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臣有三策

  第598章 臣有三策

  萬曆皇帝和李太后對視一眼,又問王文龍道:「愛卿上書中所寫皇家公司該當如何運行?」

  王文龍聽到這話只感覺汗毛都豎了起來,他想到如今的場景不止一天了,大明皇家投資海貿這件事情說不定對於大明甚至整個中國歷史都是一個大拐點。

  王文龍從常州上書的時候就開始計劃,這時已經有了全盤考慮,在上京城的這個把月中,早已經將腦海中的計劃反覆推演過。

  王文龍頗有信心的說:「而今之歐洲國家多以海貿而富強,大明半壁江山都臨海,物產富饒、人口繁盛,有如此地利,若參與海貿定能夠大大獲利。臣苦心思索,有上中下三策。」

  王文龍以前也沒面過聖,而且萬曆皇帝好多年不見。外朝之臣他也沒辦法去找人詢問和萬曆皇帝當面說話要怎麼說,於是乾脆學了小說里的方法。

  萬曆一聽就想笑,三策?這王文龍大概把自己當三國演義里的謀士了,不過他今天心情好,對王文龍此人印象也不錯,於是笑道:「請王愛卿將三策說來。」

  王文龍:「上策,效法鄭和故事,我大明派皇家艦隊出海,楊威絕域,開拓殖民地,建議遠大於西班牙的殖民帝國。」

  萬曆皇帝自然知道什麼是殖民帝國,萬曆皇帝也是看過《葡萄牙國史》的,且看過兩三遍,這書比《國富論》好懂得多,他當著小說看來解悶。

  然而他卻不願意如此去做,看書就能知道殖民帝國涉及的利益太多,如果大明要用朝廷勢力去海外殖民,要投資、要移民要派人去管理軍隊,還要設立海外總督。

  隨便一件都可以讓如今黨爭激烈的朝臣聯合起來把他腦袋吵翻。

  「西班牙王國有若干殖民地,還不是被英吉利人所打敗?此法不甚可行。」萬曆皇帝直接說。

  聽到萬曆皇帝果斷的拒絕,王文龍心中嘆了一口氣,他考慮再三覺得建立殖民帝國是大明對外擴張的最好方式。

  大明如今的人口以及體量,成立殖民帝國絕對能夠獨霸太平洋,更關鍵是殖民帝國的模式非常適合大明現有體制,殖民地總督幹的事情和李化龍這些邊地總督也差不多,讓大明的官員用儒家禮教和大明的組織形式去管理殖民地,絕對比歐洲人幹的要好得多。

  而且殖民帝國的模式雖然已經落後於時代,但是以大明的體量,弱點也能變成優點,西班牙帝國打不過英國,那是因為雙方勢均力敵,如果大明殖民帝國成長起來,英國和荷蘭這些殖民國家根本就不可能是大明的對手。

  就算英國人可以打敗一支西班牙無敵艦隊,但如果是十支呢?以大明二十多倍於西班牙的人口數量,這個殖民帝國真的建立,二十支無敵艦隊也能給你搞出來。哪怕帝國模式管理效率低一點,可光是靠以力破巧也能蕩平天下了。

  但無奈萬曆皇帝不願意,王文龍只能繼續說:「第二條計策,微臣以為可以以聖上的名義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在這些殖民地上可以種植甘蔗、棉花甚至是糧食和菸草,這些物產對於大明來說都有需求,聖上只需派一二中官,便可為皇家經營起一片偌大產業,也可為大明拓展許多領土。」

  李太后在這兩天也讓太監給她念了《葡萄牙國史》,老太太是小戶人家出身,就喜歡屯田產,給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弄了好多莊田,對於海外殖民地的廣闊也頗為眼饞。

  她問道:「海外可還有廣大土地?」

  「最好的殖民地已經被歐洲人搶去,」王文龍說道:「大金礦大銀礦,或是盛產名貴香料之所在,已然都在西班牙和荷蘭人控制之下,然而若是想要老實種地開荒,世界上的好地可還多著呢。」

  萬曆皇帝對於囤地也頗感興趣,對太監吩咐道:「拿一本《葡萄牙國史》來。」

  原來歷史上利瑪竇進京城給萬曆皇帝獻的很重要一件寶貝就是他在南京城畫的一幅世界地圖,不過在本時空王文龍所印刷的《葡萄牙國史》每一冊的第一頁都是一副小比例的世界地圖,伴隨著這套書的流行,大明人物對於世界地圖已經不感到新奇。以至於本時空的利瑪竇給萬曆皇帝獻的幾十件寶貝里乾脆就省了這一項。

  太監拿來書,萬曆皇帝動手翻書,指著書上地圖說道:「王愛卿可知天下何處還有良田?」

  王文龍走上前去,先指著北美洲道:「此處土地幾乎有我大明土地面積的兩倍之數,其上只不過有幾個荷蘭人和英國人的殖民地,歐洲人只把這美洲大陸當做貿易中轉點,然而根據緯度來看,此地中南部的氣候與我大明的江南類似,一年四季分明,而且其大陸上有諸多森林草原,定然能有肥沃土地。」

  接著王文龍又指著香料群島以南的部分,那裡是澳洲的所在,只不過澳洲去年才被荷蘭人所發現,王文龍在這幅地圖中自然不好畫出來。

  「我聽人傳說,此地有一大洋洲,其上雖然有諸多沙漠,然而也是草場肥沃之地,且傳說此地廣大亦是幾乎能與大明相比,哪怕只有一城的土地適合耕種,也可養活一省之人口了。」

  王文龍說的前景十分誘人,然而只看看地圖萬曆皇帝原本生出的一點興趣瞬間消散。

  太遠了,太麻煩了。

  大明國土的面積的兩倍,而且還全是沒有開發過的土地,這要上去搞個殖民地不知多麻煩,而且看地圖上這兩地方的位置,說是千里迢迢都太小瞧了。

  萬曆道:「這……路途太過遙遠,想要開發起來,不知何年何月了。」

  王文龍道:「總比不去開發要好呀,若是我大明人物不去,這兩處肥沃土地終究會被歐洲人所占據。」

  萬曆不置可否,他只想要多掙錢,並不想要勞心費力,他在大明都沒想著當明君,更不會想著千里迢迢到美洲或者澳洲去當了。

  王文龍雖然早就預料到萬曆皇帝這個反應,但是聽到他真的問出這話,心裡還是對著擺爛的皇帝感到無語。

  這兩條政策如果萬曆皇帝能咬牙去實行任何一條,大明的國祚真少說能有個二百年的榮景,不過萬曆皇帝自己放棄了。

  李太后問道:「還有呢?」

  王文龍的嘆息一閃而過,這大明的國勢萬曆自己都不想救,他上趕著替老朱家悲傷做啥?

  王文龍整理心緒,道:「回太后的話,第三便是由皇家投資海貿公司。效仿荷蘭人之東印度公司,也成立一家公司。這『公司』並非官辦機構,只是如同私人的貨行一般,股權靈活,所做的生意也可大可小,只要能夠穩定給予回報便是了。聖上和太后若要投資公司,有許多絕佳的好處,起碼這公司少了許多處理關係的成本。」

  「何為關係成本?」雖然萬曆皇帝對於王文龍解釋事物之時不斷拋出來的新詞已經有些習慣了,但是這事情涉及到他的錢,他還是得問清楚一些。

  王文龍笑道:「英國以及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除開在印度等地活動的開支之外,在兩地國內最大的花銷便是用以遊說本國貴族,如此方能源源不斷從國內得到支持。」

  他一說,三人瞬間都聽懂了。

  真別吹噓什麼商業精神契約文化,東印度公司這種規模的企業要徵兵、要造船、甚至去打海戰,都需要國內的配合,英國東印度公司大名鼎鼎的私掠權,每一張私掠證上都有英國女王的名字,怎麼可能沒有背後交易,在英國和荷蘭,國王和執政都已經被商人階級給架空,這些支持都需要拿兩國東印度公司的真金白銀去和貴族換。

  而萬曆皇帝直接投資的貿易公司,那是又有錢又有權,這些關係還不是說有就能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