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有效射程三百步!

  王文龍指著演示的線膛槍管裡面的膛線,跟王世揚還有熊廷弼介紹了膛線的作用,又對著靶子解釋說:「這兩桿線膛槍是專門選擇出來的最精確的槍枝,三百步只是線膛槍正常的有效射程,如果以這兩桿槍的素質,我們試驗過,這兩桿槍甚至能夠打中四百到五百步外的靶子。」

  王世揚張大嘴巴,雖然難以相信,但是面前的木靶子上的彈著點十分密集,足以說明梅之煥瞄準三百步外的靶子射擊仍舊有相當的準頭。

  以彈著點散布來說,的確將目標距離再往外推個一兩百步,也完全可能打中。

  他忍不住問道:「這樣的槍造價高嗎?」

  王文龍直白回答:「做線膛槍的成本極高。要車出合格的膛線首先需要槍管的鋼材質量足夠好,盔甲廠常用的槍管質量普遍不達標,為了趕工,這一根槍管是從十幾根槍管之中選出來的,選出槍管之後磨膛線又有損耗,總共報廢了二十五支槍管,才做出了兩隻可用的線膛槍。」

  熊廷弼點頭:「怪不得這線膛槍如此神妙,原來是百里挑一出來的。」

  王世揚聽完之後卻忍不住喜上眉梢。

  他覺得這線膛槍完全也可以小規模的裝備軍隊,起碼可以裝備軍中的神射手用以守城。

  作為兵部尚書,王世揚可以從全局角度考慮問題。

  既然線膛槍和兵部所造的鳥槍所用的槍管沒有本質差別,那就完全可以以最高標準去製造線膛槍管,測試質量之後可以車膛線的就繼續製作線膛槍,不合格的槍管還可以拿去製作鳥槍。

  大明兵部的制式鳥槍的質量經常為士兵所詬病,就因為這玩意兒以量取勝,王世揚估計那些所謂報廢的線膛槍管拿,質量可能比大明制式的鳥槍槍管還好。

  王世揚稍稍思考就能明白線膛槍在作戰中的用途。

  線膛槍在三百步外還能打碎硬雜木做成的靶子,也就說明足以擊退三百步以內所有著棉甲的敵人,看那木靶子的碎裂程度,如果是質量優異的線膛槍,即使是穿鐵甲的敵方,在三百步內被它打中至少也是骨斷筋折的。

  更別說質量好的線膛槍還能打到四五百步。要知道這年代大多數守城炮可以準確射擊的距離也就是三百步左右,這東西妥妥的是守城利器啊!

  線膛槍的造價相比於鳥槍更高在王世揚看來並不是太大問題,現在守城都是要靠大炮的,三百步外還有準頭的大炮,每一門都是天價,線膛槍造價再高,也比不上造炮的價格吧!

  如果小聚點的在守城之戰中,守城明軍能夠裝備上十幾把線膛槍,那足以讓攻城的敵人心驚膽戰了。

  王世揚對於鳥槍的想像只限於守城而不是訓練獵兵,甚至沒想過讓線膛槍兵去打野戰,這也不能說他是不思進取,反而是明軍最現實的選擇。

  明朝軍隊雖然之前並沒有提出軍事經濟學的概念,但早就已經按照經濟學成本最優的方法在打仗,對於大明來說,訓練一個合格士兵的成本比周邊的遊牧漁獵民族要高。

  而明軍對上周邊民族有生產力優勢,把敵人拉入攻城戰比拼物資消耗,其實是大明對上周邊民族最合算的作戰方法。

  王世揚的張是這樣算的:關寧鐵騎這樣能和周邊民族相匹敵的衝擊騎兵,一個普通士兵年工資就是三十兩,養馬的費用三十兩,光是普通騎兵一年的花費就要六十兩,這還不包括每次出戰之前的出征銀子,得勝之後的賞錢。

  而大明修一公里城牆花費的銀子也就五千兩左右,而一個能容納千人駐紮的普通的邊境要塞,城牆周長還不用兩公里。

  也就是說一個兩百人的騎兵隊,一年的開銷就足夠在邊境修一座堅固的要塞了。

  何況關寧鐵騎和女真人正面衝突還不一定打得過,而要塞建在那裡就能夠有效阻遏敵人。

  如此一來,換誰坐明軍主帥這個位置上,都會更願意在邊地上修要塞。

  王世揚和熊廷弼對於實驗結果都大為驚喜,王世揚抓著王文龍的手連連誇獎,表示自己回去就上摺子向皇帝說起此事。

  而熊廷弼更是直率脾氣,當場便對王文龍、徐光啟幾人道歉,又表示想和王文龍探討軍事問題。王文龍笑著答應有時間便去找他聊。

  王世揚和熊廷弼回去就寫摺子,轉天便急忙送入內閣,兩人在摺子中對於王文龍的發明極為推崇,甚至王世揚建議馬上就將這兩項發明拿到軍中推開。

  王文龍在盔甲廠做出了兩項發明的事情最近被東林黨人炒得很熱,京城中的官員大多有所耳聞,不過大家普遍懷疑是太子一黨在自吹自擂,都關注著王世揚和熊廷弼去實際查探的情況,不少人覺得王世揚和熊廷弼實際看一看就能揭穿東林黨的騙局。

  卻沒想到等來的是兩人合寫的一封熱情洋溢的奏摺。

  米尼彈和線膛槍在戰場上都極為實用,特別是米尼彈,直接就可以用在明軍廣泛裝備的鳥槍上,不光提高了裝彈速度,而且米尼彈彈道還比普通鉛彈更穩定:射程更遠、同樣射程上威力更大。

  熊廷弼和王世揚的這篇花團錦簇的奏摺從內閣中透出來,京城官員都呆了。

  不少人依舊不相信王文龍不聲不響,發明了如此神奇,萬曆雖然經常擺爛,但是對於軍事建設還是頗為重視的,也不禁派太監去詢問王世揚這線膛槍和米尼彈的具體狀況,然後便從盔甲廠取走了一支線膛槍和上百枚米尼彈,送入大內親自試用。

  線膛槍火了,接下來便是大規模的試驗與展示。

  米尼彈和線膛槍未來都要配發到軍隊之中,設計根本無法保密,能夠保密的也就是其製作過程中的一些工藝罷了,為了充分實驗,徐光啟和梅之煥監督盔甲廠的工人趕製了一批合格的線膛槍。

  許多官員都跑到盔甲廠去看新鮮,而在實際見過米尼彈和線膛槍的演示之後,哪怕再挑剔的人也無話可說:這實驗就是在京城裡進行的,實驗成果顯著,三黨也不能掩耳盜鈴的說這兩項發明無用。

  一時間,王文龍新造了神效的米尼彈和線膛槍的事情便在京城中流傳開來。

  明人對於火器的概念夾雜了許多幻想,總以為火藥可以有許多妙用,此時的新潮文人多半熱衷於火器研究。

  許多國子監和太學的有錢學生、京城勛貴都熱愛火器,聽聞此消息,他們紛紛找到關係到盔甲廠里去看新槍演示,一時竟成風潮。

  緊接著這王文龍新造了火器的消息也開始向民間傳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