。
張銓倒是有點懷念在外巡按一方的日子了,在都察院分管廣東道,整日無所事事,七個人共用一值房,相當無趣。
特別是他這一值房,另外六位,大家都不爽他,處處針對,日子相當不好過。
都察院天生是與廠衛不和的,但是都察院總憲鳳翔伯袁應泰與米柱關係不錯,不過袁應泰卻是與張銓不太對付,在遼東他們就尿不到一個壺裡,他們政見不同,意見相左,這種關係延續回至都察院,袁應泰成為頂頭上司,以前一直針對他的張銓,日子就不好過了。
張銓為人剛正,不好吹捧奉迎,卻是被同房裡的幾位同僚,明譏暗諷,說他假清高什麼的,大伙兒知道他和總督大人,就想使絆子,將他擠走,好占領這位置,張銓十分懷念以前在外巡按一方的日子了。
張銓眼看中午吃飯時間快到,收拾好台面,就想下班下飯。
這時候,忽聞有人尖聲道:「聖旨到!都察院副僉都御史張銓接旨!」
聖旨一下子到了都察院,大伙兒一下子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