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半渡而擊

  第109章 半渡而擊

  一艘艘木筏紮下,一艘艘小船造起。

  一萬宣府兵在八旗兵的督戰下,全力準備渡過黃河。

  而與此同時,高友才飛馬向在榆林的李過、高一功稟告。

  「大軍雖眾,然志不如初,我軍等派遣精銳,速勝韃子一陣。」

  「如此方能穩定軍心!」

  兵馬雲集的榆林城中,李過和高一功等人商議道。

  大順軍如今雲集陝北的部隊高達十萬以上。

  只是如此兵馬,卻是李過在短短三個月內拼湊和裹挾出來的。

  雖然憑藉著數萬大順軍老本,以及他權將軍、亳國公的名義。

  陝甘各路人馬得以齊聚大順旗下,形成一個勉強以李過為主的強大聯盟。

  可是這支十幾萬人的大軍,畢竟成分複雜,難以經受惡戰、硬戰。

  李過的數萬大順軍老本,可以在西安失守,後路斷絕的情況下。

  保持建制,和他轉戰數千里進行突圍。

  郭君鎮等大順西北餘部也能堅決團結在他的麾下。

  可賀珍、孫守法、王永強、高友才、牛成虎、武大定、丁國棟、米喇印等人。

  在逆境之下究竟會如何,李過的心裡確實沒底。

  因此大順軍唯有打出勝仗,方能憑藉著戰勝之威,維持著這個聯盟的凝聚心。

  李過以五萬大順軍老本為核心拼湊了一支十幾萬人大軍。

  皇太極亦是以六、七萬滿洲旗丁為核心,凝聚了一支十幾萬人的大軍。

  如果說大順老本對標滿洲旗丁。

  郭君鎮等人對標蒙古八旗。

  那麼王永強、賀珍、牛成虎等人便是漢軍八旗和外藩蒙古。

  這樣的組織架構,經不起真正的大風大浪。

  可是若是一直勝利,那麼便能一直凝聚下去。

  而且不同於八旗內部,李過手中是有抗清大義的。

  所以說大順軍在陝北,甚至只需要保持均勢,不出現大規模地慘敗。

  那麼這個巨大的聯盟便能和八旗一樣走下去。

  「大帥說得對,末將願親率鐵騎,殺奔府谷,讓韃子看看我大順兒郎的威風!」高一功等人紛紛開口請戰後。

  他們本就無懼清軍,又在鳳翔全殲了西安八旗。

  此時此刻,正是戰意高昂之時。

  「好!」李過大喝道:「臨侯,你帶五千騎兵,並寧夏鎮、延綏鎮的騎兵。」

  「火速進兵府谷,定要勝上韃子一陣!」

  「末將遵命!」高一功迅速攻勢。

  此時此刻,李過麾下的兵馬足有十三四萬人。

  除了留下最低限度的兵馬,並各地的鄉勇、義軍維持地方外。

  在陝北和潼關方向的兵馬大約有十二萬人。

  其此時在陝北之地足有十萬以上。

  在潼關則有張能、馬重僖、劉汝魁的一萬五千人。

  考慮到潼關兵力稍有不足。

  李過此時已經從陝北各軍中抽調一萬兵馬,準備遣發馳援潼關了。

  不過即便如此,大順軍在陝北的兵力依舊非常強大。

  在派遣高一功帶著五千老本騎兵並寧夏、延綏兩鎮騎兵,共計一萬人火速馳援府谷後。

  李過又發布了命令。

  「岐侯何在!」

  「末將在!」岐侯賀珍拱手。

  「汝可和孫可法率本部兵馬,並延綏、寧夏步卒,共計三萬人為高一功後隊。」

  「前往府谷,加強黃河防線!」

  「末將遵命!」賀珍迅速拱手。

  在令老兄弟高一功帶上牛成虎、王永強二人後。

  李過又令在抗清上非常靠譜的賀珍、孫守法二人統率延綏、寧夏兩鎮的步卒前往府谷支援。

  而他自己則以大順主力坐鎮榆林。

  督固原和甘肅兩鎮為預備隊。

  就這樣在陝北的兵馬中。

  高友才率五千人守府谷。

  高一功為主將,賀珍為副手。

  以老本兵、漢中鎮,並寧夏、延綏兩鎮,共計四萬人發往府谷。

  郭君鎮等西北大順餘部五千人守延安。

  李過則統率剩餘的四萬五千兵馬坐鎮榆林。

  北可馳援府谷,南可應急延安。

  三月初三日。

  高一功帶著一萬騎兵逼近府谷縣。

  府谷守軍見狀大喜過望。

  高一功帶著牛成虎、王永強親自登上立於高原之上的府谷縣城,登高望遠俯瞰對岸清軍。

  而與此同時在經過兩天時間準備後。

  一萬宣大兵在五千八旗兵的督戰下,準備開始全面進攻了。

  「我軍騎兵正在山谷之中,而清軍卻不得而知!」

  「若是清軍盲目渡河,那便又是一場大勝!」

  當看到兩軍的態勢後,久經沙場的高一功當即開口。

  大順軍騎兵此時剛剛開抵府谷。

  正在高原西側,不為清軍所知。

  而府谷一帶,溝壑縱橫。

  若大順鐵騎隱藏在山谷之中。

  待清軍在開闊地半渡之時,傾力而攻。

  那麼必然又是一場大勝啊!

  「大帥所言極是!」牛成虎、王永強、高友才等人紛紛開口恭維道。

  「好!傳令下去。」

  「一萬騎兵,三千人自府谷西門而入,藏於縣城之中。」

  「其餘兵馬在後河川一帶紮營。」

  「靜候韃子過河!」

  高一功緩緩開口,決定了自己的排兵布陣。

  府谷一帶溝壑縱橫,開闊地不多。

  清軍若是想要成建制地渡河。

  那麼他們的選擇不多。

  而看著黃河對岸的清軍準備。

  這些韃子紮下木筏,搜羅船隻。

  置於保德州之前,並在保德州前紮下了大營。

  這分明是想要正面強渡。

  而在府谷縣城西南側,有一片大型的開闊地。

  此地乃是現代府谷縣的地址所在。

  從這片開闊地向西北方向而走。

  有道路可通,途徑大沙溝村、張家塔村、高石崖鎮,邊上後河川。

  這條道路是後世的國道所在。

  亦是現在府谷之地的通行之所。

  高一功以三千騎兵藏於高處的府谷縣城。

  又令大隊人馬紮營於後河川,既有飲水之利。

  又能順著道路迅速殺至黃河邊。

  真可謂是占盡了地利。

  很快隨著軍令的下達。

  一萬大順騎兵的前隊在地形和城池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進入了府谷城中。

  而七千中軍和後隊則藏於後河川一帶。

  與此同時,高友才派出千餘兵馬在開闊地排兵布陣,擺出了一副正面對抗的清軍的姿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