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列艦這一種武器推出了以後,行駛在世界各國的海洋之上,火力和噸位就成為了他強大的象徵。
要知道戰列艦已經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軍艦,他們就相當於海上移動的火炮平台,也成為了世界各國海軍炫耀武力,顯示武力的武器,隨著南洋號的推出,成為了行業之內的最高標準,在整個行業之內,每個國家都以製造這樣的武器為目標,甚至以超越它為最終的目標。
但南洋帝國能製造出這樣巨大的戰艦,是得益於幾百年來造成這樣的積累,西方人也就是這兩三百年才快速發展起來的,可是沒有這麼深厚的底蘊。
他們一時半會之間也造不出如此強大的武器,但是經過20多年的摸索和發展,他們終於也尋到了合適的製造方法,終於製造出了比南洋號更加強大的木質風帆艦。
當他們以為這些戰艦一推出以後就可以令南洋帝國大吃一驚可以壓倒他們在水面力量上的優勢。
這些巨型戰列艦它的成本也是極高,高到了向荷蘭、西班牙這些國家他們都沒法忍受的地步。
如果是和平時期,正常情況之下,他們是不會製造這些巨型的戰艦的,但是現在為了打敗南洋帝國,為了壓倒這個對他們咄咄逼人,搶奪他們地盤的帝國,只好忍痛咬牙,製造出如此的巨型戰列艦。
就連西方人他們都認為,如果他們自己了製造出這樣的巨型戰艦以後,都不能壓服南洋帝國,那他們就沒有辦法打倒南洋帝國了,就拿他們沒辦法了。
而且西方人也都得到準確的情報,那就是在這20年之中,南洋帝國它的造船技術也都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他們也都沒有能力製造出比南洋號更大的戰艦,南洋帝國他們只能夠造出南洋號,是來自於他們祖先的積累,當他們的祖先積累用完以後,他們就無以為繼了。
所以西方人他們可是信心十足的,相信只要他們成功的把這些戰艦開到海面上去,就可以作為旗艦,壓倒對方,給對方以最大的壓力。
為了一直在海面上壓倒南洋軍,西方人可是制定了一個嚴密的計劃,他們跟南洋帝國在好望角海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上會戰。
這一次會戰是西方聯合艦隊他們精心策劃的,他們希望借著這一次會戰,可以給對方一個驚喜。
可以給南洋帝國以突然的襲擊,他們相信,當他們巨型的戰列艦出現在海上的時候,會給敵人以巨大的震撼。
西方為了在火力和噸位上壓倒南洋帝國,他們可是竭盡所能的投資巨大的資源,製造出大噸位,大火力的超級戰列艦,就是為了在火力和噸位之上壓倒敵人。
這樣的計劃可是抽掉了他們大量的資金,令他們在其他的方面的支出都大大的減少,可是把他們所有的東西都壓在了這一處,都壓在了這一寶上去。
本來他們以為在這一次海戰中,他們可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只要這一場海戰以後,他們就可以打破南洋帝國海軍在海上的軍事優勢。
如果運氣好,完全可以攻入印度洋,襲擊印度洋沿岸的南洋帝國城市,威脅到南洋帝國的安全,令他們接受西方人的條件。
南洋帝國他既然是海洋帝國海軍就是他的重中之重只要打垮了他們的海軍以後就可以徹底的斷送打斷他們的優勢令大家的形勢都變得好轉,這已經是他們這些人唯一的指望了。
在這一戰開戰之前,整個西方世界的人,他們對此都報樂觀的態度,現在西方人已經知道了南洋帝國的厲害,也知道他們諜報機關的厲害,所以他們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大肆的宣揚,但是整個西方世界的高層們他都對此站抱樂觀的態度,他們相信他們經過10多年的暗中的養精蓄銳,準備了這一場戰爭,絕對是可以給敵人以致命一擊的。
即使是打不垮南洋帝國,也可以令南洋帝國元氣大傷,終結其在海上無敵的優勢。
甚至許多人都幻想,運氣好的話他們可以迫令南洋帝國簽訂城下之盟。
但是他們這些人這樣子想,都是過於樂觀,過於的自以為是的,他們應了一句話,那就是希望越高,失望就越高。
這一場由西方聯合艦隊處心積慮,率先發動的海戰,在後世叫做南非好望角海戰。
這一場大戰,西方聯合艦隊可是出動了十艘超級戰列艦,這種戰列艦已經達到了木質戰列艦的最巔峰階段,其達到了極其驚人的兩萬噸排水力,火炮達到了100多門。
連南洋帝國都製造不出如此強大的海上作戰平台,每一位這種戰略艦的指揮官都認為,擁有了這樣的戰略艦,縱橫天下,所向無敵,駕駛著這樣的巨型的艦,都令這些海軍的指揮官們有一種征服天下的豪情壯志,他們在想這樣的戰力在手,南洋軍不輸才怪,很多人都已經在提前的慶祝勝利了。
甚至在歐洲的一切證券交易市場,他們都開始大舉的開盤,準備在戰爭開始以後,馬上就進行投注,買西方聯合艦隊贏只是一賠一,買南洋帝國贏,就是一賠三,可見很多消息靈通的人士都知道海軍將要發動一次大戰,並且知道他們的勝算很高。
但是結果卻是極其的打臉,在這一場極其慘烈的大戰之中,雙方出動了超過200艘的戰艦,總共有四百多艘大型戰艦,在非洲好望角一帶進行大舉的決戰。
這一戰將決定雙方的霸權,如果這一戰西方聯合艦隊輸了,他們將永遠的失去進攻東方的能力,甚至連他們所在的南非都保不住。
如果贏了,整個龐大的而又遼闊的印度洋將向他們展開懷抱,任由他們馳騁,南洋帝國所有的城市都在他們的進攻範圍之內。
這一場海戰對於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南洋帝國來說,如果輸了這一場海戰,他們將失去戰略進攻能力,也會失去其在環印度洋地區的霸權。
南洋帝國自從控制了印度以後,一直都在提出一個泛印度洋理論,那就是整個印度洋沿海的地區,都是屬於他們的勢力範圍,他們的軍艦可以在這印度洋地區任何的一個城市停洎,他們在印度洋所有沿海地區,都能獲得最高的利益。
無論是哪一座城市,看見南洋帝國的槍與鐮刀旗,都必須脫帽子致敬,表示出最大的尊敬,任何對南洋帝國的褻瀆,都是註定是失敗的和受到懲罰的,他們這一種泛印度洋理論,可是非常的霸道,霸道到連奧斯曼帝國都非常不服氣的地步,但是他們有能耐,有底氣這樣子的折騰,誰叫南洋帝國的海軍這麼強大。
而西方聯合艦隊如果輸了,他們就慘了,他們可能要退到大西洋去了,而且這一戰他們準備了十多年,精心策劃的,如果這一戰輸了,他們在十幾年之內都無法籌備同樣水平的大戰,而且以他們的國力,也都不能夠短期之內打造出同樣的一支艦隊來,即使是幾個國家聯合起來,他們的財政壓力都非常的大,如果不是因為南洋帝國咄咄逼人,大量的壓榨了他們的生存空間,搶奪了他們的利益,西方人不可能這樣子團結起來,更加不可能如此團結的一致對外。
南洋帝國對於西方帝國的壓力有多大?要知道西方現在正在分為兩大陣營,主要就是代表著傳統封建貴族利益的天主教聯盟和代表著資本主義利益的新教聯盟,他們為了自己各自的地盤和利益打生打死。
加上一些野心家從中挑撥,更有一些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乘機的扇陰風點鬼火,令他們的宗教戰爭越打越大規模越來越大。
本來依他們的脾氣,雙方沒有徹底的打到筋疲力盡,那是根本不可能有和平的,但是現在沒有辦法,面對著南洋帝國巨大的壓力,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夠放下成見,一致對外。
這才令他們有能耐組織這麼一支大軍遠征東方。
因為現在的西方人,他們已經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如果不滅掉南洋帝國,南洋帝國的海軍就會打到他們這裡來,,進一步的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這令他們的日子會更加的難過。
所以他們才會集結如此之多的力量,在比進行一次總決戰。
這一戰對於西方人的來說是一次戰略總決戰,即使對於南洋帝國來說也是一次非常慘烈的大戰,這一場大戰將決定地區的霸權。
也稱得上是南洋帝國建國20多年以後,最重要的一次大戰。
這一次大戰米柱就沒有親自前往,卻是派出了他的兒子米奇皇太子作為統兵的主帥,親自前往前線,指揮軍隊打仗。
這也是皇太子米奇第一次統領著海陸大軍,遠征西方聯合艦隊。
因為南洋帝國連續的受到西方聯合艦隊的襲擾,對方已經成為南洋帝國數十年來的隱患,他們的耐心也在對方不依不饒的騷擾中消失,他們的圖謀也令南洋帝國也感到有些不耐煩了,所以也準備來一次大決戰,徹底的解決這一個隱患,讓他們徹底的控制著印度洋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