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中,大夏就是曹營,曹營就是大夏,鄭氏畢竟是外人,有用的時候,拿來用用也就罷了,讓他單獨執行軍事行動,打下來的地方,是曹營,是大夏的,還是鄭氏的。
即便歷次調用鄭氏水師。鄭家的將領很少擔任主將。一般都是水師主將協助主帥。而如果提拔鄭成功。並給予主持一路的資格。不管怎麼說都算得上破格了。
鄭芝龍雖然獻出一百萬兩,但並非沒有收穫。
最少羅玉龍這個命令,讓鄭成功成為大夏最年輕的將軍之一。如果他在戰場之上,有上佳的表現,說不得數年之內,平步青雲,成為一方重將。
羅玉龍送走了鄭芝龍。
也找羅玉嬌推了三萬兩銀子。立即督促張質派人轉運一百萬兩銀子,先送一批銀子,並在九江設立糧站,就地購糧,然後轉運到湘江之中。
在九江購糧,也是不得已。
湖北的糧食早就收刮一空,江南的糧食也不過是堪堪自己而已。
羅玉龍遍數大夏境內各地,有糧食的也不過長江中游這一帶,安慶有四大米市之稱,在附近購糧,是最為方便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糧食想送到前線,也需要一段時間。消息總要比糧食跑的快。數日之後,張軒就接到這個消息了。讓他立即放下心來。
一百萬兩,不可能全部用來購糧,明朝太平年間,一石糧食三錢銀子,固然在亂世之中,糧食騰高,但也並不會超過,一兩銀子一石糧食。因為如果再高的話,很多地方就好餓死人了。
雖然大夏征戰連年,讓民間民生艱難。但是最基本的生存還是能保證的。
這一百萬兩銀子,除卻糧食,已經其他後勤物資之外,有很多一筆就是軍餉,與賞錢。
有這一筆銀子打底,張軒算是安心下來了。
張軒推門而出,走在湘江上的沙洲之上,一邊看著渺茫的湘江水,一
邊問鄭廉說道「高一功還沒有動靜嗎?」、
鄭廉說道「有,馬將軍雖然離開了高一功軍中,但是高一功軍中的分歧並沒救解決。不過,被高一功強壓了下來。高一功修整數日之後,已經今日向東挺進,不過行軍極慢,三十里一紮營,要到長沙,還需要數日。」
張軒皺眉說道「高一功,也不是庸人,如此拖泥帶水是何意?他不會看不出現在的形式,他如果有心為隆武效力,早就該到湘江西岸,與隆武夾擊我等。他這樣慢悠悠的,好像郊遊一樣,是做什麼?」
很多時候,誰都知道最優解是什麼,但誰都做不到最優解。張軒純粹以軍事方面考慮,是萬萬不能揣測出高一功的心思。
鄭廉笑道「國公不知道,我又怎麼能知道的。不過,曹將軍快要到了。曹將軍到了之後,國公就不用操心高一功了。」
張軒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曹兄從來不辜負我,曹兄來了,這提心弔膽的心思,就放下了。」
鄭廉笑道「國公說笑了,你這幾日,日日高臥,不到日上三桿不起身,哪裡有半分提心弔膽了。」
「多嘴。」張軒說道。
其實張軒並沒有說謊,他這一段時間的確是提心弔膽。他所擔心的,有兩個方面,第一,敵軍兩面來攻,高一功相距張軒現在的位置,不過一百多里,這樣的距離,張軒從不敢有一絲怠慢。
他跟著張獻忠可是做過,一日夜奔襲三百多里的事情。
李自成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他又怎麼不擔心高一功故技重施。
高一功如果長沙城中合作,對張軒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而且各府縣亂七八糟的援兵,也越聚越多,似乎張軒在長沙城西多待一日,長沙
城中就多出不少援軍出來。
其中固然有不少是濫竽充數的。
但是誰敢說,其中沒有一支如陳藎一般,之前默默無名。打起來才知道非同一般的軍隊?
其二,張軒卻是擔心他麾下的軍隊,他嚴重低估了乘船行軍對他麾下的將士帶來的不安。很多人就是不習慣在船上漂來漂去。張軒在洞庭湖上來回那兩下,在戰術上很漂亮,卻要了不少士卒的老命。再加上連續做戰,他不都不承認,他最能打的士卒,都成為疲兵了。
而在長沙城下沒有動彈的軍隊,卻是打了敗仗的敗兵。
疲兵加敗兵的組合,本就夠可怕了。張軒還發現軍中有明顯的驕氣。
疲兵,敗兵,加驕兵。
或許是張軒的看事情的角度有問題,但是他明顯的嗅到了失敗的味道。似乎近在眼前。所以他採取的辦法,是鎮之以靜。
面對日益增長的敵人,張軒未必不擔心。但是依舊讓人看到他,不緊不慢的行動,日上三桿才起床,不過是讓各級將領安心而已。
而曹宗瑜的到來,卻是給張軒解套了。
張軒並不指望曹宗瑜有上佳的表現,只需曹宗瑜帶兵堵住高一功就行了。或者只要高一功所部不干擾到張軒進攻長沙城,就可以先放一放,該因長沙城中的情況,不能再放了。
張軒說道「繼續說。長沙城中有什麼情況?」
鄭廉說道「國公,有一則不能確定的情報,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我想國公應該聽一下。」
「什麼情報?」張軒伸著懶腰說道。
鄭廉說道「長沙城中的明軍可能要出戰了?」
張軒心中一動說道「出戰?具體怎麼回事?」
鄭廉說道「似乎是各地的援兵太多了。長沙城之中裝不下來了,不得不
分別出城立營。」
張軒聽了就想笑,這個情況,也出乎張軒的意料之外,不過,對大明的組織能力還說,這並非不現實,而是太現實了,想想,從陝西開拔到北京的軍隊,在國內行軍,能讓士卒又凍又餓,以至於譁變。
下令勤王之後,各地勤王軍,根本沒有詳細的安排,來到北京城下,根本進不了城。甚至連糧草都無法供應。
這還是崇禎年間的事情。
而隆武年間的,組織能力只會比崇禎年間的更差,而不會更好。
大明皇帝有下達勤王令的能力,但卻沒有組織幾十個方向的軍隊,同時向京師挺進的能力。而如今隆武政權的命令,到達嶺南都不大好使了,真正動員起來,支援長沙的府縣,衡陽,永州,吉安,贛州而已。來的大多是民夫,看上去浩浩蕩蕩,其實都是樣子貨而已。而且軍紀都很成問題。
朝廷的組織能力不行,再加上軍紀潰散。這樣那樣的問題,最後分開出城安置,也成為最好的辦法了。
而且長沙城中每日兵力增加,這種感覺似乎給他們不一樣的信心,又確定了高一功並沒有投夏。長沙城中似乎覺得自己有一戰之力。
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得不戰。
畢竟張軒支撐十幾萬大軍,已經吃力到,不得不向後方求援。有了後方一百萬兩軍餉,才算是安心下來。而殘明的國力遠遠並不如大夏,更不要湖南精華地域淪落了大半。
這種情況下,長沙城之中到底還有多少物資支撐做戰。
張軒雖然不知道,但是以己度人,想來也不會太多的。
就好像是秦趙長平之戰,最後趙國不得不求戰,難道趙王不知道,勝算不大嗎?不過是因為後方無法支撐這樣的大軍而已。長沙就處於這樣的情況,軍隊戰力不足,就需要多徵召士卒。多徵召士卒,又造成後勤壓力極大。