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咱大清還是回關外算了
很快在中軍文書的奮筆疾書下。
一封戰報完成。
多鐸看了一眼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最後毫無心理壓力地差人八百里加急發完了北京。
這位和碩豫親王號稱滿清戰功第一。
可是實際上,夾馬山之山被吳三桂扇了巴掌。
第二次寧遠之戰,又被吳三桂炮打八旗。
可是偏偏這兩次敗仗,多鐸報的卻全是大捷。
這不禁讓人有些忍俊不禁了。
而今他在打了敗仗之後,為了推卸責任又故技重施了。
昔日搞定了馬世耀後,他就號稱在潼關帶兵兩萬殺敗了闖賊六十萬。
如今他也是誇大了闖賊的兵力,聲稱有二十萬闖賊在潼關。
好在這一次他還是有點進步的。
至少沒有諱敗為勝。
聲稱自己在潼關打了大勝仗。
然後又被大順軍堵在金徒關外,寸步難行。
待糊弄了咱大清後。
多鐸又展開了軍議。
「各位,你們都說說,闖賊人多勢眾。」
「我軍該如何打下潼關啊?」
此言一出,一眾清將紛紛面露為難之色。
被大順軍差點打崩的他們。
現在那還有主意破潼關啊!
「王爺,闖賊勢大。」
「莫說是潼關了,就算是眼前的金徒關我軍也難以打下。」
「唯有分遣兵馬,自河東渡過黃河,威脅闖賊的後路。」
「如此方能不戰而下潼關。」葉臣開口,提出自己的建議道。
以清軍如今的狀態,想要硬啃下潼關根本沒有希望。
昔日黃巢帶著六十萬大軍強攻潼關。
區區幾千唐軍便擋住了他的大軍。
最後起義軍還是繞道禁溝,抄了唐軍的後路才最終得手。
而現在清軍連金徒關都攻不進去。
那還能爬上麟趾原,拿下十二連城,通過禁溝抄了潼關闖賊的後路啊。
既然從禁溝抄不了闖賊的後路。
清軍也只能效仿曹操昔日對付馬超的招數了。
三國之時,曹老闆奪船避箭之後。
也是和現在的清軍一樣,面對關中聯軍駐守的潼關無法攻下。
於是便分兵進入河東,繼而西渡黃河。
從蒲坂摸進了關中,斷了關中聯軍的糧道從而拿下了潼關。
而現在葉臣也是建議多鐸用這一招了。
多鐸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潼關乃天下雄關,貿然強攻得不償失。」
「唯有分兵從河東進入關中,才可不戰而下。」
「只是我軍原本就由於騰機思禍亂蒙古,數萬蒙古兵未能前來。」
「致使我軍兵不滿五萬。」
「如今又損了八千餘人。」
「就算等到攝政王調遣的一萬援兵。」
「全軍上下亦不過五萬之眾。」
「而潼關之賊頗眾。」
「單靠我軍分兵,恐無法得手。」
「還需要攝政王再派出一支兵馬,才能徹底壓制闖賊,從容地從河東渡河!」
面對大順軍的潼關的布防。
清軍現在只能繞道,採用斡腹策略從河東過河才能破局。
只是多鐸現在的兵力只有四萬出頭。
這麼一點兵力,那還能分兵啊!
他要是分兵從河東進兵。
分少了,高一功隨便調一支兵馬就在蒲坂把清軍給堵了。
分多了,一旦潼關正面沒有給予大順軍足夠壓力。
高一功的主力便能夠撤離潼關重新布防,甚至直接擊潰在潼關正面的清軍。
說到底分兵這種戰術,必須要在自己的兵力有絕對優勢的時候才能夠出效果。
阿濟格昔日以八萬人壓李過的四萬人。
他倒是能夠在陝北分兵。
可是他要是和現在的多鐸一樣也只有四萬人。
他還敢再分嗎?
多鐸現在只有四萬出頭的兵力。
在高一功的四萬大順軍面前。
若是將兵馬一分為二。
只怕河東和潼關的清軍會被各個擊破。
所以在兵力沒什麼優勢的情況下。
從河東這個戰略方向進兵關中的任務。
多鐸只能踢給多爾袞了。
四月下旬,多鐸初戰不利。
迫不得已,只能在金徒關安營紮寨。
和高一功展開了對峙。
而此時此刻,已經立夏。
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氣候開始對清軍不利了。
四月二十六日,多鐸連上兩封奏摺。
一是介紹潼關初戰的結果。
二是讓多爾袞這個好哥哥再湊一支兵馬從河東進兵,好破局陝甘。
這兩封奏摺一上。
整個滿清朝廷瞬間就炸了鍋了。
「咱大清今年這是怎麼了!」
禮親王代善唉聲嘆氣道:「江浙不穩,蒙古生亂。」
「兩路主力齊出,竟然齊齊受阻。」
「北路的阿濟格連黃河都沒能渡過去。」
「南路的多鐸也被擋在金徒關外,連潼關的磚頭都沒摸到。」
「去年年初的時候,阿濟格和多鐸齊出。」
「李闖在陝甘直接就跑了。」
「而今年卻是如此。」
「也不知道咱大清這到底是怎麼了!」
「到底是漢人們變得能打了。」
「還是八旗兵在跑完馬,圈完地,摟著美女和財寶進入漢人的花花世界後變得不能打了!」
「要是實在不行,依我看還是回關外算了。」
此言一出,滿州諸王皆沉默了起來。
去年的時候咱大清高歌猛進。
而從今年開始,我大清卻是流年不利。
這種巨大的落差,實在是令人心中苦悶啊!
多爾袞聞言也是良久無語。
咱大清內部一直有大掠北京,返回關外的聲音。
甚至哪怕在歷史上的十幾年後。
鄭成功打出鎮江大捷後,順治帝的心態都差點崩了。
忽而要跑回關外,忽而要御駕親征,和海賊決一死戰!
其實滿清貴族內部的這種聲音之所以如此強大,如此根深蒂固。
其原因不外乎有二。
其一是滿州的丁口太少了。
以小族而馭中國,稍有不慎便是亡族的下場。
鎮江大捷的前一年。
滿洲丁口便只剩下四萬九千多人。
這中間還包括老弱病殘。
就算效仿松錦和山海關之時的三丁抽二,全族動員。
能夠披甲上陣的人也實在是不多了。
而在那一年,李定國磨盤山之戰,又乾死了幾千八旗。
鄭成功的鎮江大捷,更是將江寧駐防八旗一掃而空。
這兩仗打下去,加上這一年高烈度戰爭的其他損失。
滿洲丁口估計都快跌破四萬大關了。
在鄭成功有打下南京,席捲江南之勢的情況下。
為了避免全族男丁被耗盡,滿清貴族內部有人主張逃亡關外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