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真龍天子

  中都就是鳳陽。

  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極。這首詩句描繪了中都的盛況。

  中都城坐落在鳳陽縣西北部淮河南岸的高地上,占地面積約50多平方公里,它是太祖朱元璋集二千多年來都城建築之大成,悉心營建的一座最為豪侈的都城。其規劃遵循《周禮·考工記》王城制度,上承唐宋,下啟皇明。

  洪武二年八月,全國統一,朱元璋召集諸老臣,議論建都之地。明太祖聽了大臣們關於在長安、洛陽、汴梁、北平等地建都的意見後,認為「所言皆善,唯時不同耳」,隨後提出「臨濠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為中都,何如?」

  朝臣多是淮西人,都願意衣錦還鄉,皆稱善。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詔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後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改臨濠府為中立府,又因中都宮闕建在鳳凰山之陽,故改作鳳陽。

  明中都的營建可謂興師動眾,消耗巨大,建築所用的木材,不僅令天下名材至斯,還遣使到尚未歸入圖籍的附屬國求大木。建築牆體先用白玉石須彌座或條石作基礎,上面再壘砌大城磚。而砌築時則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漿,關鍵部位甚至「用生鐵溶灌」。所有的木構建築「窮極侈麗」,畫繡的彩繪鮮艷奪目,所有的石構建築「華麗奇巧」,雕鐫的圖案精美絕倫。

  中都由於興建和使用時間短暫,未能形成政治中心,但在城市規劃上的某些布局,特別是宮殿布局,卻為後來改建南京都城宮殿和營建北京都城繪製了藍圖,製作了樣板模式。

  為了衣錦還鄉,朱元璋是下血本了,中都皇城是最裡面的一道城,周長四公里,平面近方形,規模較北京故宮大一萬平方米。

  城牆高三丈九尺五寸,女牆高五尺九寸五分,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每邊城牆開一門,南日午門、北日玄武、東日東華、西日西華。皇城之外二道城禁垣,周長八公里,平面呈長方形,磚石修壘,高二丈。每邊城牆亦開一門,南日承天、北日北安、東日東安、西日西安。

  兩城的東、西華門和東、西安門,位置皆設在東西兩牆的南部,使得宮闕在守衛上更加嚴密。

  為了抬高鳳陽地位,設鳳陽巡撫之職,由山東淮陽巡撫分離,轄區包括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及滁州、徐州、和州,可以說江淮富裕之地,盡在其中。

  除有巡撫總攬全局之後,又有鎮守太監坐鎮,朱元璋父母的祖陵之外寫著天下根本,可見朱氏一族對他的重視,朝廷歷代也愛將犯事的皇室成員和太監,發往中都鳳陽守皇陵。

  現在有急報來,難道又出什麼大事不成?這可是天下根本呀!萬萬不能出什麼事?

  錦衣衛大聲回報導:「鳳陽巡撫劉宗盛與鎮守太監李有信聯名急報,昨夜寅時一刻,守皇陵官兵報告有火龍從天而降,隱入祖陵……!此為上上大瑞,臣等不敢擅專,八百里加急,急報皇上。」

  這個奏摺一出,大伙兒馬上覺得拔得雲開見月明了,原來是火龍降在祖陵之上,這就什麼問題也沒有了,連朱由校都笑逐顏開,他笑道:「火龍降於祖陵,這可是天大的祥瑞。」

  葉向高道:「火龍午時出現在慶陵、二刻在北門,三刻在南門,寅初在祖陵,定是真龍由慶陵而出,途經皇城看望皇上,最後歸於祖陵,火龍現世,這是大喜大悅之兆也。」

  朱由校終於認定,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他放下戒心,喜樂無限,當即下令:「著戶部給天下六十以上老者,每人肉五斤、油十斤、糧一石,以示皇恩浩蕩,普天同慶。」

  手裡有錢,說話就是硬氣,一言不合,就是發糧發肉,皇后有喜發、西南打勝仗發,現在皇陵有祥瑞也發。

  孫承宗捊須而笑,說道:「火龍現身,舉世少有盛事,定須廣而告之,使海內外百姓聞之,普大喜奔!」後面一句是跟米柱學的。

  汪文言道:「遵命!」

  因為情況未明,皇帝親口下了新聞管制命令,全城百姓都在討論了,鬧得滿城皆知,但是幾大報紙,卻是無一報導,還有就是錦衣衛守於幾大報社門口,有敢胡言亂語的,直接鎖了掠去詔獄,現在放鬆管制,可以報導了。

  朝廷務必要把這事視為祥瑞,並把火龍與皇帝掛勾,務必讓人相信,皇帝就是天子下凡,真龍降世,這是奉天承運的皇帝,有神靈真龍護身的,任何動歪腦筋打他主意的,不但會受到朝廷的打擊,還會受到來自神靈的報復,這可是怎麼也逃不了的。

  有了這麼一層神聖光環護身,還有誰人敢質疑皇帝,忤逆皇帝,前

  吏部尚書、禮部尚書質疑皇帝不修德行,被趕出朝廷,因為二人是名聞天下的東林三君之一,桃李遍天下,也名滿天下,是有許多人鳴不平的,認為皇帝無容人氣度,過於小氣,非明君所為,現在好了,有真龍現身,還有什麼流言閒話。

  即使有什麼流言閒語,也會被這巨大的風***得煙消雲散,不成話題,你祖墳冒青煙這叫了不起,人家現在祖墳冒火龍,這牛逼大發了吧?更加牛叉的是,有了這神聖光環,就可以成為神聖的代表,任何對他的質疑,將是對神的質疑,對權威的質疑,這就叫冒天下之大不諱,犯天下之眾怒。

  米柱為了維護皇帝的權威,這是煞費苦心了,有了真正的真龍天子這道聖光護身,重新確立君權神授的概念,君權乃是神授,爾等如何如朕爭權,更不談什麼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了?這才是米柱的真正目的。

  至於後世歷史上明粉們津津樂道的大明君立憲制,這個不搞也擺,他會搞一個與現在不同的君主立憲制。

  這那裡是什麼火龍,是東廠特製的巨形風箏,上面塗以變色磷粉,夜裡看起來像火,它也不會飛,更不會夜行千里,只是他們製作了四個巨型風箏,依次的放飛出來,然後又收走。

  各處都有他們的暗樁臥底,他們在散播消息,混淆視聽,給人入主為先的印象,如此奇事,人人震撼驚駭,有人先喊了,其它人在羊群效應之下,也會選擇相信,很容易引導和形成口徑一致。

  米柱作了萬全安排,放火龍風箏區域,有大批錦衣衛潛伏,沒有其它人可以接近,以確保不會被人撞破,而且報告祥瑞的,是慶陵的人、北門、南門、欽天監的人,就是沒有廠衛的,他們只是選擇旁觀和推波逐瀾,即使有人懷疑到他們身上,沒有證據,也沒有什麼辦法?

  米柱幹這麼多,就是為了向官商集團收稅,一日不解決這問題,大明永無寧日,也就沒有辦法進入良性發展之路。

  魏忠賢看見情形終於受控,相當的欣慰,他就怕弄出一個大頭佛,這就弄巧成拙,坑爹了。

  這件事定了基調,一切都在受控之中,新聞可以上街,這樣大家都高興了,不再相互猜疑和擔心了,而且這件事,當是大喜事,真龍現世,意味著盛世即將來臨,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這些開創盛世的臣子們也與有榮焉,將登上青史,受後世所景仰。

  如弘治中興的諸名臣馬文升、王恕、劉大夏等,為後世士子文人所稱賴。

  魏忠賢問道:「北邊的事,那個叫旱天雷計劃的,可是成了!」

  汪文言道:「第二份戰報到,萬無一失,米總司令立下蓋世戰功。」

  魏忠賢現出開心的笑容,說道:「動員能動的力量,全力宣傳造勢。」

  汪文言道:「我的魏公公呀!如此大事,那裡需要造勢,只要邊軍戰報一到,百姓們會自來粉。」

  魏忠賢一想也是,說道:「咱家就等著看好戲好了。」

  既然是真龍天子,朱由校就大為歡喜,他決定大擺宴席,大肆慶祝,搞不好他可以成為真龍,不吃飯不睡覺不拉屎了,而且長命百歲,當最久的皇帝。

  如此聲勢,比得上兩個龍修之戰,皇帝的聲望達到了新的頂峰,大臣們都是見風使舵的好手,他們紛紛的大拍皇帝馬屁,歌頌太平盛世。

  現在雖然不像世宗嘉靖那時那麼的喜好青詞了,青詞做得好,可以做首輔,但是這青詞文章做得好,是可以令皇帝開心,龍顏大悅之下,自然是重重有賞。

  君不見,皇帝現在像是神宗皇帝一樣有錢,但卻不是一樣的一毛不拔,萬曆除了三大征、修陵墓、蓋院子肯花錢之外,其它什麼地方,都不肯花錢。

  現在這位主,一言不合就發肉發米,而且發的數目極大,如此作派,為人所稱道,人都說今上是一個好皇帝。

  落日餘暉灑在雄偉的北京城上,讓這偉大的城市鍍上了一層金色,一隊東北戰區騎兵疾馳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